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12月份,那时候还是中国民国,卢汉在云南掌了大权四年多,最后他决定要起义。蒋介石派了他的心腹,第八军的军长李弥,还有二十六军的军长余程万,这两个人都带着自己的部队,打算合起来攻打昆明。
这时候,蒋介石已经跑到台湾去了,国民党军队老是打败仗,在解放军面前根本顶不住。云南这块地方,就成了他们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个落脚点。解放军那边,一听卢汉需要帮忙,立马就派了队伍过去。四野的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各抽了一个师,二野的十三军派了两个师,还有十四军和十五军,都火速赶往昆明支援。
在人民解放军猛烈如潮的打击之下,围攻昆明的国民党军瞬间崩溃,四散而逃。结果,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大多被擒,仅有少数残兵败将慌慌张张地往缅甸方向逃窜。然而,这支在战场上连连吃败仗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到了缅甸却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战斗英雄”,让缅甸政府困扰了几十年。无奈之下,缅甸最终只能求助于中国来解决这个问题。
【残军败逃缅甸】
云南是国民党在撤退到台湾之前,所选择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当时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主要包括卢汉麾下的第74军和第93军,此外,还有蒋介石调派来的“中央直属”的第26军和第8军。
说起来,这四个军的头头名义上都是卢汉,但实际情况可不是那么简单。蒋介石派了“中央军”过来,明摆着是要盯着卢汉,不让他乱动。而这“中央军”的老大,其实是第8军的军长李弥,他才是真正发号施令的人。
李弥跟余程万都是蒋介石麾下的猛将。余程万长期担任第26军的头头,李弥呢,以前则是国民党第十三兵团的司令。他俩都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但蒋介石心里头最看重的是李弥。为啥呢?还不是因为余程万在常德保卫战那档子事儿后,被撸了职,还查了办。
还有件事情能显示出蒋介石对李弥的信任有多深。淮海战役那会儿,杜聿明带着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这三个兵团从徐州撤退,没想到被解放军给围在了陈官庄。结果嘛,孙元良脚底抹油跑了,杜聿明成了俘虏,邱清泉挨了流弹没了命,就只有李弥一个人逃回了蒋介石那儿。
后来,蒋介石没太在意过去的恩怨,就让李弥重新整顿军队,并且让他当了第六编练司令部的头儿,还兼任第八军的军长。巧的是,余程万带的二十六军,正好就被划到了这个第六编练司令部下面。
蒋介石这人老狐狸一个,他瞅出卢汉心里憋着起义的念头,就赶紧派李弥去云南盯着。走之前,蒋介石跟李弥挑明了:“云南那边局势乱得很,卢汉这家伙信不过。咱们西南,那可是反攻的大本营。”他还给李弥打包票,说只要反攻一胜利,就把卢汉那政府给换了,让李弥坐上云南省主席的宝座。
这个保证真的让李弥挺动心,他二话不说就奔向了昆明,按照蒋介石的秘密指令,赶紧忙着扩充军队、准备打仗。可他万万没想到,卢汉那边起义的速度竟然这么快。
卢汉瞅准李弥搭乘专机去向蒋介石汇报的机会,赶紧忙活着准备起义的事儿。他下命令,所有飞抵昆明的航班,落地后都得待着,哪儿也别想去。至于机场的汽油库,他也安排手下九十三军的一个营去接管了。
李弥一回昆明,就收到了卢汉借着张群的名头送来的邀请卡,让他去青云路的公馆碰头。一同被邀请的,还有余程万这些留在昆明的蒋系大人物。
张群因为是蒋介石面前的大红人,李弥没法推辞,只能按时去开会。可他们一到公馆门口,卫兵就把他们的武器给收走了,这时他们才明白,这是卢汉设的圈套,就像古代的“鸿门宴”。余程万后来讲,当时被看管起来的李弥气得又蹦又跳,直拍大腿,大骂卢汉真是个“白眼狼”。
晚上十点的时候,卢汉在光复楼那边,拿起电话总机,向大家宣告云南起义的事儿。随后,起义的部队就把昆明整个城给控制住了。而那些被抓住的李弥、余程万等人呢,大概在晚上11点前后,就被送到了五华山。
不过李弥可不是个傻子,在去那场“危险聚会”前,他就偷偷告诉副军长曹天戈,让他带着部队以“练练兵”的借口,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卢汉起义的事儿传到蒋介石耳朵里,蒋介石气得直跳脚,他立马让曹天戈临时当上了第8军的军长,还和第26军的副军长联手,打算一起攻打昆明。
昆明突然间陷入了困境,就在城里头情况紧急,眼看就要守不住的时候,卢汉赶紧找来了李弥和余程万商量对策,想着或许能通过放走某些人来保住昆明的安全。李弥当时答应得挺爽快,但等他一恢复自由,马上就变了卦,不顾之前跟卢汉说好的“停战”约定,立刻指挥手下加速攻打昆明。
不过卢汉一番心理战打下来,余程万打仗的心思全没了,他打算让第26军撤走,这让李弥觉得自己势单力薄,很难坚持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负责接应卢汉的二野第13军先头部队,机房军那帮人,已经快打到昆明了。李弥一看这架势,只能赶紧让手下往滇南中缅边境那边撤。他瞅着解放军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压过来,心里头淮海战场上的那些惨败场景又开始浮现。于是,他让部队在蒙自那边站稳脚跟,搞了个“反共基地”。而他呢,则跟着国军参谋长顾祝一起,拐弯抹角地逃到了台湾。
【缅甸大战残军,失败而归】
国民党这时候已经是日落西山,没啥悬念,昆明这场围城仗又被解放军给拿下了。余程万带着他的26军拼命往滇越边境逃,结果大部分人在越南的黄连山省被法国佬的军队给解了武装。李弥的第8军呢,也散了摊子,吓得他赶紧把剩下的部队丢在蒙自,自己脚底抹油跑了。
肯定的是,那个被称作“反共据点”的地方,在解放军的强大火力打击下,最终还是失守了。不过,有那么一支国军队伍,也就是李弥麾下的709团,他们还是从解放军的包围圈里突围了出去。
这个队伍退到缅甸的三道地区后,碰到了国民党26军的278团,他们成功逃脱了解放军和法军的围追堵截。除此之外,还有一支队伍,他们是二战时国民政府派到缅甸的远征军里的地方自卫团。这么一加起来,三拨人总共有1400多人。
这支国民党败军,在缅甸的茂密丛林里乱窜,像一群迷失方向的野鹿,很快就没了出路。709团的头儿李国辉记得,当他们离开云南时,原本纪律严明的队伍开始散了架,有人当了逃兵,还有人闹起了事。饿极了的士兵,开始卖掉武器换吃的,就连一些当官的,也只穿着单衣,冻得直哆嗦。
到了1950年3月快结束的时候,除了从台湾那边寄来的5万泰铢,剩下的军费都是靠缅甸的华侨们支援的。就在那些残兵败将快撑不住,快要陷入困境的时候,李弥站了出来。
李弥回到台湾后,他一边给蒋介石写信,主动请缨去滇缅边境收容以前的部下,一边又忙着联系各种人,给去滇缅的事情做准备。明面上,他对蒋介石表现得忠心耿耿,但实际上他心里打着小算盘,想离开台湾。为啥呢?因为他跟以前的那个台湾省主席陈仪关系挺好的,可陈仪却被蒋介石以“通共”的罪名给杀了。李弥这人挺机灵,觉得蒋介石可能会对自己也下手,所以急着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李弥急着想走人,没等上头同意,就在1950年2月悄悄搭船溜到了香港。到了那儿,他赶紧弄了本葡萄牙的护照,然后4月份就坐飞机直奔曼谷了。
蒋介石知道那事后,李弥早溜之大吉,不在台湾了。蒋介石琢磨半天,觉得不如就坡下驴,他让还跟国民党政府有“外交”关系的泰国大使馆帮忙,把委任状转交给李弥,让他去收拢那些剩下的部队。这就是为什么李弥会跑到那些残兵败将的地盘去。
为了解决眼前的困境,同时为了重新建立威信,李弥慷慨解囊,拿出了自己私藏的10万美元来改善残军的生活条件。听说,就在李弥到达的那天晚上,这支残军才终于在来到缅甸后头一回喝上了酒,吃上了肉。
后来,李弥改用了“董文惠”这个名字,跑到台湾在泰国的“代表处”,想让台湾方面点头,让剩下的部队能重新用上第8军的旗号。台湾那边回复说,只要残部自己能搞定吃穿用度,恢复番号就没问题,不过得等他们打回到中国大陆的地盘上,这事儿才算数。
当李弥还在心里盘算着反攻大陆的美梦时,缅甸联邦政府可就对国民党那支剩下的军队非常不爽了。自己的地盘上突然冒出别国的部队,缅甸政府怎么可能装作没看见呢。所以,他们决定动手,打算用武力把这支军队给赶走。
1950年3月份,缅甸的仰光那边先让驻守在景栋的军队突然搜查当地的华侨,把华侨给残军的补给线给切断了。接着,缅甸的空军派飞机出去探查李弥部队的阵地位置,还对他们进行了轰炸。到最后,缅甸的陆军也出动了,一起去围攻李弥的部队。
为了打败国民党剩下的军队,仰光那边派出了飞机、大炮和很多地面部队,还带了好多武器装备。不过,这场围捕行动的结果,真是让人出乎意料,大失所望。
6月17号那天,李国辉带着一支50人的特别小队,里头有侦察的、通讯的,还有炮兵,他们去偷袭缅甸那边还没弄好的炮兵阵地。没想到,那些原本是伪军,被日本训练过,后来才变成缅甸军队的士兵,遇到突袭时,一点反抗的力气都没有,直接就被剩下的残兵给打败了,而且他们还丢了一门英国造的25磅大炮。
第二天一早,李国辉领着突击队又去攻击缅甸军队了。他们悄悄地把缅甸军队的炮兵阵地给占了,然后,用缅甸军队自己的炮弹,把缅甸军队给轰跑了。
后面的仗接着打,李弥的残余部队一连攻占了四个村子,还巧妙地把主要力量绕到了缅甸北部的重要地方大其力城旁边。缅甸政府原本打算消灭这股残军,结果却被他们反将了一军,真是气得不轻。
大其力这个地方住了大约3万人,东西齐全,交通也挺方便。李弥打算以后把这儿当成自己的老窝,就琢磨出了个计策,打算来个“诱敌深入”。他打算把缅甸军队骗出大其力城,然后再用大炮猛轰,把他们一举消灭。
6月20号那天,大其力那边开打了。李弥带着剩下的部队先假装去攻缅军,缅军一看他们人少,就没当回事儿。结果,这一大意,就中了李弥设下的埋伏。等缅军反应过来,李弥已经下令开炮了。那会儿,缅军被炸得满地都是,场面惨得很。
这场战斗里,李弥的部下牺牲了408名战士,还有602人受了伤,而缅甸军队那边,死了1500多人,伤的更是超过3000。缅甸军队这回可是吃了大亏,不光死了伤了很多人,还丢掉了一个挺有钱的城市。国民党那帮残兵把缅甸军队打败的消息,在缅甸、泰国、老挝这三个国家都炸了锅,有的人甚至管这支残军叫“不败神话”。
国民党残军在解放军那里连连碰壁后,跑到缅甸竟然找回了丢失的自信心。
【缅甸头疼数十年,向中国求救】
缅甸顶不住了,只好去找美国大使馆帮忙,让他们跟台北那边说一声,叫李弥那帮残兵败将要么投降,要么走人。不然的话,缅甸政府可就要到联合国去告状了。
缅甸政府瞅准了美国那“反共”的心思,声称李弥那帮残兵败将对中国大陆根本没啥牵制力,留在缅甸倒成了中国可能干涉的借口。再说了,李弥残军在缅甸北部晃悠,还会拖缅甸军队的后腿,让他们更难对付境内的共产党武装。
美国外交部长听完觉得挺在理,于是就对蒋介石施加了压力。蒋介石呢,明面上发了三条电文,让李弥赶紧走人,但实际上他早跟李弥串通好了,找个“补给不足没法动”的借口,就是不走。
看到这种情况,美国没辙了,只能跟泰国商量,让台湾那边通过他们的地盘,给李弥的残兵送点大米、药品啥的补给。等东西送得差不多了,李弥就带着他的人从大其力撤走了。
但是,李弥可并不打算完全撤离,恰逢朝鲜战争打响,毛主席派遣志愿军前去援助,他觉得这是残部存活下来的一个好机会。于是,他计划着扩充残军力量,好让他们能进军云南,牵制住进入朝鲜的解放军。基于这个打算,他联系上了美国海军少将格雷夫斯。
格雷夫斯觉得李弥的话有点在理,就把这事儿跟美国中央情报局说了。结果,杜鲁门脑子一转,想出了个不太光明的点子,那就是全力挺李弥那些残兵败将,让他们去攻打云南。这样一来,他就能把李弥扶持起来,成为中国除了蒋介石之外的又一个“反共三号人物”。
为了保密那个狡猾的计谋不被日后揭穿,美国找了个帮手,那就是泰国。美国中央情报局找来了美国人陈纳德,让他开的民航运输公司给泰国送去了尖端武器,泰国再转手给李弥的残余部队。没多久,台湾方面也掺和进来了,从台湾飞过去好多教官和特工,他们在李弥的部队里当上了中层军官。
美国和台湾方面在背后搞小动作,使得李弥的残部人数飞快增长。这让李弥信心大增,他火速把队伍一分为二,一路北上,一路南下,朝着云南边界进发。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李弥的残部就占领了云南边界的八个县城。
李弥自以为装备精良,压根儿没想过,在缅军那儿他是“无敌猛将”,可一到解放军面前,就成了“不堪一击”。解放军迅速集结了大批空军力量,对李弥的残兵败将进行了猛烈打击。李弥一看形势不妙,弹药又快用完了,赶紧带着人马逃回了缅甸。
李弥的残兵败将逃到缅甸后,国际上好多声音都在指责他们。不过李弥好像压根没往心里去,他一边继续给美国中央情报局干活,一边还想拉拢两股跟缅甸政府对着干的力量,想跟他们联手。缅甸政府一看李弥这么搞,气更是不打一处来,决定再次出手,要把李弥的残兵给收拾了。
1952年,仰光那边又搞了一次大的报复行动。这回,他们先是找各种理由把台湾来的华侨给抓了,接着又悄悄派了些特工跑到缅甸北部,去搜集李弥跟另外两个势力勾结的证据。等到联合国开会的时候,他们还公开指责了一番。可这一连串的操作,根本没人搭理他们。因为缅甸背后有美国和台湾撑腰,他们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国际那边没动静,缅甸就自己动手了。他们先动手切断了李弥从海上来的补给,然后调集了七千精兵去攻打李弥剩下的部队。但遗憾的是,这次围攻又没成功。原来啊,李弥早就用钱收买了一些贪心的缅甸官员,缅军一动,他就得到了好多情报,结果缅军被打得落花流水。
但这次,缅甸方面想了个新招,他们借这次大败的机会,跑到联合国去指责国民党军队侵犯。这招还真奏效,国际上开始对李弥的残部大肆批评。李弥顶不住压力,只能向台湾上面的领导求援。
经过谈判,缅甸政府基于掌握的情报,让李弥的残余部队从缅甸撤走1万2千人。但李弥却声称他的部队是以“东南亚自由民众反共联盟”的名义组建的,只同意撤离2千人。缅甸政府不接受这个条件,于是对李弥的残余部队展开了第三次清剿行动。
这回因为子弹不够用了,李弥很快就顶不住了,赶紧向蒋介石求救。蒋介石呢,他亲自给美国总统打了二十多分钟的电话,好不容易才让缅甸的军队停了火。结果,从1954年2月开始,一直到3月,李弥的部队就开始陆陆续续往台湾撤了。
然而,故事还远未画上句号。到了1958年,缅甸的边防部队意外发现,有超过1200名国民党士兵搭乘运输机悄悄降落在了缅甸北部。他们不仅在那里建起了机场和营地,还四处寻找,拉拢那些依然藏在附近山区里的李弥旧部。说来也怪,李弥的那些残余部队并没有彻底消失,他们甚至在湄公河边上搞起了9个“训练大队”,硬是培养出了2000多名能打硬仗的精锐士兵。
看到国民党那帮残兵败将的势力日渐壮大,缅甸政府心里头直犯怵。想当初,就那么一小撮残军,愣是把缅军打得屁滚尿流,现在他们居然又拉起这么大一支队伍,估摸着以后更难对付了。
没办法,缅甸政府只能找中国帮忙。1960到1961年间,中国和缅甸一起动手,把蒋介石满心指望的想打回大陆的那些部队给彻底消灭了。
国民党那些被打败后逃到缅甸的残兵,心里盘算着去老挝躲一躲。可老挝那边,新上台的右派政府不想趟这浑水,就跟缅甸政府联手,在联合国给台湾当局施加压力。国民党残兵实在没辙了,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回到台湾。
不过,国民党的一部分败军没回到台湾。张苏泉,他是黄埔军校第二十期的毕业生,带着三百多号人,通过帮老挝右派打左派,换来了留在老挝的机会。可谁也没想到,1962年的时候,张苏泉带着他的队伍投了金三角的大毒枭,从那之后的几十年,他们一直在那为非作歹。
到了2007年那会儿,毒贩团伙因为里里外外都遇到了大麻烦,最后散了架。张苏泉呢,之后就被关在了仰光,失去了自由。
说起这事儿,李弥那帮残兵败将最后竟然折腾出了那么大动静,真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在美国和台湾背后搞的那些小动作下,他们不光给新中国的建设添了点堵,还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但话说回来,美国和台湾支持他们,那完全是因为有利可图。一旦没了利用价值,李弥那帮人就算再蹦跶,也不过是短暂的火花,一闪就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