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去世后,为他专门建造的中山陵花了多少钱,谁承担

老高看历史 2024-08-12 20:05:37

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在北京逝世。这位为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奋斗终生的伟人离世后,国民党决定为他修建一座恢宏的陵园,以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然而,在当时动荡的政局和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修建如此规模的陵园绝非易事。从选址、征地到设计、施工,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和争议。究竟是谁承担了这笔巨额开支?修建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这座融合中西方风格的宏伟建筑群,又花费了多少银两才得以完工?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迅速成立了葬事筹备委员会,由12位党内元老和骨干成员组成。委员会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选择一个合适的安息之所。经过反复商议,委员会决定在南京为孙中山建造专门的陵园。

1925年4月,一个特殊的代表团来到了南京。这个代表团由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儿子孙科以及数位葬事筹备委员组成。他们的使命是在南京城郊寻找一处风水宝地,作为孙中山陵园的所在地。经过仔细考察,他们最终选定了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的南坡。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认为是安葬这位伟人的理想之地。

然而,选址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征地工作才是真正的挑战。葬事筹备处最初的规划可谓雄心勃勃,他们计划征购紫金山全部山地以及山南平地约6500多亩,打造一个规模宏大的公园式纪念陵园。这片土地的所有权分属不同的主体:江苏省第一造林场拥有1000多亩,义农会拥有4000多亩,还有约1000多亩属于当地民众所有。

葬事筹备处的征地策略是这样的:对于属于造林场和义农会的土地,他们希望江苏省政府能够按照土地公用征收法直接拨用,这样就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而对于那些属于当地民众的私有土地,则计划由江苏省政府出面,委托当地乡董按实际价值收购,所需经费由葬事筹备处支付。

然而,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很快就遭遇了重重阻力。首先是江苏省第一造林场的强烈反对。造林场的负责人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孙中山虽然是无可争议的创立民国元勋,深受全国人民敬仰,但他并非江苏一省的元勋。因此,他的陵园建设费用应该由全国各省共同承担,而不应由江苏一省独自承担。造林场坚持认为,如果要使用他们的土地,就应该像对待民地一样给予同等补偿。

义农会的态度则相对温和,但也不愿意轻易让出土地。他们表示支持为孙中山修建陵墓,但对于在如此大的范围内修建公园持保留态度。义农会建议,等筹备处准备好了充足的经费后,再启动相关事宜。

面对这些阻力,江苏省政府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他们将筹备处计划圈定的土地分为两类:即用和未用。对于没有利益纠纷、又确实为修墓所需的800亩官荒山场,可以先行划出,以利葬事进行。至于属于义农会和造林场的土地,由于修建宏大公园的计划还遥遥无期,就暂时搁置,等将来需要时再进行协商。

葬事筹备处虽然对这个方案不太满意,但由于缺乏实际手段制约江苏省当局,只好暂时接受。1925年9月中旬,用于修建墓地的800亩公地终于正式划拨出来。

然而,征购私人土地的过程同样困难重重。虽然国民党承诺按实际价值收购,但大多数村民都舍不得离开世代生活的土地。直到1926年初,墓道马路所经的40多亩民地才终于征购完毕。同年7月,葬事筹备处又购买了墓道旁邵家山地60多亩。但距离最初计划收购的1000多亩民地,仍然相去甚远。

就在征地工作陷入僵局之际,历史的车轮开始加速转动。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开始了北伐战争。随着战事的胜利推进,国民党的政治地位不断上升,这也为中山陵的征地工作带来了转机。

1927年春,国民革命军相继占领江浙沪地区。同年4月,国民党在南京建都,并改组了江苏省政府。原本听命于北京政府的江苏省级政权,被纳入了国民党的统治体系。江苏和南京成为了国民党政府统治地区中的重要基本盘。

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阻力重重的征地事宜突然变得顺利起来。1927年10月,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扩大陵园范围,将整个紫金山都划入其中。这一计划很快就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核准。

到了1928年1月,葬事筹备处向江苏省政府提出请求,要求将江苏省第一造林场的紫金山林区划归国有,并入中山陵园,造林经费由中央政府拨发。此时的江苏省政府已经完全听命于国民党政府,自然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

就这样,在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原本困难重重的征地工作终于迎刃而解。中山陵的土地来源,最终包括了最初征用的800亩无主荒地,国民党用党内经费征购的民地,以及国民党政府直接划拨的大片紫金山林地。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和土地权属问题。从最初的困难重重到最后的顺利完成,中山陵的征地过程也是国民党政治地位变化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土地征用过程,更是一段折射出当时中国政治变迁的历史画卷。

随着征地工作的推进,中山陵的设计与招标工作也随之展开。1925年5月,葬事筹备委员会在上海发布了一则引人注目的公告,向海内外建筑师公开征集中山陵的设计方案。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国民党对这项工程的重视,也反映了他们希望通过公开、公平的方式选择最佳方案的决心。

公告发布后,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等国的数十位建筑师踊跃参与,提交了各具特色的设计方案。其中,既有传统中式建筑风格,也有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还有融合中西方元素的创新设计。这些方案不仅是对孙中山先生的致敬,更是那个时代中国建筑艺术的一次集中展示。

在众多方案中,一位名叫吕彦直的建筑师的设计脱颖而出。吕彦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留美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又采用了现代建筑技术,被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最能体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和理想。

吕彦直的设计方案以中国传统的帝王陵寝布局为基础,采用"仰阶式"的结构,主体建筑依山而建,层层递进。整个陵园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陵门、墓道和陵寝。陵门采用中国传统牌坊的形式,但在细节上融入了西方建筑元素。墓道两侧设计了石狮、石马等传统石刻,但造型更加简洁现代。陵寝主体建筑则采用了西方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但屋顶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琉璃瓦。

这种中西合璧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也象征着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决心。评审委员会认为,这个设计既庄重肃穆,又不失现代气息,完美地诠释了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

然而,设计方案的确定只是中山陵建设的开始。接下来,葬事筹备委员会面临的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建筑商来实现这个宏伟的设计。考虑到工程的规模和重要性,委员会决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承建商。

1926年初,葬事筹备委员会在上海、南京等地的主要报纸上刊登了招标公告。公告详细列出了工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以及投标条件。这次招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建筑公司的关注。

在众多投标者中,一家名为"姚新记营造厂"的本土建筑公司引起了评审委员会的注意。这家公司由著名建筑师姚兆钧创立,在当时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建筑施工经验,曾参与过多项重要的公共建筑工程。

姚新记营造厂的投标方案不仅在技术上符合要求,而且在工期和成本控制方面都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计划。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本土公司,姚新记营造厂对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有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实现吕彦直的中西合璧设计至关重要。

经过多轮评估和讨论,葬事筹备委员会最终决定将中山陵的主体工程交由姚新记营造厂承建。这个决定不仅体现了委员会对本土建筑企业的信任,也反映了他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促进中国建筑业发展的良苦用心。

1926年4月,葬事筹备委员会与姚新记营造厂正式签订了承建合同。合同中详细规定了工程内容、质量标准、工期要求以及付款方式等内容。根据合同,整个工程预计在三年内完成,总造价约为300万银元。

合同签订后,姚新记营造厂立即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他们组建了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师和工人组成的专门团队,并从全国各地采购了大量优质建材。同时,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姚兆钧亲自担任项目总监,全程参与施工管理。

然而,就在工程即将正式开工之际,形势突变。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爆发,全国陷入了新一轮的动荡。这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给中山陵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面对这一局面,葬事筹备委员会不得不重新评估工程计划。经过慎重考虑,他们决定暂缓大规模施工,先进行一些基础工作,如地形测量、土地平整等。这个决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在动荡时期投入过多资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等待局势明朗后再全面启动工程。

就这样,中山陵的建设在设计完成和承建商确定后,又一次陷入了等待之中。这段时期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施工活动,但姚新记营造厂和葬事筹备委员会一直在为正式开工做着各种准备。他们细化施工方案,优化材料采购计划,培训施工人员,为将来的全面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段曲折的经历充分体现了中山陵建设过程中的艰辛和复杂。从设计征集到承建商选择,再到被迫暂缓施工,每一步都凝聚着参与者的智慧和决心。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为孙中山先生打造一座与其地位相称的陵墓的初衷。这不仅是一个建筑工程,更是一个凝聚民族情感、体现时代精神的重要项目。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国民政府于1927年4月正式定都南京。这一重大政治变革为中山陵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同年8月,国民政府决定全面启动中山陵的建设工程,并成立了专门的建设委员会,由时任行政院长谭延闿担任主任委员。

建设委员会首先面临的是资金问题。虽然此前已经筹集了一些资金,但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工程的需要。为此,委员会采取了多种筹资方式。一方面,他们向全国各界发起募捐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许多民众纷纷捐献,有的甚至捐出全部积蓄。另一方面,委员会还发行了"中山陵建设公债",吸引了不少海外华侨的投资。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也使中山陵的建设成为了一项全民参与的工程。

资金问题解决后,建设工作随即展开。1928年1月,在一个寒冷但晴朗的冬日,中山陵正式开工奠基。当天,南京城内万人空巷,数以万计的民众涌向紫金山,参加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仪式。谭延闿代表国民政府致辞,强调了这项工程的重要性,并号召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这个神圣的任务。

奠基仪式后,建设工作迅速展开。姚新记营造厂调集了数千名工人,分批进驻工地。他们首先进行的是大规模的土方工程,需要在山坡上开辟出一系列平台,为后续建筑奠定基础。这项工作异常艰苦,工人们需要在崎岖的山地上挖土填方,有时甚至需要用炸药开山。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1928年3月的一个清晨,工地突然传来一阵巨响,紧接着是阵阵惊呼声。原来是一处山体在爆破过程中发生了意外滑坡,造成了数名工人被掩埋。消息传出后,整个工地陷入了恐慌。然而,在这危急时刻,工地负责人姚兆钧表现出了非凡的镇定和领导力。他立即组织救援,并亲自带领一队人冒着危险进入滑坡区域。经过近24小时的不懈努力,所有被困工人最终都被成功救出,虽然有几人受伤,但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

这次事件之后,姚兆钧加强了工地的安全管理,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施工规程。他还在工人中开展了广泛的安全教育,强调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同伴的安全负责。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工地的安全性,也增强了工人们的凝聚力和使命感。

随着土方工程的推进,建筑主体工程也逐步展开。陵墓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一项相对新颖的技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姚新记营造厂特地从上海聘请了几位在这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他们不仅负责具体施工,还在工地上开设了培训班,为本地工人传授新技术。

在建设过程中,设计者吕彦直经常到工地视察,确保施工符合设计意图。有一次,他发现陵墓主体的一处细节与原设计有所偏差。经过与施工方的讨论,他们发现这个偏差其实能够使建筑更加稳固。吕彦直当机立断,决定修改原设计,采纳这个"意外"的改进。这个小插曲体现了建设团队的专业素养和灵活应变能力。

除了主体建筑,中山陵还包括了大量的园林景观工程。为此,建设委员会特意邀请了当时著名的园林设计师陈植参与其中。陈植根据中山陵的整体布局,设计了一系列与建筑风格相协调的园林景观。他巧妙地利用了紫金山的自然地形,在陡峭的山坡上营造出层次分明的园林空间。同时,他还精心选择了一批适合当地气候的树种,既美化环境,又增强了生态效果。

在建设过程中,也曾出现过一些争议。例如,对于陵墓内部是否应该进行装饰,委员会内部就产生了分歧。一些成员认为,作为伟人陵墓,内部应该庄重华丽;而另一些成员则主张保持简朴,以符合孙中山先生的品格。最终,在多次讨论后,委员会决定采取中庸之道:保持整体简洁,但在关键部位使用高品质的材料,如汉白玉等。

随着工程的推进,中山陵逐渐显露出它的宏伟轮廓。每一天,都有众多南京市民专程来到紫金山,远远眺望这座正在rise的建筑。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不仅是一座陵墓,更是新中国的象征。

然而,建设工作并非一帆风顺。1930年夏,南京遭遇了罕见的暴雨,造成紫金山部分地区发生山洪和泥石流。中山陵工地虽然没有受到直接冲击,但周边的道路严重损毁,材料运输一度中断。面对这一困境,建设委员会和施工方共同努力,一方面组织工人抢修道路,另一方面调整施工计划,集中力量进行一些不依赖外部材料的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努力,工程终于重回正轨。

到1931年初,中山陵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开始进入内部装修和外部环境整治阶段。在这个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齐聚南京,为中山陵增添最后的光彩。其中,以浙江东阳的木雕艺人和福建惠安的石雕艺人最为出色。他们在陵墓的门窗、廊柱等处留下了精美绝伦的作品,为这座现代建筑增添了浓郁的中国传统艺术气息。

中山陵作为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妙的设计理念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座宏伟的建筑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元素,既体现了传统中国建筑的精髓,又彰显了现代建筑的特点,成为了一座承前启后、兼容并蓄的建筑杰作。

中山陵的整体布局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前朝后寝"格局,这是古代帝王陵墓的典型布局。然而,设计师吕彦直在这个传统框架内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整个建筑群由南向北依次是墓道、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呈现出一条中轴线。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美,还象征着孙中山先生"一生向上"的精神。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中山陵大量使用了现代建筑材料,如钢筋混凝土。这不仅提高了建筑的坚固度和耐久性,也使得建筑呈现出一种简洁明快的现代感。然而,在这种现代材料的基础上,建筑师又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的装饰手法,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青砖,或者在关键部位使用天然石材,使得整个建筑既现代又不失传统韵味。

中山陵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是其独特的屋顶设计。与传统中国建筑常见的翘檐飞角不同,中山陵的屋顶采用了平直的线条,呈现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气质。这种设计一经推出就引发了热议。有人认为这种设计过于西化,失去了中国建筑的特色;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设计恰恰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象征着打破旧制度、建立新秩序的决心。

事实上,这种屋顶设计并非完全抛弃传统。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屋顶的四角略微上翘,这是对中国传统建筑飞檐的一种巧妙呼应。此外,屋顶上还设计了一系列精美的脊饰,这些装饰既起到了防雨的实用功能,又增添了建筑的艺术美感。

中山陵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独特的台阶设计。从山脚到陵寝,共设置了392级台阶,这个数字象征着孙中山先生逝世时的年龄——59岁,即59年又2个月。这种将数字象征意义融入建筑设计的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并不罕见,如故宫的台阶数量就蕴含了丰富的寓意。然而,中山陵的台阶设计更进一步,不仅数量有所寓意,其排列方式也别具匠心。

台阶被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五级,代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权宪法;第二部分有29级,象征1929年这个国民革命完成的年份;最后一部分则是358级,寓意着中山先生的遗教"三民主义,吾党所宗"。这种设计不仅赋予了建筑深刻的政治意义,也为参观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体验——每一步都在重温历史,感悟先贤的理想。

中山陵的建筑群中,祭堂是最为核心的建筑。它采用了中西结合的设计风格,外观上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轮廓,内部则采用了西方教堂式的开阔空间。这种设计既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又突出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和国际视野。祭堂内部的装饰也极具特色,墙壁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全文,天花板上绘制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这些元素都赋予了建筑深刻的历史和政治内涵。

在建筑细节方面,中山陵处处彰显着匠心独运。例如,陵门的设计就颇具特色。陵门采用了三开间的形式,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设计。然而,设计师在此基础上做了创新,将中间的门洞设计得特别高大,形成了一个巍峨的拱门。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建筑的视觉冲击力,也象征着孙中山先生的崇高地位。

陵门上方的题字"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这句话出自《礼记》,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将这句话刻在中山陵的门楣上,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暗示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是为了实现这一古老的理想。

中山陵的建筑群还包括了一系列附属建筑,如牌坊、碑亭等。这些建筑虽然规模较小,但每一处都经过精心设计,与主体建筑群浑然一体。例如,牌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牌坊形式,但在细节上做了简化和现代化处理,使之与整体建筑风格协调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陵的建筑设计还充分考虑了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了紫金山的自然地形,将建筑群依山而建,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同时,在建筑周围大量种植松柏等常绿树种,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永垂不朽。

中山陵的建筑特点不仅体现在视觉上,还体现在功能设计上。例如,为了保护墓室不受潮气侵蚀,设计师在墓室周围设计了一个环形的通风廊道。这个设计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不影响建筑的整体美观,堪称巧妙。此外,考虑到南京夏季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建筑群的许多部分都设计了宽大的檐廊,既可遮阳避雨,又为参观者提供了休息场所。

中山陵作为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纪念性建筑,不仅是一座艺术瑰宝,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自建成以来,这座陵墓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诸多重大事件,成为了研究民国历史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中山陵的建设本身就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国民政府决定在南京紫金山下修建陵墓。这个决定引发了全国上下的热烈响应。从1926年1月动工到1929年6月落成,整个建设过程持续了三年多。在这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工程师、艺术家齐聚南京,为这座宏伟建筑贡献自己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陵的建设经费主要来自全国各界的捐款。从工人到商人,从学生到官员,无数人慷慨解囊,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这种全民参与的方式,使得中山陵从一开始就具有了深刻的民族凝聚力象征意义。它不仅是对一个伟人的纪念,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

中山陵落成后不久,就成为了重要的政治舞台。1929年6月1日,在中山陵举行了隆重的安葬大典。这次大典不仅是对孙中山先生的最后告别,也是国民政府向全世界宣示其合法性的重要时刻。随后,每年的清明节和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国民政府都会在中山陵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强化了孙中山先生在民国政治中的核心地位,也使得中山陵成为了民国时期最重要的政治朝圣地之一。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山陵经历了一段艰难岁月。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后,中山陵一度面临被毁坏的危险。然而,由于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也有较高声望,加上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中山陵最终得以保存。这段经历使得中山陵增添了一层特殊的历史意义,它成为了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坚韧不屈的象征。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山陵再次成为重要的政治舞台。国民政府在此举行了多次重要的政治活动和外交会见。1946年,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来华调停国共谈判,就曾在中山陵举行隆重的献花仪式。这些活动使得中山陵不仅是一个国内政治中心,更成为了中国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

1949年后,中山陵的地位和意义并未减弱。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中山陵进行了妥善的保护和管理。1961年,中山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标志着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在随后的岁月里,中山陵多次进行修缮和环境整治,使其保持了良好的状态。

中山陵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来到中山陵参观。通过实地参观和讲解,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革命思想,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中山陵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历史课堂,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其次,中山陵是研究民国历史的重要场所。作为一座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元素的建筑,中山陵本身就是研究民国时期文化交流的绝佳对象。此外,与中山陵相关的大量历史文献和实物,为研究民国政治、外交、文化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许多历史学者通过研究中山陵,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再次,中山陵是南京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作为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中山陵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这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通过参观中山陵,许多国际游客得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增进了对中国的认识。

此外,中山陵还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在保护原有风貌的同时,适应现代化的参观需求,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中山陵的保护和管理经验,为其他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了宝贵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中山陵的价值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中山陵的认识和诠释也在不断深化。例如,近年来,学界开始关注中山陵建设过程中的民间参与,这为研究民国时期的公民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中山陵作为一个跨时代的文化符号,其意义也在不断被重新解读和赋予新的内涵。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山陵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其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山陵,世界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理解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独立的坚定信念。

0 阅读:48

老高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