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收到一个读者的消息,说:
“股市天天跌,我持有的明星基金经理跌成狗,但管理费照收,真的坑。”
诶,确实,大熊市的时候,账面没浮盈,咱基民多出一分钱也恼火。
一个解决思路哈。
既然明星基金躺平收管理费,又毫无作为。
为啥不找找基金经理重仓持有,利益又深度捆绑的基金?
至少要亏,咱一起亏嘛。
嘿嘿,调侃归调侃。
其实自购这个指标呢,确实是非常重要。
我做了一份数据回测。
在所有权益类基金中,选取规模大于1亿,且自购份额大于10万的基金。
与自购份额小于10万的基金,进行历史业绩对比。
近十年数据
基金公司员工持有份额>1万份的,和持有份额小于1万份的,累计收益差了40%。
同理,基金公司自有资金申购,有和没有,业绩也是截然不同。
应该都能够理解
基金自购越多,通常情况说明内部越看好这只基金,利益捆绑度越高,最后呈现出来的投资业绩也是越好。
于是呢,今天我统计了两类榜单:
一是基金公司员工持有金额,占基金总规模占比的排名榜单
二是基金公司持有金额,占基金总规模占比的排名榜单
字少事大,未来一年的潜力黑马选手很可能会在这份榜单中诞生,大家可得收藏好了。
1、先来看第一份榜单
上榜的基金,大多都是规模比较小,一个多亿的基金为主。
也好理解,毕竟规模越大,员工的钱占比肯定就相对少了~
这里面有一些名气比较大的选手。
比如牛20的曹名长和吴潇。
还有网红基金经理缪玮彬,杨锐文等等…
当然大多还是一些知名度比较低的选手。
但能看出,这些基金业绩普遍都不错。
比如榜单的选手,近一年的平均涨跌幅为-7.2%。
跑赢了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18.1%和沪深300的-19.6%。
2、接着我们看第二份榜单
前面是员工的持有情况。
现在是基金公司的持有比例排名了。
这份清单里边,易方达的武阳排在了第一名。
武阳今年也是难得的正收益,投资方向偏新能源,大盘成长风格。
基金公司持有53.5%,持有2个多亿,比张坤还多。
基金公司持有这个基金的占比超过一半,可真是足够看重了。
ps:武阳刚好还是咱们牛20的选手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工银杜洋的创业板定开也是受到自家公司的力捧。
牛20选手赵耀以公司持有超31%也排在了前十。
基金公司持有的top榜单里面,近一年的平均涨跌为-8.8%。
虽然略逊色于员工榜单的平均业绩,但跑赢了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18.1%和沪深300的-19.6%。
………..
至于很多人可能会问,基金公司和基金团队员工的自购数据要怎么看呀?
在基金公司官网,基金详情的定期公告这里,可以看到基金财报。
切记,半年报和年报通常才有这两个数据。
然后具体怎么看。
一个是在第八节,基金份额持有人信息👉期末基金管理人的从业人员持有本基金的情况
可以看到基金管理人员工自有资金申购情况
一个是在第六节,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报告期内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的情况
可以看到基金公司自有资金申购情况
喏,都标注出来了:
或者直接搜标红关键字,“持有本基金“,”固有资金“,找起来更方便。
就说到这。
今天纯干货为主。
觉得有用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