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医院里的墙比教堂听过更多前程的祈祷,事实上的确如此,在医院工作的这些年里,看过了太多的悲欢离别,生死离别。
在那个被晨光温柔拥抱的清晨,我迎来了一对特别的病人——李爷爷和他的老伴张奶奶。他们的到来,如同一阵不经意间吹过的风,轻轻拂过我们繁忙而紧张的日常,留下了一抹不可磨灭的印记 。
李爷爷和张奶奶,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两个老人刚来医院,就是一身遮不住的窘迫。衣服很整洁很干净,但是却有着掩不掉的岁月的气味,想来,这是这两位老人最体面地衣服了。两位老人走进医院后,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局促的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好在门诊护士及时的发现了他们,亦步亦趋的带他们办理手续。
就诊时,张奶奶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细密的汗珠诉说着她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接过她的病历,心中不由一紧——冠状动脉严重狭窄,随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情况危急。
我深知,对于这样一位年迈且病情复杂的病人,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慎之又慎。我仔细研究了她的影像资料,每一条血管的走向,每一个斑块的位置,都在我的脑海中清晰勾勒。我召集了团队,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采用微创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这既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又能迅速恢复心脏供血。
然而,当我把治疗方案告知李爷爷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我明白,除了对手术本身的担忧,更让他焦虑的是那高昂的医疗费用。我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尽量用平和而坚定的语气说:“你放心吧,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她。至于费用,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最大的减免。”
那一刻,我看到了李爷爷眼中的泪光,那是感激,也是信任。他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一本泛黄的烈士证。他说:“这是我儿子留下的,他是个英雄,为国家献出了生命。我们不求什么,只希望能让孩子他妈安度晚年。”
手术那天,整个手术室的气氛异常凝重而又充满希望。我亲自操刀,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有任何闪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当最后一个支架顺利植入,血管重新畅通无阻时,整个团队都松了一口气。手术成功了!
术后,张奶奶的恢复情况比预期还要好。每天,我都会亲自查看她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而医院的其他同事,也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对老人的敬意和关爱。有的送来新鲜的水果,有的带来热腾腾的饭菜,还有的为张奶奶准备了舒适的衣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汇聚成了一股温暖的力量,让医院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医疗场所,而成为了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
最终,张奶奶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逐渐康复。出院那天,她和李爷爷手牵手站在医院门口,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我们的感激。他们反复说着“谢谢”,那简单的两个字,却重如千钧,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作为医生的使命与荣耀。
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治疗与康复的故事,更是关于传承与感恩的故事。英雄的精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