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热搜!小米SU7高速爆燃后续米粉声讨雷军最新回应来了!

曼千评课 2025-04-02 16:38:38

2025年4月1日,一则“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致3名女大学生死亡”的新闻登上热搜榜首,三名赴安徽考公的年轻生命戛然而止,而同日小米集团股价暴跌超5%,市值蒸发近700亿港元。遇难者家属控诉“车门锁死致无法逃生”,而雷军的微博却异常沉默——这场事故不仅撕开了新能源汽车安全争议的伤疤,更将企业增长与生命伦理的冲突赤裸裸地暴露在公众面前。

刚刚,雷军发文回应来了!

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

我们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30日赶赴了现场,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

由于事故还在调查,我们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

等到此时,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我必须站出来,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批评,你们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听见了,记下了,我们会用行动回答大家的问题。

技术信任危机:从“五星安全”到致命缺陷

事故发生于3月29日晚,一辆搭载NOA智能辅助驾驶的小米SU7标准版以116公里时速行驶时,因施工路段改道未能避让隔离带,碰撞后电池爆燃,三名女生被困车内身亡。家属质疑的核心直指技术漏洞:

- 系统决策失效:NOA虽检测到障碍物并减速至97公里/小时,但逆向车道改道超出算法预判范围,最终撞击水泥桩;

- AEB未触发:小米曾宣传“120km/h刹停”的主动安全功能在此次事故中完全失效;

- 车门锁死争议:家属称碰撞后车门无法打开,而小米手册中“机械应急拉手”在断电时可能因电机故障失效。

讽刺的是,该车3月25日刚获C-NCAP五星安全认证,乘员保护得分率高达94.31%。但事故车辆烧毁至仅剩车架的惨状,让“实验室安全”与“现实风险”的落差暴露无遗。

增长神话与安全焦虑:资本用脚投票

事故上热搜同日,小米高调宣布“3月交付量超29000台”,全年目标剑指35万辆。然而,资本市场对此“无效利好”反应剧烈——股价单日暴跌5.49%,10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19%。

- 产能与品控失衡:小米2024年以13.7万辆交付量创下“奇迹”,但供应链极限压榨或埋下隐患。标准版SU7仅配备1颗毫米波雷达,夜间识别能力薄弱,与同价位竞品存在代差;

- 舆情撕裂:社交媒体上,“29000台交付量”与“3条人命”形成刺眼对比,公众追问“安全是否为增长让路”。

雷军的沉默与资本博弈

作为小米“流量代言人”,雷军此前日均发博数条,但事故后三天未更新动态,评论区被“要求回应”淹没。小米虽快速发布事故说明,却回避核心问题:

- 电池供应商未披露:涉事车辆电池由比亚迪弗迪和宁德时代提供,但爆燃原因与责任归属仍模糊;

- 公关策略矛盾:一边强调“配合调查”,一边释放交付量数据对冲舆论,被指“用商业叙事掩盖生命议题”。

若调查结果指向技术缺陷,小米恐面临集体诉讼与品牌信任崩塌;若责任归咎驾驶员,则“过度依赖智驾”的教育缺失将成行业警示。

当考公女孩的碳化遗体与雷军的沉默同屏出现,这场悲剧已超越单一事件,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伦理拷问—— 没有安全兜底的技术跃进,终将反噬商业野心。对小米而言,重建信任远比交付量数字更难,而资本市场的暴跌已敲响警钟:生命的重量,永远无法被KPI量化。

0 阅读:3
曼千评课

曼千评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