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消费宝藏:恒生消费指数含金量解析

老罗话 2025-03-21 03:10:14

恒生消费在必需消费和非必需消费中精选细分板块,从而实现更加纯粹的港股消费指数

恒生消费指数剔除了恒生行业分类下必需消费和非必需消费中的汽车、教育、传媒、交运、线上零售、饲料等消费属性不强的细分板块和赌场、博彩、烟草等具有较强负外部性、A股没有对应上市公司的细分板块。

图:指数行业纳入情况(标黄为入选,标绿为剔除)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4年12月31日

港股消费类指数:行业对比

恒生消费是相对更加纯粹的消费指数。

1.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的选样空间包含主要消费、除汽车零部件与轮胎行业外的可选消费、传媒、消费电子终端,因此该指数会纳入互联网公司、汽车公司以及消费电子公司,这些股票也都是恒生科技的成分股,相比于消费,科技属性会更强。

2. 恒生消费指数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几乎不含白酒)、社会服务、纺织服饰、家用电器和轻工制造五个行业内。

图:指数行业分布对比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4年12月31日

港股消费板块独居特色,高稀缺性,与A股有较大的差异,具备大众消费、新兴消费、国货消费等特征。

1. A股消费无论从标的数量还是市值角度,白酒均占据较大的比重,最突出的特色就是白酒及家电公司。

2. 港股消费板块在非酒精饮料、餐饮、纺织服装(运动品牌)、OTA公司、新兴消费领域有较多稀缺性公司,在A股没有相似标的。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仅作为指数成分股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港股消费类指数:权重股对比

从权重股可以看出指数之间的差异,结论基本与行业对比相同。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前15大成分股里面有4家互联网公司、1家消费电子公司、4家汽车公司,这些股票都是恒生科技指数的成分股,反而纯粹的消费公司较少。

从成分股重复度情况来看,恒生消费与恒生科技的重复权重仅有8.11%,而中证港股通消费有41.76%。

图:指数权重股对比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仅作为指数成分股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港股消费类指数:收益对比

从指数表现来看,过去几年受国内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恒生消费指数在过去几年表现并不好。随着经济复苏及政策加码不断刺激内需,恒生消费指数表现值得投资者关注。

图:指数收益对比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月21日。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指数对比总结

港股估值分位水平较低,叠加内需不振,港股消费板块投资值得关注。港股估值处于历史相对较低分位区间,消费板块受内需影响也处于相对地位,截至2025年3月17日,恒生消费指数PE(TTM)仅有18.46,处于近十年34.4%的分位数水平。

港股消费板块独居特色,恒生消费指数具备大众消费、新兴消费、国货消费等特征。从指数结构来看,港股消费与A股消费有明显差异,独具特色,既包含投资者认知度高、国货属性鲜明的公司,也包含潮玩等新兴消费公司,还包含大众餐饮消费公司。

国家政策支持,扩大内需和稳消费政策不断出台。2025年,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各地积极推出以旧换新衔接政策,补贴品类和金额维持之前标准。

长期来看,经济增速趋于平稳后,消费逐步回归理性,港股消费板块大众性价比消费品居多,投资价值值得关注。在经济高速增长放缓后,消费逐步回归理性,越来越看中性价比。港股上市的大众性价比消费品、新经济、新消费赛道等企业较多,相比于A股消费企业,港股消费公司更能对接这一消费场景。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0 阅读:0
老罗话

老罗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