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图片记录的是民国时期一名欧洲女子游览北京时所拍摄的景象,主要活动范围在朝阳门附近。原注的时间为1935年至1939年间,根据图中出现了“北京”的字样。可以肯定时间在日本人占据北京之后。
因为在民国初期,北京称顺天。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京兆地方。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战争后,更名为北平。七七事变后,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北平遂被改名为北京。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c15cf0e67547d529614aea2ffef3c00.jpg)
朝阳门
朝阳门内的大街上,年轻的欧洲女子坐在人力车上留影,对于她来说。人力车是带着浓郁东方风情的一种交通工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ccb9277bd5f1e7f51a4da69f7af61da.jpg)
朝内大街
在同一地方拍摄的第二张照片,宽阔的朝内大街上行人车辆往来不绝,路边的小吃店内也坐满了很多客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c88d977e7bf8d94a87a9cc3955bb403.jpg)
城墙
朝阳门高大城墙下的骆驼队,旁边是一辆灌装垃圾车,在车辆后部出现了“北京市”的字样,说明这组照片是拍摄于日本侵占北京时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13ae19242dbdb646182fd4a21cbf831.jpg)
煤栈
朝阳门瓮城北侧的煤栈。历史上北京是一座烧煤的城市,煤栈是储存、加工、出售煤的地方。百姓家的生活用煤,多依靠煤栈供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1156da7dde63808518d4beef6d95478.jpg)
煤栈附近
煤栈附近的水果摊,顶上撑着白布遮阳棚,不知道这种棚子为什么被洋人称为“波斯伞”,莫非真的是从波斯传过来的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7c34512dd84c3f82b060e0acd3a689e.jpg)
菜市
路边空地上的一个小菜市,挑着担子的菜农,摆着地摊的小贩,还有站在小吃摊前的孩子,非常有生活气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c4284d9440a644bd0ca6a12d901fee.jpg)
西大桥
行走在朝阳门箭楼外的西大桥上的马车,已经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京城里马拉大车居然还在使用木头的车轮,的确令人叹息当时的落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d98165baa0db77222c6b3e1f05da91e.jpg)
旗营
这一片位于朝阳门外的住宅因为是从前的旗营,房屋建筑的非常整齐。大概是摄影师被此地的风景所吸引,以至于本来应该是主角的洋女子只露出半个身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4ac78f0f58ddb5492bade6c8298f1da.jpg)
路边
这是摄影师在路边随机拍摄到的景象,戴着盔帽的洋人男子坐在人力车上,车夫反握着车把,面对洋人,旁边另一名中国男子正在解释着什么。这种场景,让现在的我们看着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心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b5d0e7fa63d96028576f0ae389ba309.jpg)
执事
北海东侧三座门乾明门婚礼上的执事,此时应该是前往娶亲的路上,估计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上,前面打着伞盖的男子很是疲惫。不过,轿夫倒还是单手叉腰,维护着职业轿夫的专业素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73165db1b3706c85c2e9e16fec92fc.jpg)
收工
干完活的执事背着各种礼器走在大街上。在他们身后,出现一辆道奇客车。当时的中国没有生产汽车的能力,街头上所有的汽车,无一不是外国制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a8148390775b4ee46c28f57ac7dcab3.jpg)
骆驼商队
永定门附近的骆驼商队。在京兆之地,从唐代开始便已经出现了骆驼商队,到了元代,更是出现了大规模的骆驼市场和骆驼车。有“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为古代的运输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62a7c1e81134ce3932eeac56ffbc96d.jpg)
合影
这名欧洲女子显然是有意识地和这支骆驼商队合影。将骆驼当做运输工具在北京地区延续了上千年,解放之后,依然能看到零星的骆驼队出现在街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5408259e44a7b168233a5100481b4b.jpg)
刷车
一名车夫蹲在永定门内的古石道边,正在用路边小水沟里的水冲洗车轮上的泥土。他刷得非常仔细。彼时的北京,有太多车夫像老舍笔下的祥子一样爱车如命,因为它是个人生存的保证,更是一家老小的吃食来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94a5bf5d6a7ab4ed4554ef2ce666d6.jpg)
石道
古石道边的两辆马车,面前这条看着不起眼的石头路,其实是一条古老的御道,这条石铺路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是北京中轴线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