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保定市都姓魏”。
这里的“魏”,指的是魏建军的魏。
虽是一句戏称,却也点出了长城汽车对其总部保定市,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性。
不过话说回来,魏建军执掌下的长城汽车全国皆知,但“长城汽车总部位于保定”,可能就没那么多人知道了。
和众多知名城市比起来,保定这个位于河北省内的地级市,不仅经济不够发达、美食不够出名、就连地域黑都没什么存在感。
这个地方明明离北京那么近,却完全不像挨着上海的江浙,跟成都、重庆等网红城市比起来,更是缺乏知名度。
用我司来自保定的小伙伴话说,“保定唯二两个算是很出名的东西,一个是驴肉火烧,另一个就是长城汽车。”
甚至驴肉火烧也不是保定独有的美食,如果有人主动去搜,那么TA可以在网上观赏一场在保定人跟河间人之间发生的,关于“谁才是驴肉火烧正统”的激烈争夺战。
(最明显的区别,河间驴火是方的,保定驴火是圆的)
如此,“长城汽车总部”这个独属于保定市的标签,更显得弥足珍贵。
有一说一,近来在营销上显得格外用力的长城,再怎么争议满满,也是全国500强企业,汽车月销量10万辆级别,是家实力不可小觑的民营汽车公司。
在全国都排得上号的长城,放到哪个“平平无奇”的小城市,都足以算得上是雄踞一方的巨无霸。
而把范围从全国缩小到保定,长城汽车作为当地“支柱型”企业之一,在这个城市拥有三条以长城命名的街道、一所医院、一个小区,以及一家可以包揽员工子女从幼儿园到高中乃至课外兴趣班全部就学需求的教育集团。
(隶属于长城旗下的“爱和城教育集团”)
买地从南向北、产业从车到房,长城在保定能延伸到的触角之广,已经可以做到“长城挣钱长城花”,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生产及消费闭环。
同样的,魏建军执掌长城的这三十多年,不仅是他的个人奋斗史、长城汽车的发家史、也是长城与保定共生的一段城市发展史。
保定与长城,一所城市和一家车企,早已形成一对难以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01. 保定发展靠长城?
2023年,保定市GDP为4012.2亿元,在省内排名第5,不到第一名唐山市(9133亿元)的一半,跟地理位置更近的北京市(约4.38万亿)比,更是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同一年,长城汽车总营收1732亿元。
在许多经济发达城市,长城或许只是他们拥有的众多名企中并非最起眼的那一个,但在保定,长城这一家企业就能实现整个市接近一半的GDP!
从纸面数据来看,现在几乎可以说是“保定发展靠长城”。但把时间往回拨一拨,不靠长城,保定本身就是一座极为耀眼的城市。
直到今天,老保定人还记得保定曾经的荣耀。在他们眼里,保定不是“保定市”,而是“保定府”。
原本,凭借位于华北平原、太行山东的优越地理条件,保定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汉高祖刘邦设置的涿郡,治所涿县就是今天的涿州——去年遭遇洪水的保定涿州)
到了元明清三代,伴随中原王朝定都北京,由于增加一项“拱卫京师、永保安定”的意义,保定有了愈发重要的战略价值。
元代定名、明代设府、清代迁省会,全国第一省——直隶省省会的名头,保定一担就是三百年。
(位于保定市中心的“直隶总督署”,李鸿章曾在此办公)
几百年的时间里,“北京城、保定府、天津卫”被人并称。首都之外,保定是北方城市里数一数二的大城市。
社长小时候看的电视剧《神医喜来乐》,有一段提到喜来乐名气之大,竟有人开医馆冒名顶替他。其中特意设置了一个情节,说有不少外地人慕名到沧州来找喜来乐看病,其中不乏来自大地方、当地医疗条件较为优越的人。
有一位病人,就称自己来自“保定府”。
这部电视剧的设定是在晚清,此时保定在直隶省内的影响力,远比如今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影响力要大。
民国和建国初期,随着行政区划变更等各种综合因素,直隶(之后是河北省)省会在保定迁进迁出,最终于1968年,保定彻底失去了省会之位。保定的城市实力也似乎以此为分界线,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
衰落的事实,让两代人之间对于保定的认知,出现了裂痕。
“虽然我妈总说保定是块宝地,风调雨顺大平原、还是天子脚下,但我觉得她这是本地人滤镜太厚了,我们这一辈很多人都觉得,保定就是给北京看大门的。高情商说法叫‘京畿重地’,听起来挺霸气,可惜旁边还有一个词,叫‘首都南大门’,‘门’这个字都写在我们高铁站的广场上了。”——来自一位保定本地人的心里话。
曾经的骄傲逐渐泛黄,经过时间的流逝慢慢被扫到故纸堆里,还在怀念的人们总会想方设法找个理由。
“如果保定还是河北省会,那么凭借省会获得的资源,保定不可能沦落到今天这份上吧?”
“石家庄也就发展成那样,一点存在感没有,省会还不如留在保定。”
反过来也说明,丢掉省会这件事,至今仍是不少保定人心里的一根刺。
可是,真要让保定人分析家乡为何发展不起来,原因实在过于复杂,解决方案过于艰难,索性不提也罢,对着毫无威慑力的新省会发发牢骚便到此为止。
不过好在,尽管“拱卫京师”的战略地位被削减,但随着基础设施的发展,保定也获得了交通便利被加强的优势。
这个仅需40分钟即可坐高铁到达北京的城市,是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
如果要从北京前往交通枢纽石家庄,甚至绝大多数线路还要先路过保定。
这为保定接下来的发展打好了一个必要基础,也让怀有分歧的两代人抱有共同的期待——保定这所城市可以重振往日荣光。
而目前这个希望,和长城汽车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02. 保定纳税靠长城?
长城汽车年报显示,2023年长城汽车“税金及附加”项目约为59.9亿元。
所谓的“税金及附加”是财务报表中的一个概念,包含消费税、资源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等项目,以上数据意味着,仅仅是长城在2023年缴纳的一部分税额就高达近60亿元!
顺便一提,2023年保定市税收收入为165.6亿元。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长城汽车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不只在保定进行,所以长城2023年获得的营收、缴纳的税额,也并不都能算到保定市的头上。
(长城总部和徐水生产基地都位于保定市)
但仅此一窥,便足以证明保定人给长城“纳税大户”的评价不虚。
再一次,长城缴纳的高额税金从数据层面上验证了其对保定的支撑作用。
保定人肯定长城汽车对城市发展做出的贡献,但保定人从来不觉得“离了长城保定就活不下去”。
哪怕长城是家全国领先的著名车企,哪怕长城现在是保定市的GDP支柱之一以及纳税支柱之一。
因为保定有自己的工业基础,这片土地上并不欠缺发展底蕴。
1984年成立的长城汽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保定根本排不上号。
老保定人的青春记忆,是国营企业最后的辉煌。
他们的脑海里,装着的不是长城,而是“西郊八大厂”。
那是位于原来保定市西郊,从北向南分布的八个国营工厂:保定钞票纸厂、保定化纤厂、保定热电厂、保定第一棉纺织厂、保定第一胶片厂、保定变压器厂、保定蓄电池厂和保定铸造机械厂。
这些工厂现在有的改制了,有的被收购转型,还有的干脆不在了,但这些名字在保定依旧鲜活,下岗的工人照样可以从这些国营工厂办理退休手续。
老保定人将它们亲切地称为:604、化纤厂、热电厂、棉纺厂、乐凯、天威、482和铸机厂。
八个厂的建厂历史,清一色可以追溯到一五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引进了506个重点工业项目,其中8个落地保定,成为了“西郊八大厂”。
八大厂以外,保定市还有一批不同领域的中小国营工厂,比如玻璃厂和药厂。
命名街道、建学校、建医院、买房置地……这些操作当年的国营工厂一个不落。长城汽车的“霸气”,现在看来全都是国营工厂玩剩下的项目,早年间见过“大世面”的老保定人,又怎么会对着今天的长城大惊小怪?
更何况,论起企业成就,在国内自主品牌里尚不敢自称“老大”的长城汽车,跟当年“中国唯一钞票纸生产企业”、 “研制出中国第一代彩色胶卷的世界胶卷三巨头之一”等全国甚至全世界领先的八大厂比起来,瞬间也显得不算突出了。
就连比纳税,长城也不一定比得过“连续6年位居全国纺织业纳税前十名”的保定第一棉纺织厂。
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是“西郊八大厂”组成了保定市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构成了保定人骄傲的代名词之一。
如今,“挑大梁”的却从国营工厂,变成了长城汽车。
03. 国营时代结束,长城时代开启
“保定人为长城骄傲吗?当然是骄傲的,毕竟是一家走向全球的本土企业。”本地人小S解释,“但是想一想,像长城这么厉害的大企业,当年保定有8个!那时候的保定人要比现在更加骄傲。”
他同时也指出了其中代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我其实很理解,很多一辈子都在国营企业里工作的人,完全不了解也不关心现实的社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只知道抱着功劳簿说话、端着‘国营大厂’的架子干活,却看不到国营企业也有缺陷,需要向民营企业学习。这种思想最后也导致了保定一大批国营工厂的没落。”
计划经济缺乏市场经济的活力,实力雄厚的国营工厂能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快速发展起来,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难免遭遇体制僵化、成本控制高昂的难题。
90年代破产的保定市玻璃厂,很多工人在下岗前其实早有预兆,他们发现工厂的效益已不可避免地持续走着下坡路。
当时从原料开始制造一个保温瓶,需要先用油烧,化了石英砂,液体流出到模具,然后双层玻璃中间镀银,到抽空出小尾巴,最后筛选等级,总共需要经历大概21-23道工序,其中液体到拉坯的过程还有时间限制,否则一锅石英砂溶液将全部化为废品。
就这么辛辛苦苦、耗费人力物力制造出来的保温瓶,到市场上只能卖2.83元/个,还不见得比得过其他竞品,工厂效益怎么可能好得了?
长城汽车,就成长于这样一个国营企业大变革、私营企业大发展的动荡年代。
很多人都知道,1984年成立的长城汽车最初主要是做汽车改装业务,26岁的魏建军承包之前,这是一家因创始人(魏建军的叔伯)意外去世,而被乡政府接管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9年的这场企业交接,并不是什么“子承父业”的佳话,而是乡政府急于脱手欠债200万元的烫手山芋。
直到魏建军临危受命,尝试各种方向、经历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管制之后,才逐渐改善经营现状,并于1996年成功造出第一款皮卡迪尔,走上了快速发展的正轨。
最终,长城在1998年成功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在2003年上市。
这段蛮荒期长城走得相当不易,有不少国营企业、私营企业都折在此处,不善经营只是一个方面,观念上跟不上时代的问题更加要命。
就在长城刚刚成立到造出迪尔皮卡的这段时间,保定总共有7家汽车制造及改装厂,长城只是当时很不起眼的一个。
而前身是老牌大国企保定汽车制造厂的田野汽车,不仅皮卡车造出的更早,还登上过央视做广告,比长城更早成为全国皮卡市场的龙头,曾引得全国个体户老板们争购。
于是,当田野汽车因为经营危机,出现在保定市政府组织的谈判桌面前时,这家企业无论如何放不下身段,说什么也要拒绝和长城汽车的重组计划。
原因是哪怕企业陷入困境,田野汽车的领导们仍旧视自己为根正苗红的大国企干部,不肯“屈居于乡里发展起来的泥腿子领导之下”。重组不成,就连魏建军想租用田野汽车的闲置生产线,他们也嫌“还不够付银行利息的”。
这样的观念,最终让抱有“自己人不要打自己人”的保定政府也无计可施,田野汽车最后没能与长城汽车达成合作,而是选择了华晨集团,二者建立了合资公司河北中兴汽车。
从后续华晨集团的发展我们也能猜到,田野汽车迎来的不是“白衣骑士”,而是一个又一个坑。
2009年田野集团倒闭,作为独立公司运营的中兴汽车倒是还在继续蹉跎,只是这个汽车品牌留给保定人的最后印象,只剩下驾校里的教练车了。
反倒是惨遭嫌弃的长城汽车,在被田野汽车拒绝后跟上了市场经济的浪潮,从造皮卡和SUV开始,一步步出口海外、攻克关键零部件、发展多品牌,最终发展壮大为跨国汽车集团,谱写了一段自己的黄金时代。
04. 保定人的“世界大同”:进长城打工
根据媒体每年发布的城市等级划分,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之后,保定被定为二线城市,跟省会石家庄一个级别,比省内经济最强市唐山还高一级。
看上去挺出彩的,但我接触到的保定本地人压根不认同这个等级划分。
有人觉得保定也就是个三四线城市——“我大学同学是大连人,大连也说是二线城市,人家那边还有地铁,保定连地铁都没有!”
有的干脆就没听说过类似的城市等级划分,也不关心。
务实的保定人不喜欢各种“花里胡哨”的评比、宣传,“祖上阔过”也“衰落过”的经历,让保定人更加关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
比如工资。
毕竟说破大天,大家也都是要吃饭的嘛。
然而就是在工资这样一个最能体现城市发展水平的维度上,保定人看不到自己城市拥有多少优势。
甚至谈论到长城在保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知乎已经有个问答可以精准概括:
尽管有点“地狱笑话”的性质,可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除了长城,保定再也没有一家企业能给得起一年70w的offer。
当然,限定条件是非高管级别的员工。
“在保定,无论是没有进入长城工作的,还是从长城离职出来的,对长城都给到了比较高的评价,我觉得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长城工资确实给得还不错。”
在保定事业单位工作的本地人小C这样说。
和全国不少发展程度有限的城市一样,因为没有足够高质且数量丰富的就业机会,保定当地对工作的观念有些“唯体制论”。
(“山河四省”在这方面多多少少是达成了一致的)
公务员、医生、老师以及国企央企员工,是保定最受欢迎的工作身份,工作环境好、待遇也高。
但囊括以上选项在内的泛体制内工作,在保定这样一个近千万人口的城市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要在广大民营企业里“讨生活”。
而长城汽车,就是保定市规模最大、薪资待遇最高的大型民营企业。
一份普通文职工作在保定的平均工资大概是三四千一个月,选择去做体制内劳务派遣员工的话,有可能面临到手不足两千元一个月的状况。但在长城,月工资可以有个大几千。
更让保定人难以接受的是,伴随当地低工资水平的,还有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始建于两宋年间,后曾为清代行宫的保定古莲花池)
不止历史悠久,这个城市同样不缺乏人才。
先说一件鲜有人知的事实,保定市拥有整个河北省几乎是最优越的高等教育资源。
众所周知,河北省是个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相对“凄惨”的省份,7000多万人口只有一所211,且那所211地理上还在隔壁的天津。
剩下分布在河北省内的高校,最好的大学——河北大学并不在省会石家庄,而是在保定。
(然而河北大学并不是211)
在2005年华北电力大学的校部从保定迁到北京之前,保定甚至还算是拥有一所211(现在保定只拥有一个华电的分部)。
此外,保定的公办本科院校还有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学院、以及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多说一句,虽然石家庄盛产军校,但保定军校来头更大、历史更为悠久。这里诞生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培养了一万多名军事人才,后来有超1500人成为将军,号称“将军的摇篮”。
那所军校,名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著名校友有蒋介石、叶挺、傅作义,可见含金量之高。
回到现在的时间点,保定的就业市场上不仅有本地院校的毕业生,还有去外地读书然后回到保定的本地人。
当年我司保定小伙伴毕业回家放档案的时候,瞥到了几眼人社局里其他毕业生的文件,只能说是“不缺985和211”。
我再让她回忆一下当时的中学同学都去哪了,她表示“出国的也有一些”。
那么问题来了,保定有哪些企业或单位,能消化掉这些从海内外读完书回家的本地人?如果他们不去外地工作的话。
答案已经很清晰了,不进体制内、又想待遇好一点的话,就只有长城。
你是高中或专科毕业,可以进长城的工厂打工;
你是普通本科毕业,可以去长城的众多子公司以及不同岗位面试,然后进长城打工;
你是省内最好大学河大毕业,可以直接去长城总部面试,然后进长城打工;
你是985/211或者海外名校毕业,长城可以把你当做人才引进,然后你进长城打工;
或者你在外漂泊多年,想回保定养老,还是可以去长城面试,进长城打工。
至此,所有的保定人打工人实现了一个大同:进长城打工。
05. 长城,“围城”?
和之前的国有企业一样,今天的长城汽车也深入绑定到了保定社会的方方面面。
随着国营企业不再大包大揽、或主动或被动地让出了不少活动空间,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开始更多扮演“顶梁柱”的形象,甚至开始出现一些相似性。
这种相似主要体现在复杂又鲜明的上下级关系、论资排辈的晋升通道、相对保守的工作氛围、以及严打贪污腐败等等。
好处自然是有的,在很多长城工作的员工看来,和很多小公司、创业公司相比,长城汽车作为一家实力雄厚的跨国车企,在里面工作的普通员工至少是不用担心后路问题的,不可能出现第二天上班发现公司倒闭了的情况。
好处的另一面,就是一些人选择离开长城的原因——
“年轻人嘛,还是想闯一闯,希望有个更好的发展。在长城明显就是需要熬资历,不管是工资也好、职级也好,都要熬好多年才能升上去。而且公司有很多之前从长城离职,后面又回长城工作的人,到时候实在不行再来长城面试呗。”
对新一代打工人来说,他们或许真的在潜移默化之中将长城当成国企,觉得自己“出走半生”,归来长城还在那里。
也有更加向往自由的打工人,从一开始就不接受长城“过于严格”的管理风格。
长城汽车“入职需军训”,已经是全网皆知的企业文化,虽然现在有很多条件可以免军训,比如研究生、有三年工作经验等等,但乍一听到去公司上班还要军训,还是有点不容易被大家接受的。
除此之外,长城还有很多琐碎的小规矩,在不适应的员工身上,全成了折磨人的麻烦:保持自己工位区域的整洁、去食堂路上要排队、领导没下班底下的员工也不能走,甚至连同事结婚分子随多少都要管……
以上大大小小的规矩从不会摆到明面上,对于本地人来说,这些早已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之前是北漂,在长城待了不到三个月就火速离职的J,现在谈起长城还有一肚子槽要吐。
“说是工资高,但是大小周啊;其他该抠的地方也抠。”
尽管J知道在保定工作,工作环境肯定没法直接跟北京这种大城市直接对标,但还是觉得“都2023年了,要求个双休真的不过分。”
同样的,如果是接下长城offer来保定工作的外地人,最后离开长城也还有很多别的机会,本地人则不同。
长城汽车本体——总公司以及诺博、曼德等子公司,已经拥有相当大的体量,再配合与长城有合作的本地上下游产业链公司、以及老长城人(离职但认同长城企业文化)自主创业的公司,保定整个就业市场(体制外)都似乎跟长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网上一种戏称的说法,叫“逃不开长城的保定人”。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其实是给人更多进长城的机会,因为当地其他民营企业大概率更加一言难尽,单休、没有一金/没有五险一金、工资更低,或者这几项同时存在。
“虽然在长城打工,能一眼望到头,而且加班多很辛苦,但在保定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
身边有很多朋友在长城工作,自己在北京打工的H这样总结。最后她告诉我,某天她回保定和朋友逛街,她朋友不出半小时就能碰见一个长城的同事。
虽然是个偶然事件,但我想,这个例子也足以证明长城汽车在保定的员工密度。
有不少保定本地人,凭借一份长城汽车的工作,实现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并且逐步买房买车,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但对其中的一部分人而言,长城汽车的工作成了一份束缚。因为拖家带口,所以就算在长城干得越来越不满意,也无法轻易脱身。
有的人,想进入长城;有的人,想离开长城。
将汽车远销至海外的车圈巨无霸长城,终究在保定成了无法让所有人满意的围城。
06. 敢问路在何方?
根据长城汽车2023年的年报,长城现有8家工厂、154万的规划产能。
尽管保定仍是规划产能最多的城市,但从数据上能看出来,长城也在不断削减自身对保定的依赖。
2017年,魏建军接受媒体采访时亲口说过,“未来长城汽车不排除走出保定的可能性。”
同一年,一汽奥迪将总部从长春迁往北京的做法,似乎也为长城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
魏建军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已经成长为跨国车企的长城汽车,继续将总部留在小城市保定,确实是对公司发展的一个限制。
“以前我们认为保定房价低,能够安居乐业,为留住人才还特意建设了幼儿园、小学。现在看起来有些失误。”
言下之意,魏建军将人才流失的原因归结到了保定不宜居上面。
这也倒没毛病,零几年的时候保定房价确实低,但现在早已涨的超出普通打工人承受范围。
现在的保定,不仅在消费选择、教育资源、城市环境等方面比不上“北上广”大城市,还有雾霾严重这样一个非常大的减分项。
(城市空气质量排名里,保定只能排在倒数)
长城从吸引人才的角度出发,想把总部迁到更有竞争力的城市,确实无可厚非。
可站在保定的角度,这座城市也可以说是能给的都给了——地、政策、资源、本地人才。
再让保定人顶着大小周和加班去建设长城,也真的有人干不动了。
发展,谁都想。
长城汽车发展得好,一定有利于保定的城市发展;保定发展得好,也是为长城汽车的发展打好了后方基础。
但现在的问题是,长城与保定的合作,似乎逐渐走到了瓶颈期,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继续实现共生和双赢,大家都在思考和探索。
最后,还是让我司保定小伙伴的话来结束吧。
“作为一个保定人,我真心希望长城这家本土企业能发展得更好,即使长城有一天会离开。同时,我也相信保定的发展潜力,希望有一天我能看到保定再一次的腾飞。”
保定人没那么在乎长城
[鼓掌]大午还在保定铁定在河北起飞
本文的主要意思是给某人侵吞国有资产洗白。兄弟俩当厂长 效益下滑严重转为私产, 换上侄子效益立刻变好。你
大午也是保定啊
怎么就是困在长城了?解决多少没有学历多少没有能力的就业问题
你这种困在明天早餐上的小丑还出来哔哔个球。
这是拆先锋机械厂的大门呀,曾经的华北最大常规武器制造厂
SB小编。长城的产值确实是那么多,但是却分成了好几份,分别算着不同的城市。
说实话,身边没几个长城上班的,体量在保定占不了多少。
没办法,直隶省吗,省会都只那样。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要有长远规划,今天初恋,明天分手停产,要不得。没能力别上,挖点真正专业人才职业经理人掌舵。
长城倒闭了保定就要饿死
总部和研发迁出保定
大庆靠什么?大同靠什么?克拉玛依靠什么?
我不认为河北省最好的大学是河北大学。
落后的北方城市
在长城任职过 建议刚毕业的去试试,虽然在车圈工资一般但是非常锻炼人,新人最需要的是积累经验,为以后打基础.[点赞]
唉,除了长城,保定还有个屁呀
魏忠贤在想,真的假的[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喜欢老魏!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