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辰纹
来源 | 洞见新研社
现实世界中,光通过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折射,呈现出环形、弧形、柱形或亮点的扩散,从而产生光晕,雨后的彩虹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光晕现象。
然而,当光晕出现在电视中,那就不是什么好画面了,屏幕本应该显示夜空的深邃,黑色场景却被光“污染”得发白,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事实上,自Mini LED诞生以来,行业就一直在与光晕做着斗争,如TCL在今年年初带来的 “全域光晕控制技术”,一举拉开了Mini LED的进化历程。
而在不久前,TCL在“光生万象”新技术发布会上,一口气带来了万象分区、量子点Pro 2025、绚彩XDR等一系列技术升级,对Mini LED的底层技术来了一次大换代,在万象分区整体解决方案的支持下,Mini LED的画质表现提升了一个层级,更重要的是,又一次扩展了Mini LED的技术边界。
01 堆分区带不来高画质很多人心中会有疑问,Mini LED为什么会产生光晕现象呢?这就得从光晕产生的原因和Mini LED的技术原理来说起。
用最简单的说法来解释,当电视背光发出的光溢出到较暗的区域时,就会出现光晕现象,或者说,明亮物体折射出来的光出现在不该出现的阴暗区域中,从而造成了让用户看着不爽的光晕。
LED面板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像素点排雷组合而成,这些像素通过背光源的变幻,形成我们肉眼看到的图像。
当画面颜色显示是黑色时,LED面板通过关闭像素点来阻挡光源,可是背光源的光却会通过缝隙泄露出来,这就是为什么LED电视在显示黑色场景时,总会带有灰色调的原因。
由于相比传统的LED面板,Mini LED的对比度更高,黑位表现更加出色,从而使得其光晕现象也更加突出。
为了解决光晕问题,目前行业上的主流方案是采用多分区背光,每个分区都可以单独控制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亮度调节和增强画面对比度,以此来降低光晕现象的影响。
有了背光分区技术,显示明亮的部分看起来会更鲜艳,黑暗部分的层次会更加清晰,这种技术能让画面呈现出更多的细节,特别是在高动态范围的画面中,例如日出或日落等场景,能够准确表现出光线的强弱变化。
既然背光分区方案这么好,那么我们将分区的级数做多,单个分区的面积做小,不就可以更加精准的控光,从而达到画质提升的效果吗?
这个思路没有错,在前期的效果也确实比较明显,但是背光分区的高参数对画质提升效果具有边际递减效应,背光分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画质提升的效果会明显放缓,用户就很难在使用体验上感受到差距了。
另外一个方面,背光分区的数量越多,单个分区面积越小,对底层技术的要求也会更高。
硬件的小型化往往伴随着对更高端、更精密技术的需求,就像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一样,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成更多的功能,同时保证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个环节都要做到极致才能实现控光效果的提升,否则会适得其反。
与此同时,当你具备了坚实的底层技术能力时,还得有全局思维,要深刻理解到Mini LED画质提升是一整套系统级的光学解决方案,需要对背光到成像显示进行全链路的优化,才能带来行业断档领先级的分区,有效发挥出背光分区提升画质的作用。
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个别品牌不具备攻克底层技术的能力,也无法完成Mini LED产品的全链路优化,只能停留在“堆普通分区数”的低级内卷,于是行业中的怪像就产生了,一些电视背光分区的参数指标“遥遥领先”,可是画质的实际表现却不尽人意。
02 打通Mini LED技术经络回到此次TCL发布的万象分区,并不是一种特别的分区方法或技术,也不是局限于背光分区的具体数量,而是基于TCL万象光晕控制技术的高效分区,其中涉及到发光芯片、透镜技术、OD设计、光影控制算法、屏幕面板等所有环节,是一套完整的、全链路的系统性光学解决方案。
首先,在发光芯片和聚光透镜的升级方面,TCL将蓝宝石高光晶底升级为超能高光晶底,并以ALD原子级耐蚀工艺实现电视亮度与能效的大幅提升,相较上一代多芯Mini LED芯片亮度提升53.8%,能效提升10%。
透镜部分,使用升级版的拱桥控光技术,采用可靠性更强的LSR柔性光学材质,同时还通过独家精锐光型计算模型,使新一代聚光微透镜在同样的分区数下,带来86%的背光均匀性提升与67%的光晕控制能力提升,更好地塑光型、去光晕,实现精准控光。
至此次聚光微透镜的发布,TCL在透镜技术上已经完成了4次迭代。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万象分区在OD设计上的进化。
OD指的是背光灯板到扩散板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OD值越大,背光灯板和扩散板就会有部分光纤溢出到自己负责的范围,交叉到一起,相互影响,从而产生光晕。
反之,当OD值越小时,光晕的控制能力就会越强,同时,电视也会更薄。
TCL采取了微距OD的背光设计,背光灯板与扩散板之间的距离极小,使分区之间互不影响,有效控制光晕,提升电视的亮度均匀性,不仅画面更细腻,物品轮廓也更清晰,在微距OD的支持下,TCL发布的新款Mini LED电视T6L整机厚度小于60mm。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上很多品牌也都宣传自己采用了微距OD,只有电视厚度小于60mm才是真正采用了微距OD技术。
光影控制算法方面,早在今年年初,TCL就推出了瞬态响应与双向16bit两大算法,强化对Mini LED背光的控制,此次不仅在双向16bit的基础上升级为了23bit,同时,又新增超动态光影仿生算法,结合人眼感知特征和画面像素信息,智能优化SDR信号,将SDR信号优化成近乎HDR的效果,让流媒体资源在电视上呈现出更加真实的光影细节。
超动态光影仿生算法有两大特有的优势,一是面板进行画面信号处理时能自适应不同电视的亮度,进行对应的调节,另外一个是不同于普通电视将暗画面全部大幅提亮,使得暗场景细节缺失,画面层次感降低的做法,这套算法是对画面的暗亮部分进行分级调节、均衡处理,能让亮暗场景细节与对比度大幅提升。
最后,在面板屏幕的选取上,TCL始终坚持屏幕自主研发,此次推出的华星HVA屏液晶分子呈蝶翼状排列,遮光能力更强,同时响应速度更快,能精准控制光线走向,具备更高对比度,用一些行业专家的话来说,“华星HVA屏是Mini LED显示技术的绝配”。
从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TCL万象分区的技术升级不是单独的某一项技术升级,对Mini LED整条技术链路脉络的全部整理与疏通,古代的武者打通了全身的奇经八脉往往会获得功力和境界的提升,而TCL的万象分区带来的结果则是电视画质的大幅提升,由此也标志着电视普通分区时代的谢幕。
03 显示技术迎来分水岭除了通过万象分区对Mini LED的显示效果整合综合技术方案之外,TCL此次还发布了量子点Pro 2025和绚彩XDR,对Mini LED的色彩和亮度表现进行提升。
量子点其实算一个“熟面孔”,很多品牌的中高端产品都在用。
TCL的量子点Pro 2025主要是从材质上进行提升,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量子点Pro 2025使用了复合纳米金刚结构,并采用多层共挤技术和高精密混合技术制成量子点层,进一步提升了发光效率。
由于采用了人因色彩优化技术,能够智能识别画面色彩,根据画面不同颜色采用动态色彩管理,进行多维渲染,能达到让量子点的色彩显示更符合人眼对世界的感知的效果。
绚彩XDR则是通过算法与控光技术,让面板的峰值亮度维持更长的时间,解决了Mini LED电视峰值亮度仅能维持很短时间便会迅速衰减的难题。
用户在观看影视剧的高亮场景时,可以看到真实、还原的高亮场景,不会因只亮一瞬就暗下来而影响观看体验。
Mini LED刚刚面世时,由于显示效果与OLED存在差距,价格也不便宜,被行业普遍认为是OLED技术成熟前的过渡技术,然而随着以TCL为代表的一众厂商对Mini LED研发的深入,其Mini LED画质表现不断提升,价格也屡屡打破底线,如今已经出现从“备胎”转向主流的迹象。
市场调研机构DSCC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时,Mini LED总出货量同比增长68%,收入同比增长60%;OLED电视总出货量同比增长21%,收入同比增长5%。两者均实现了不错的增长幅度,但Mini LED增速更快。
如果将Mini LED电视和OLED电视看作一个整体来计算,则Mini LED电视二季度在出货量和收入上的占比均为54%,较去年同期实现反转,这也是Mini LED电视首次在两大市场指标上超过OLED电视。
不久前在韩国举行的UBI研究会议上,参会的行业专家们一致预测“今年Mini LED电视出货量将首次超过OLED电视出货量”。研究数据显示,今年Mini LED电视的出货量或将达到680万台,比预计的2024年OLED电视出货量高出40万台。
很显然,Mini LED与OLED的竞争已经来到了分水岭,而随着Mini LED技术进化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中国电视品牌推出越来越多的Mini LED产品占满市场货架,Mini LED显示出极为强大的发展后劲。
TCL作为连续3年国内Mini LED电视的销量领跑者,一直引领着Mini LED技术的发展,此前更是在24年第二季度登顶全球Mini LED电视销量冠军。此次万象分区的发布,又一次确定了TCL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可以预测,随着搭载万象分区解决方案产品的陆续推出,会为已经开始启动的Mini LED市场增加更多的关注与看点,甚至或将引发行业集体跟随,彻底倒向Mini LED。
此时的TCL,不仅仅Mini LED技术研发的领路人,亦可看作中国制造的代表,带领着中国电视走向世界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