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联资本李家庆:投资迎来范式变化,要从“猎人”向“农民”转变

萌解创投 2024-12-26 21:47:05

既要做到投早、投新、投硬科技,还要投大、投难、投长。

他于1998年加入联想,在联想集团从事业务拓展工作。2001年,他作为第一批员工加入联想投资(君联资本的前身),历任投资经理、高级投资经理、执行董事。他拥有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双学士,清华大学管理工程硕士学位以及法国巴黎工程师学院MBA学位。他就是君联资本总裁/执委会成员李家庆。

作为中国领先的、专注于早期创业投资以及成长期私募股权投资的专业投资机构,君联资本经历了多支基金的完整管理周期,创造了优秀且可持续的基金业绩。

迄今为止,君联资本已累计投资超过600家企业,其中有100多家企业在全球不同的资本市场IPO退出,近100家企业通过并购退出。所投企业包括宁德时代、科大讯飞、药明康德、智谱AI、顺丰快运和京东物流等。这其中,李家庆参与和见证了君联资本的成长和收获。

从事创投二十余年,李家庆对于投资有着自己独到的认知。本文我们就来分享一下他的投资观点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展望。

01二十多年创投经历,始于联想集团

君联资本的发展,几乎相当于中国本土风投的成长史。

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开始做美元的VC基金,后来扩展到人民币基金,投资方向从科技再到医疗健康、先进制造,投资阶段从早期VC投资逐步扩展成长期投资,君联资本逐步从原来单纯的基金管理到现在增加了专项基金的模式,一直在不断“折腾”和调整。

虽然君联资本一直在迭代中发展,但是却并非一个注重“名人效应”的创投机构。比如李家庆,就是很低调的一位投资人。这大概也是君联资本一贯的团队作战风格。

君联资本董事长朱立南就曾表示,他从不迷信明星投资人和明星项目。“在硅谷,一个创业者感到光荣,是因为KPCB或红杉投了他,而不是因为来和你谈的人是约翰·杜尔或迈克·莫瑞茨。”

而回顾李家庆过往职业经历,离不开联想集团。

1998年,李家庆加入联想,曾任联想集团业务发展部新业务拓展经理。

2001年,柳传志钦定朱立南率队进入投资领域,并将联想控股的3500万美元作为第一期基金,同年4月成立联想投资。成立当年,李家庆加入联想投资担任投资经理。此后,李家庆在联想投资历任投资经理、高级投资经理、执行董事等多个职务。

多年后,在回顾初创时期,李家庆表示“一共3500万美元,你输不起”“不单说这支基金亏损、没了的事情,甚至是公司有没有的问题”,可见公司当时面临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君联资本的更名仪式上,柳传志对公司给予厚望:“联想投资现在改名为君联资本,君联资本的这些年轻人,他们是把投资当作事业来做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君联资本一定会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投资公司。”

事实证明,君联资本做到了。

02君联资本的核心竞争力,真正的“可持续”

“君联资本是一个对自己是谁、能做什么、在市场里的定位很清楚的一家公司。”李家庆说,“如果这件事不能体现专业性,我们宁可不投。如果这件事不可持续,我们也尽量不做。”

20多年的时间,君联资本的管理资本量从最初的3000万美元一路上涨。当同业机构大踏步设立并购基金、夹层基金做大规模时,君联团队一直保持“克制”,将科技投资聚焦在从天使轮到B轮的中早期投资阶段。

“通过资本和管理的帮助,促进企业创新与成长,推动产业进步和社会发展。”当被问及君联资本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李家庆的回答只字未提“基金”或“创投”。追问原因,他解释说,“(基金和投资)只是服务科技创新的工具之一。我们希望将这些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去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李家庆说,君联资本希望将自己变成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去支持科技企业,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这也是君联资本的核心投资理念“S={R+O+E}i”——R代表责任担当,O代表开放合作,E代表专业赋能,i代表科技创新。

打造科创服务新底盘

“科技投资没有诀窍。”专注科技投资20余年,和团队投出近200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李家庆如是说。

很多投资机构从股权投资机构向另类投资平台迈进时,君联资本将资源投入到科创服务底盘构建,包括在一些与财务回报不相关方面的提前投入。做资源投入与财务回报不相关,从字面看违背了投资的逐利性,那么,与产业不相关又作何解?

做资源投入与财务回报不相关,从字面看违背了投资的逐利性,那么,与产业不相关又作何解?“比如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无论结果来得多难、多慢,都值得持续投入、超前投入。”李家庆解释道,团队作为基金管理人强调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投资组合,作为科创生态的服务者注重投资后高强度的服务和投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相对更大概率的成功。”

媒体采访发现,君联并不将自己限定为单纯的基金管理人,而在力求作为服务者推动创新生态构建。在君联的科创服务体系里,基金成为抓手之一,体系内的重要组件还包括积极主动的增值服务体系、君联企业发展研究院、君联CEO Club、CFO&CHO系列活动等。

“如果问君联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个平台应当不依赖于某期基金、某个行业、某个地域,能做到真正的可持续。”李家庆肯定了这一观察,他说,做投资不能短视,做服务同样不能短视,“不论外部环境怎么变,我们得能保持信心,持续输出价值。”

科技投资,就要找塔尖的1%

时至今日,君联已成长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基金管理平台,投资长期围绕智能制造、半导体、新能源、企业服务、生命科学等方向展开,每期基金在3-4年左右的时间投出70-90个项目。

科技投资是这支团队的规定动作,李家庆和团队的自我要求是,“如果专精特新是金字塔,我们要找的是塔尖的1%。”

李家庆的坚定,让人看到一种新可能——弱化“基金管理人”的角色定位,进化成为科创生态服务者。君联资本的进化更像一种有机生长,打造具有旺盛生命力、持续进化的组织,让基金投资、投后支持、产业服务成为平台的产品输出。

03君联资本角色转变,从“猎人”到“农民”

如今,新质生产力成为创投行业更热门的大主题。对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而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即是责任也是机遇。

然而,资本市场遇冷背景下,如何做好科技创业投资,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李家庆认为,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迎来了范式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依赖基础设施建设到全球化进程向新的发展模式转变,科技创新已成为关键驱动力,投资机构要从捕猎者(Hunter)向种植者(Farmer)转变,制定与培育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投资策略。在君联资本内部,已经在进行这样的角色转变,即在今天的环境中,扮演好一个服务的角色。

以前,投资经理和专业人员更多是带着钱出去,凭聪明才智和胆量勇气去打猎,打着了就能吃饱,但第二天还会饿,饿了之后还得出去打猎。与投资“猎人”的一次次突击性行动不同,做投资界的“农民”意味着,要扮演“耐心资本”角色,在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陪跑”更长的时间,并提供更多的专业化投后服务和赋能。

面对范式变化,投资机构需及时做出改变

李家庆认为,投资机构在角色变化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更加系统化地进行基金募集,“2023年7月,全国社保基金专项基金的设立,第一次有了国家级基金以专项基金的方式,长周期支持科技创新,这是非常好的实践。北京市的1000亿元产业基金和上海积极推动的1000亿元基金,也是很好的范式。”

第二,对于市场化机构而言,投资过程要更精细化。精细化投资过程,既要做到投早、投新、投硬科技,还要投大、投难、投长,舍得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陪伴企业长周期成长。但同时,也要兼顾流动性,做一些“短期回钱快,长期回钱多”的事情,以满足自身现实需求。

“创投机构要采取更精细化的投资策略,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李家庆说。“碗里的”包括一系列政府背书的硬科技项目,如国家科技奖和省级科技奖获奖项目、揭榜挂帅项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锅里的”指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田里的”则是指量子技术、类脑智能、核聚变等未来产业项目。

第三,做好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务,将科学家、企业家、资金等各个要素和生产力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关系,持续推动科研成果的商业化。

最后,李家庆表示,机构应用开放合作的心态、灵活柔软的身段,和所有的利益关联方合作,支持科创产业的发展,使得创业、创新和创投行业能够行稳致远。

投资人对科技创业者的评价标准

在“硬科技”火热的今天,投资人对优秀科技创业者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对此,李家庆提到,“以前我们会希望找到销售出身的创业者,他对市场和客户很了解,善于运用营销和流量工具。今天进入了另一个阶段,首先要看的是学术背景。我们自己内部的企业交流活动,几乎全都是博士和教授,投资人对于创业者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前瞻性还是有要求的。其次,他也需要经历从科技工作者到企业家的转变,这个转变非常困难。他要善于整合资源。我们不是要把教授变成企业家,教授就做好自己的工作,他要知道让谁来做CEO,要有组建团队的能力。第三,投资人对创业者的价值观要求提升了。因为今天这条路很长,资源投入的力度很大,如果你只是做短线的事情,这不行。”

投后管理之“房屋理论”

李家庆谈到,君联资本内部对于投后管理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将企业运作规律总结为一套“房屋理论”:如果将一家企业看成是一间屋子,那可以把这间屋子分为屋顶、围墙、地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屋顶,代表着企业的战略和业务发展,也就是企业的供产销;

第二个部分围墙,代表着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例如财务管理、法律合规管理等;

第三部分地基,代表着一家企业的团队、文化、公司治理等。

“不同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差异性很大,作为投资机构,君联投后管理的重点通常都放在地基和围墙这两部分,致力于在公司管理、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等方面帮助企业。”

04未来五六年,要交的作业“非常难”

“作为投资人,我们投资创新。作为基金管理人,我们追求稳健成长、把控运营风险。”李家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崭新投资AI创业

如今,我们正处于以AI大模型为核心的新一代技术浪潮中,这是一个长周期、重投入的新技术,资本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家庆提到,过去几年,中国一级市场投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和国际经济、国内经济、地缘政治、二级市场的变化相关。从美元基金为主体到以人民币基金为主体,从消费互联网到硬科技,从民营资本到国有资本,整个行业已经出现了范式变化。作为投资人,必须调整募资、投资和退出的逻辑,考虑更多复杂影响因素。

聚焦到需要长周期的科技投资,从美元变成人民币为主体,是否会对科技投资产生影响?李家庆认为,有影响,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今天的人民币基金的周期不像以前那么短了。全国社保基金、国家级战略基金,包括地方政府的产业投资基金加入,基本都有8年—10年的周期,甚至有一些可以长到12年以上。更大的影响是资金供应结构在短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过去是“美元基金+消费互联网+海外上市”,现在是“人民币基金+硬科技+国内上市”。对于投资人来说,募资、投资、退出都完全不一样了。

“过去我们说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很多‘石头’已经没了,我们必须要前瞻性地去做新布局。”李家庆做了20多年创投,在他看来,今天的时代不同于过往,也常对团队和被投企业们说,“做创新,不能够太着急。”

今天的内卷,更多是自我竞争

最近,在清科集团举办的24届投资人年会上,投资界大咖以“股权投资,望而前行”为主题,展开了一场深度探讨。

关于行业竞争,李家庆提到,“说到今天的竞争,我倒不认为是行业内卷,而是自我的竞争,需要自己卷自己。台上各位大多从业20年以上,这意味着什么?我们这代人拥有的资源比以前要多,面临的挑战也更大。当积累了20、30年的认知高度和调动资源的能力,面对不确定性,敢不敢出手去做一些“大”事情、“新”事情?以前做投资最怕错过,没抢到项目。如今这些没有用了,要看长期。关键节点是未来五六年,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周期都在那个时间点要交作业。这次的作业非常难,事关科学技术深度、资金强度以及对前瞻性、不确定性的把握。”“现在提倡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大胆资本,这一切恰恰跟专业度有关,专业度决定高度。面对当下这种“范式变化”,我们要能够很好地应对,这是比较兴奋和有意义的。”

后记

“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我们依然秉持创立之初的使命,坚持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和管理的帮助,促进企业的创新与成长,推动产业进步和社会发展。”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表示,尽管当前充满挑战,但君联资本始终坚持长远眼光,用稳健的步伐走出一条适合君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目前,君联资本正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商业航天、生物科技、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领域积极布局。通过“早、新、硬”“大、难、长”的投资策略,君联资本聚焦高质量创新项目,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助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在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长远的未来,君联资本需要保持初心,以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专业赋能和责任担当为发展理念,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伙伴一道前行,形成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合力。”李家庆表示。

展望未来,李家庆说,君联资本将继续寻找科技创新的“火种”,与各方一起守护他们勇攀科技“珠峰”句号。

0 阅读:0
萌解创投

萌解创投

分享创投故事,共勉励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