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初上井冈山,王佐不是很放心,袁文才:用贺子珍拴住他

历史博览馆 2025-02-09 09:01:32

贺子珍和毛泽东在延安

在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来到井冈山之前,井冈山上有两支农民武装。一支是由共产党员袁文才率领的农民自卫军,驻扎在井冈山的山脚下;另一支是由王佐领导的绿林组织,他们本来都是农民,因为长期受到军阀和豪绅的压迫而揭竿而起,落草为寇,驻扎在井冈山的腹地八面山。

袁文才与王佐合作,驱散了在井冈山上盘踞的山大王们,即保障了当地农民的生计,也负责保卫他们的安全。二人互相非常信任,后来结拜为异姓兄弟,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

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袁文才本来就是共产党员,他们具有相同的革命信仰,自然很愿意接受毛泽东的革命队伍。但是王佐就不同了,他还是保持着他的绿林习气,并不想跟别人共享自己的山头。在袁文才的劝说下,王佐同意与毛泽东先进行一番谈判。

谈判一共经历了两次,第一次谈判的主要是毛泽东向他们说明了自己所率领的队伍的性质。他说:“我们的队伍是一支革命队伍,来这里就是为了和大家一起来搞革命的!”。为了表示诚意,毛泽东还表示愿意支援袁文才和王佐的队伍,可以给他们提供枪支弹药,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帮忙安置一批伤员,协助部队驻防以及提供粮食。

经过第一次谈判,袁文才非常地高兴,因为他了解这支部队,所以愿意完全接受毛泽东所提的条件。王佐并不了解部队的情况,但是因为他把袁文才当兄弟,表示完全信任袁文才,既然袁文才欢迎革命军,他自然也欢迎。

在第二次谈判的时候,毛泽东带来了向王佐和袁文才承诺的枪支弹药,王佐见革命军如此有诚意,自然也帮助毛泽东安置了伤员,为他们提供了粮食,还主动帮忙做饭。

经过这两次谈判,双方达成了一致,王、袁二人正式邀请毛泽东上山,共商大计。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和当年参加过井冈山战斗的部分同志合影

在毛泽东率部队上山的那一天,袁文才和王佐一早就带着部队等在了山头,准备欢迎革命军上山。毛泽东身穿一身灰布中山装,衣服上满是补丁,袖口、胳膊肘都是破洞,拄着一根木棍一瘸一拐地走上山。迎接他的农民军们见了,不禁偷偷地笑,议论道:“毛泽东不会是个跛子吧?”其实,是因为长途行军,毛泽东的草鞋把他的脚都磨伤了,脚破了皮又化了脓,所以走路才会这样。

等到毛泽东上了山,袁文才拉着他的手,为他一一介绍自己的战友。毛泽东与他们互相致意,并且一一握手。当毛泽东走到贺子珍的面前时,他非常的惊讶。他没有想到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井冈山的领导层里竟然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将。

袁文才说:“她叫贺子珍,是永新县的干部。”

毛泽东笑着说:“我原以为是哪位的家属呢?”说着他握住贺子珍的手接着说道,“很好,很好。今后我们共同战斗吧!”

于是,毛泽东就与贺子珍相识了,他在这里也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虽然毛泽东上了井冈山,但是王佐总是对他不太放心。因为王佐是绿林出生,他在他的绿林生涯中吃了太多的亏了,所以总是保持着警惕,养成了多疑的性格。他既担心毛泽东会吃掉他的队伍,抢他的山头,又担心毛泽东没待多久就走了,会削弱井冈山的实力。

有一次,当袁文才与王佐一起吃饭的时候,王佐又一次提出了自己的顾虑。虽然他多疑,但是他对袁文才却是推心置腹,十分信任。于是袁文才便说道:“你一会儿不相信老毛在井冈山能待得久,一会儿又怕人家吃掉你。你呀,莫要定不下心来。老毛不会是你想的那种人。”

可是王佐还是不太放心,袁文才又接着说:“你要是再不放心,我们就想个主意,把毛泽东拴住。”

还没等袁文才往下说,王佐就急切地问:“你说,怎么个拴法?”

袁文才说:“这还不还办?叫贺子珍嫁给毛泽东,让老毛做井冈山的女婿,这样日后对大家都有好处。”

王佐听了当即表示同意:“这个主意蛮好!我也盘算过,子珍要人品有人品,要才识有才识,配毛泽东最合适!老毛要是做了井冈山的女婿,我们一万个放心!”

袁文才又说道:“我发现毛泽东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唇下一颗朱砂痣,日后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你别看他现在那个瘦条条的样子,那副骨架子如果要是丰满起来就有帝王之相!我们跟着这样的人靠得住……”

袁文才是共产党人,自然不会去相信什么“帝王之相”那一套,他这么说就是为能让王佐放心,让他跟够信任革命军,能跟他们团结在一起。果然,听了袁文才对毛泽东的一通赞美,王佐就更加放心了。

“行啊!这事就这么定了。”王佐满意地说。

在此之后的某一天,袁文才来与毛泽东谈工作,在工作谈完之后,袁文才说道:“毛委员,我们想替你做一件好事。”

“么子好事呀?”毛泽东问道。

袁文才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试探性地问道:“毛委员,我们‘井冈山才女’贺子珍,你看她怎么样呀?”

毛泽东一下子就听出了袁文才的意思,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这使不得!”

“不般配吗?她可是才貌双全呀!”袁文才又说道。

“是我配不上人家呀!”毛泽东说道,“文才,我在湖南有妻子呀!”

“此事,要是这样,可就不好办了……”袁文才听到毛泽东的解释说道,“王佐肯定已经跟子珍讲了,这可怎么办呀……”

毛泽东着急地说:“文才,感谢你们的好意,这事情乱来不得!”

“那……我们还是日后再说吧……”袁文才结束了这次对话。

虽然,袁文才并没有说成这一次媒,但是毛泽东后来还是跟贺子珍结婚了,那都是后话了。二人是在工作与日常相处当中逐渐产生的情愫,是从友谊逐渐发展到真挚、纯洁的爱情,二人的结合是自由恋爱的结果,是伟大的革命爱情!

贺子珍年轻照

参考资料:李敏《我的父亲毛泽东》第五章

0 阅读:0
历史博览馆

历史博览馆

多读书,读好书!多写文,写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