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金星有点烦》|六耳猕猴该不该执?

琉璃翻书声 2025-02-23 04:55:17

《太白金星有点烦》这部以《西游记》为背景的现代解构作品中,六耳猕猴的形象被赋予了深刻的当代社会隐喻。我们很多人在其身上看到了弱势群体想要跨越阶层的抗争艰难,比如冒名顶替的案例,打压上访户的案例等。

今天特别想聊一聊,六耳猕猴到底该不该执?

执着

1 看完这本书,这个问题总时不时地就跳出来叩问我,我仿佛看到他或者是曾经的我在执拗地问,难道是我错了吗?

2 为什么错的人不纠结,没错的人反而一直在纠结?

执的是什么?

不平?委屈?要说法?道歉?嫉妒?

3 应该说,执的是错。

如果孙悟空籍籍无名混的还不如六耳猕猴,它还会执吗?

如果顶替的人倒了大霉?被顶替的还会告吗?

4 会吧。会啊。

执的是错啊,不是果啊。

你顶替了我,这件事错了啊。不管顶替之后发生了什么,顶替这件事本就错了啊。

错了就该纠正,你别管我有出息没出息。

我的就是我的,凭什么抢了我的还要欺负我,都那么理直气壮地。

5 我能力不行就该被无视被欺负吗?

许三多在修路,大家都嘲笑他,最后不也修成了。

农民当初也穷也弱,不也翻身解放了全中国。

他们如果当初觉得困难就放下了执念呢?

还会有后来吗?

6 受害者有罪论?

坏人就是坏人,错事就是错事,为什么要调转矛头指向受害者?

7 是这个社会错了啊。

执拗

但是,六耳猕猴要不到想要的结果时,就不该执了。此时再执,不是执着而成了执拗。唯有和自己和解,才算正解。

1 有句话讲识时务者为俊杰。六耳猕猴不识时务,所以成不了俊杰。

2 何为时务?审时度势,看透大环境,看清自己处境,明白自己斤两,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可以努力但不蛮力,可以执着但不执拗,可以碰一碰但不必要粉身碎骨。

3 六耳猕猴遇到的虽是权贵,但人生何处不是如此?

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要会获取但也要会舍弃,努力盈利但会及时止损,追求成功也要能接受失败,向往快乐也要能承受不开心……

4 六耳猕猴本不该死。

他一开始只是想“我也不要他如何,只想自家重新拜入菩提祖师门下,化去横骨,从头修行,把这几百年平白丢了的光阴补回来。”

告状路上听说孙悟空不但没处罚反而风风光光成了取经大弟子,于是催生了“他阻我缘法,断我仙途,成我心魔,难道可以一点代价都不付出吗?”的念头。

而李长庚利用他代替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彻底激怒使他黑化:“仙师非但没帮我解决,还要利用我去给那猴子做事,真是好算计。”

小人物的命运本就惨不忍睹,而惨中又被利用了一下,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太白金星的愧疚比较敷衍,他该愧疚的是不但没帮什么忙,反而利用六耳去凑人数完任务,激发了矛盾,使其升级。

5 所以六耳猕猴后来的执有了问题,使悲剧成定局。

他执的是纠错也就罢了,他执中有了贪。

他贪孙悟空现在的身份地位,贪取代孙悟空进入取经项目成佛,如此一贪,触动了多方利益,树了大敌,走进了自己塑造的死胡同。

6 六耳猕猴为何叫六耳?

在西游记里它是孙悟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俱在,色声香味触法都有。六根不净无法成佛,打死六耳才能断六根才能成佛。

在这本书里它贪了嗔了痴了,走向就清晰了。

所以说,六耳无论在哪里都是必死的结局。

0 阅读:4
琉璃翻书声

琉璃翻书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