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学渣”基本上是被嫌弃的一个群体,不仅老师不喜欢,优绩生往往也对他们避而远之。成绩差似乎成了一种“原罪”,把他们全盘否定了,什么好处和荣誉都跟他们无缘。
但是在四川大学,却有一名学霸毕业生,专门为“学渣”设立了奖学金,以激励“学渣”学弟学妹们不要自暴自弃,通过自己的努力逆袭。
日前,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收到了一笔特殊的3万元捐款。
这笔钱来自一名今年刚毕业的学子——2019级华西临床医学专业的余一凡。余一凡今年6月毕业,已保送至北京大学医学部,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这3万元钱,来自于他在川大获得的奖学金。
更加特殊的是,余一凡要求这笔钱要用来奖给成绩排名在25%之后的同学,每年资助6名学生,每名奖励1000元。
奖学金不都是用来奖励学霸的吗?为什么要奖励“后进生”呢?
对此,余一凡表示,自己进入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前两年,成绩始终在中游水平,当时他也感到非常迷茫和焦虑,后来幸亏在良师益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科研之路,慢慢地在科研训练中建立了信心,并且老师们的肯定与鼓励下,逐渐从自认为的“后进生”变成别人口中的“优秀学子”。
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余一凡意识到很多有潜力的同学会因为暂时的挫折失去了信心,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和鼓励,会选择自暴自弃。所以他才决定专门为“后进生”设置奖学金,借此来鼓励那些暂时落后但依旧渴望前行的人。
按照,余一凡的要求,川大将用这笔钱设立“精进不休”奖学金,来奖励 那些成绩排名在25%之后的“后进生”。
“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这句话使用在余一凡身上太对了。
一直鹤立鸡群的人,往往是无法体会到“后进生”的痛苦的,他们通常会站在上帝视角,觉得“后进生”们太笨了,亦或者认为是“学渣”们太懒惰了。但实际上,很多差生并不是天生就笨,而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方向,也不是他们不想努力,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努力。只要能够及时得到引导和鼓励,他们也会迎来春天,爆发出惊人的潜力。
就像郭靖,江南七怪教了10年还是榆木疙瘩,七个老师看了直摇头;后来马钰道长稍微点拨一下,才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套练武法门;再后来遇到了洪七公,从此开挂了。
余一凡的经历,对当前的教育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现在的教育资源和荣誉,几乎都是向优绩生倾斜的,后进生处于被歧视、被边缘化、被漠视的地位,由于没有得到正确、公平的对待,他们当中的相当部分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最后选择了自暴自弃,才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渣”。
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老师纠正育人观念,多给“后进生”们一些善意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发挥自己的无限可能。
当然,善待“后进生”并意味着否定竞争,更不是要取消对优绩生的奖励和肯定,而是要给予“后进生”更多成长的空间和机会,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已。
对于此事,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