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在上,阳在下,身体才不会出毛病,可惜现代人都本末倒置了!

罗继红在记录 2025-04-10 22:46:35

正常情况下,人体应阳在下而阴在上,阳气升,阴气降,二者交融,维持生命活力。然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常常违背自然规律,导致阴阳颠倒,上热下寒之症频发。比如晨起口苦咽干、双脚冰凉,头面生痤疮、腰膝酸冷无力,心烦失眠、小腹冷痛腹泻,上半身燥热多汗、下半身畏寒怕冷……这些看似矛盾的症状,正是阴阳颠倒的典型表现,反映出人体内在平衡失调。

上热下寒,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肾阳衰弱,肾中真阳是人体阳气根本。现代人熬夜、贪凉饮冷,损耗肾阳,肾阳不足阴寒内盛,虚阳上浮形成“龙雷之火” ,引发失眠多梦、腰膝冷痛等症状。针对此可用右归芄,方中肉桂大补命门之火,引导上浮的虚火回归本位,熟地黄,山茱萸等药材相互配合,既能滋阴填精,又能辅助肾阳的生发。肾阳虚兼虚火上炎者皆可参考调理。

二是中焦不通,脾胃作为气机升降枢纽,因现代人饥饱无常、嗜食生冷等不良饮食习惯受损。心火不降,肾水难以上济,患者常消化不良、腹胀嗳气,舌苔厚腻。可参考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理气化湿,恢复脾胃升降功能。

三是痰湿困阻,现代人饮食肥甘厚味又缺乏运动,易生痰湿,阻滞三焦气机,导致阳气不宣、阴津不布。患者身体困重、头脑昏沉、舌苔厚腻。这种情况可以参考温胆汤,半夏化已成之痰,竹茹可清痰热,茯苓则从根源上杜绝痰湿的产生,全方标本兼治,既化痰治标,又健脾治本。

阴阳和合是健康根本,顺应自然规律,调和阴阳,才能远离上热下寒。需注意,具体用药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0 阅读:0
罗继红在记录

罗继红在记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