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条》中暗藏着王阳明

一波说 2024-02-18 09:27:56

张艺谋导演的《第二十条》,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他高超的叙事能力,前半场是一个普通的中年人在家庭和职场因为各种糟点引发的笑,后半场是辛酸热泪中的发人深省。

家庭中,中年韩明夫妇像多数普通夫妻一样,感情猜疑、柴米油盐,一地鸡毛;

在单位,中年韩明精通人情世故耍点儿小聪明,从小县城到大城市检察院挂职,只想在这里有个安稳的位置;

办案子,中年韩明在公交车司机见义勇为案中,宁可帮出狱的张贵生找工作养家糊口,也要说服阻止他上访;在王永强案前期,他借口拙劣也要逃避这个麻烦。

这,并不是韩明理想中的自己。

求学时期,他是说过“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的韩明。

大学期间的一次见义勇为,他付出的代价是被分配到偏远的县城工作。

他为他坚持的正义付出了十来年的代价。

他渐渐变成了另一个他。

三个案子,三个孩子,唤醒了沉睡的青年韩明。

一脸哀戚的张贵生未成年的女儿,抱着沾着爸爸鲜血的摩托车头盔,喃喃无力的诘问他:“如果你当时也看着那个人被流氓欺负,你会怎么做?”

王永强年仅5岁的聋哑女儿,手写的那张“我爸爸是好人”稚嫩字迹的纸条;以及,在送妻子去拘留所途中儿子的灵魂发问:“我就制止了一个霸凌,这事儿怎么就成这样了?”

“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经。”王阳明说。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它不单单讲良心和道德,更重要的是听从内心的指引“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青年韩明,正是王阳明心法的践行者。

三个孩子帮助检察官韩明重新找到了内心的光明,和青年的自己。

这份内心的光明,在王永强案的听证会上散发出了熠熠光辉: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法律不能向不法妥协。”

……

致良知,纵使只有一个人内心的光明,也要相信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因着公平正义与法理人情,张艺谋用《第二十条》的暗线一一致良知,在2024年用镜头讲了一堂大课。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1 阅读:43
一波说

一波说

为有产家庭(家族)提供后代教育和后世传承的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