这是一位非常焦虑的年轻宝妈的来信:
我跟我丈夫相处得很累,他总是在生理上有欲望,而我对此很反感了。我要的生理上仅限于牵手睡觉就可以,这样就感觉很踏实了。还有,姐姐,可否推荐一些心理书籍呢?我内心很矛盾很压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好好说话,但是话到嘴边总是十分的尖酸刻薄,因此,很是佩服姐姐通透的本领。想来是我读书太少。
我33岁,专业是电子信息类,但是目前的工作跟专业并不挂钩。我们家基本都是我说了算,家里事情都是我操心,丈夫基本就是上班,他对我十分体贴,十分的宽容,无论我怎么闹别扭,闹脾气,他都会哄我,开导我。
我这个人比较悲观,对他对家庭的未来总是有种不踏实感,比如说怕他失业。因此我在做什么都会比较保守,而他总会鼓励我,不用怕,有他,他所有的努力都好像是为了我,只要我开心,我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就是因为这样,我只要不开心了,或者他稍微有点语气不好了,我就会爆发,不断输出攻击他的话。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不能为了自己快活,害了孩子,给社会添麻烦。我每天都想救赎自己,却每天被丈夫种种细小的行为惹崩溃。
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平时上班很忙,作息也紊乱,基本没有关心孩子。所以我期待他周末多放些心思在孩子身上,树立正面的形象,不要总是躺在床上,或者是玩手机。
前段时间,大概看了一下亲密关系这本书,我有反思自己,让自己努力站在他的角度去说话去思考。但是真的,感觉很难。我们思想总不在一个频道上。
比如,他只要靠近我,就是说一下没有营养的话题,或者是干那些生理上的事。我觉得我们没有心理上的交流沟通。
我今天反思了一下我总是暴怒的原因,是我一直在发现问题,寻求改变。但是他总是不配合,他没觉得有问题,觉得有问题的是我,因为我总发脾气。
想想我这样单方面去跟你倾诉,找办法是不是也是没用的。如果他没有觉得问题所在,要解决我的烦恼,只有我去适应他的性格,接受这种生活方式或者是改变我自己。
这方面不是我苦恼的主要方面。我苦恼的是我现在没法跟丈夫好好说话了,很容易说一些攻击性的,打击他的话。虽然他很包容我,无论我怎么说怎么闹,他最后都是会哄我,开导我。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怕小孩长大以后又变成了我。也不想他们将来的另一半是父母的翻版。所以我才说让姐姐推荐一些书籍给我看,让我学学怎么才能正确的表达我的需求,而不是总是用暴怒的方式让他明白。也苦恼我们这种夫妻关系是不是很畸形,我丈夫有时会说我心理是变态的,因为我总是说他不分场合的想亲热。
说得比较啰嗦,不知道姐姐能看懂我表达的意思吗?
举两个例子吧。上周情人节,我是开玩笑的提醒他,今天情人节。没得到他的回应,意料之中,因为我们从来不过。后面我又没话找话,让他还我钱(因为办租赁合同和小孩兴趣班幼儿园学费是我交的)其实就是开玩笑。最后他也没正面回应我,到了第二天,我又开玩笑跟他说了,结果他说你都这么多钱了,存着干嘛?然后我就生气了,生气他不明白我,原来他一直当真,没有要给我钱的。
周六那天,家里那个镜子我想换个位置,让他帮我弄,用透明胶粘的。我说要不你弄吧,我帮你剪透明胶,这种细心活我不擅长。最后他有点生气的说,这说的什么话,怎么细心活你不会干了。因为语气不好,我就很生气的数落了他一顿(他很少有语气不好的时候,突然间这样说,我就很生气,因为家里所有事都是我弄的,无论什么体力的脑力的都是我干,这个时候他居然跟我说活分男女的,细心活就该女的干)。
我都怀疑自己心里变态了,总揪着他不放。
以下是这位读者来信的截图,仅位佐证之用,看完上面的文字内容,图片可以忽略不看。
读者来信截图一
读者来信截图二
读者来信截图三
读者来信截图四
读者来信截图五
20号那天就收到了这位铁粉朋友的来信,中间几天参加了三次户外活动,一直不能静下心来。
昨晚想回复,因为疲劳,刚拿起手机把私信内容复制粘贴好,打了几个字,就困倦得睁不开眼睛了。
今天又帮助发小处理朋友母亲的事情(见今天微头条),明天还有活动。
看看再拖下去就没边没沿了,那就趁这会儿有点空赶快回复吧。
读完这位年轻宝妈朋友的来信,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位上进的、焦虑的,又无奈又自恨的宝妈形象。
结合以往做过的社会调研、自身经历,以及身边朋友亲戚的经历,我先给这位宝妈宽宽心,她在婚内的这种表现,对于上进心强、对未来有长远具体规划、对自己与丈夫要求较高的女性,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尤其是丈夫在婚姻生活中参与感不强、不能踏上妻子对生活要求的节拍、与妻子目标理想不一致、在家庭事务中表现的像个局外人时,这种情况更加普遍。
况且这位宝妈才33岁,已经生育了两个孩子。
因为这位宝妈没有讲孩子的年龄,那么推算她25岁结婚,26岁孕育,27岁生子,那么一个孩子3到4岁,一个5到6岁。
7年生两个孩子,怀孕、诞育与哺乳,不论是刨腹产还是顺便,都够一个年轻女人喝两壶的。
别说旧社会的女人生娃如何如何,那个时候哪有那么多科学育儿的啰里八嗦的事儿哩,那个时代对女人哪有如今这样的要求呢,那个时代的女人也不需要跟男人一样的工作养家。
本来生完孩子,产道及相关脏器、体态体型就需要近一年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再加上需要不分时段照顾孩子,操心大人,兼顾工作。
如果这个时段丈夫不够体贴给力,比如不能一起照顾婴儿、一起承担家务、没有对妻子孕育的辛苦给予足够抚慰与肯定。
那么刚由青涩女孩升级为母亲,又身兼多职的年轻女性,其实,这个时候自己也还不够成熟,面对角色的转换与突然出现的育婴、突然增多的家务,以及随着孩子的到来,家庭开支的骤涨,都构成了巨大精神的压力,极易引起焦虑抑郁情绪。
而那个缺乏对自身要求和存在感的丈夫,因为有极富责任心的妻子掌控全局——样样安排考虑周密,凡事无需他殚精竭虑操心费神——他与生俱来的惰性与散慢,便滋长起来了,所以“总是躺在床上,或者是玩手机”。
彼长此消,女强男弱的局势便形成了。
而他在原生家庭可能父母对他也没有从小耳提面命,强力灌输他长大成人要有光宗耀祖,荣耀门楣的观念及不进则退的危机感。
再加上你说他“他平时上班很忙,作息也紊乱”这一工作特质。
如果他自身心力较弱,不属于精力旺盛血气方刚的男人,那么他回家后,就希望能过轻松舒适的躺平生活——家乱点就乱点,秩序差点就差点,反正这个家目前一切运营良好——他不知道那“良好的运营”,全靠你绞尽脑汁在维持、推进。
心头无杂事纠缠挂碍、正当身体需求最旺盛年龄丈夫的欲求,便因为闲散而愈加明显。
而妻子因为几年内连生两胎,身心修复还没有完成,孩子的教育,家庭的未来又像海浪一样迎头盖过来。
还要担心家里这个主要经济支柱丈夫的工作会不会失去。
她所表现出的总是对丈夫的举动言行有要求,就是“看不惯,进而着急生气、担心丈夫因为细节做得不够好被失业”。
而这位丈夫对妻子的辛劳与付出,还是比较感激的,否则不会:“他对我十分体贴,十分的宽容,无论我怎么闹别扭,闹脾气,他都会哄我,开导我。”。
当然,男人此时的好脾性,也有出于向妻子求欢不得不做小伏低的成份——对于涉世不深,经历、思想还算单纯的男性,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都会以向妻子表现顺从体贴温柔为求欢的方式。
及至男人年纪渐长,腻歪了做小伏低,妻子也已容颜老去失去了对他的吸引力,而他又没能力(财力)开拓外源时,通常表现为事事不配合、软抵抗、你心情好的时候想跟他共享花前月下良辰美景的时候,他开始丧、沉默、拖延或故意弄出什么麻烦来让你糟心。
定力差的、欲求旺盛的开始劈腿出轨,这类现象,并不鲜见。
然后老了以后,儿女已成年、也无经济压力的女性,熬过更年期对身体和心理的重新洗牌、整合,焕然而成为一位独立、坚毅、果敢、高声大嗓的大妈时,男人们此时却已雄性渐退,血气衰落。
于是,形成一个活跃、精力充沛的大妈,无视一个萎靡沉默老头的局面……
很多女人在头条声讨哭诉自己丈夫种种不给力的迷之作为,但她们并不明白其中的根源(具体根源的其他方面,以后有机会再具体讲)。
这位朋友的丈夫可能是一个心劲儿不是很足、对自己要求不高、或者因为年轻,个人成就还没有与周围同龄人拉大较大差距、没有什么危机感的人,因此,并没有过多在个人专业、家庭长远发展上更多投注精力。
也不愿克制本能的欲求(那本来也不好克制,尤其是男性),因为欲求不满,所以任何时候,只要是他认为合适的场合与时机,便向妻子索要。
而这位宝妈考虑的更多的是孩子的教育和生活质量,以及家庭的未来,还要担心丈夫不稳定的、随时都可能失去的工作,以及失业之后家庭的命运前途。
这些东西的不确定性,像梦魇一样,深深地慑住了这位宝妈,让她除了像个过日子的机器一样机械对待生活。
身体的需求,根本无法抬头。
她尽管不敢明确否定自己当年的选择,但内心对丈夫的能力还是不满意的,因为她的本能是睁着眼睛的,她知道仅凭丈夫目前的能力和能量,是为孩子和自己,换不来一个理想的未来的。
尽管她在心里已经明确了丈夫并不具备给他们母子带来衣食无忧生活的能力,但她不敢面对这一点,她害怕信仰倒塌后,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站在搏生活的前沿阵地了。
内心传统的她,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耳提面命、循序渐进的要求,让丈夫支愣起来——在外努力工作,在内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与自己十分默契、对自己的想法完全知晓。
但她的丈夫,不知是上述哪种原因,还处在“混沌”之中,对妻子的心思,并不了解。
一对充其量结合了十年的夫妻,中间又有两个新生命的加入,又忙于口中食、身上衣、孩子的奶粉尿布、双方家长的年节的供项,除了新婚孩子没出生那有限的年把时间,能坐下来谈心、倾听对方,哪里还有心情和时间去了解对方的性情与需求呢?
再说,这位朋友的年龄,33岁,恰好是成家生子后经济最薄弱、积累最少、经验最缺乏的年纪。
这个年纪,是青年女性最痛苦的年纪——孩子需要好的教育、家庭需要不断进行建设、父母需要像样的回报、工作到了必须有所建树不进则退的关头。
如果丈夫不能表现出来妻子需要的能力与体贴,危机感会让曾经似水柔情的、似小鸟一样依人的女人,焦虑成如今在男人眼中“变态,心理不正常”总是暴怒的妇人。
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宝妈对自己有要求,她不希望自己一直这样容易爆发,让自己的孩子受自己的影响,将来也变成父母的翻版。
因此,希望通过看一些书,吸收书中的知识来修正自己的脾性、行为。
因此一再跟我强调让我介绍相关书籍给她。
而我当时并没有直接答复。
一是因为我自己做的也不是很好,只是多了一点知进退、在夫妻矛盾面前,理智大部分时候占了上风、不滋长无用的情绪,因此“显得”比较通透而已。
二是我想说的是,成年后的行为方式、观念,处理问题的方式,哪里是看几本书就能马上发生质的变化呢?
三是我该从哪些书说起呢?我从没上学的时候姥姥就教我认会了可以读三年级语文课本的字量,又因为孤独,从小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
而奠定观念、决定行为的书籍,并非如今畅销的那些“东西”,(原谅我把那些伪书称为“东西”吧)。
而是从初中开始读的白话文的资治通鉴、史记、春秋、左传,中庸、论语……等经史子集(包括诗经唐诗宋词词歌赋元曲杂剧)。
我父母一直有订阅各类期刊杂志的习惯——收获、当代、十月、小说月报等等期刊,都被我拿来期期不拉堆床头、本本翻的起毛边。
名家名作长篇小说不知看了多少。
以及父母给灌输的为人女、为人妻,以及工作中如何做个好下属好领导的观念,它们在最关键的时刻派上了用场。
也就是说,起初刚成家有娃的我,也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焦虑茫然。
后来经过社会的反复捶打、职场无情的洗练,在混得最差的时候,我妈都不愿意看我一眼(恨我没出息)才逐渐变得苦而不言痛而不语,看似成熟稳重,实则潜伏爪牙忍受,暗暗使劲儿,默默努力,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在语言上与人一较高下的表象(内里还是那个混不吝)。
在我最迷茫的时候,因为有还算比较中肯笃定的观念,在读了一些长篇小说(借鉴小说中人物浓缩的人生)及又重读资治通鉴、史记后,某一日,突然心里就透亮、不再矇昧了。
如果说一定要通过看一些书立刻警醒自己、快速修正自己观念、掌握与伴侣相处方式,我还真不知道推荐什么书。
我的建议是,不如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学习的过程,也是成长、治愈的过程,我当初考这个证的动力就在于此。
如果你看书的时间足够多,心足够静,那你看一些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和德裔美籍医学博士心理学家及精神病学家霍妮的作品吧(都是大部头的,需要很多时间)。
再就是看长篇小说,85年以前成名作家的作品,不是现在的(好像现在也没有什么能辅导人生的长篇小说问世)。
唯一不能看的是那些鸡汤文——准定害得你中年孤苦晚年凄凉,别问我为什么,你是一个上进的女性,应该是个明白人。
最后:不要急于否定你目前的状态,比你糟糕的家庭、人和丈夫多了去了——谁的青年时期不迷茫?
你举的两个使你暴怒的例子,都是你对自己和丈夫的不满情绪使然。
33岁还没有理出头绪的生活,使你焦虑了。
其实,大家都挺焦虑,尤其是对自己有要求、心里又没底儿的人。
不用怕的,逐渐积累起来的人生经验和家底儿,会逐渐驱散对于未知的恐惧。
祝好,未尽之处,再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