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剑指Android立案调查Google深意浓

科技有点奇谱 2025-02-05 15:56:36

继2家美国公司被被中方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后,Google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已出鞘。

2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中国文化非常含蓄,即便指责别人,通常也不会那么直白。此前,无论是外交、贸易还是市场机关,都已经给包括Google在内的不少涉垄断科技企业敲过警钟。如今,Google成为NVIDIA之后,又一家因涉嫌垄断而被调查的科技公司。

Google是谁?对多数个人用户来说,Google是搜索引擎——已经因拒绝数据监管而主动退出中国市场,Google是占市场份额超80%的操作系统Android的母公司。特别是去年年底华为正式发布“纯血鸿蒙”HarmonyOS NEXT之后,对Google的调查,更是使人联想到后者。

然而Android OS是开源的,其中广泛使用了包括华为、小米在内的中国企业及开发人员分享的技术,“含Google率”已经很低,调查Google,Android仅仅是一个窗口,斩断Google背后的垄断谋财黑手,才是此次调查的核心所在。

想不到吧,以上还只是Google公开列出的App产品,它们广泛构建在GMS(Google Mobile Service)框架上,直说就是不付费买GMS,以上都别想!

广告是Google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移动设备上,GMS的强制性使得所有Android设备均可成为Google搜索及广告的入口,用户个人的行为、数据,也将通过GMS并存储在其关联的中国境外设备上,别无他选也不能选——这就是垄断的根源。

不要觉得几乎所有国产手机厂商都已有了GMS的替代方案,即使强如华为,其替代GMS的HMS框架服务,在中国以外地区使用仍要受制于GMS,自有框架服务关联App涉足领域及接受度远不及Google,MOVH的相关服务框架更是相对局限在定位、通讯录、短信、邮件、云存储等部分应用方面,支付、推送、AI则与设备品牌有较深层面的绑定,跨区域、跨终端使用相对困难。当智能手机销往国外市场,或用户出国使用,企业仍需适配GMS并获得认证,交钱是必须的,Google向中国企业收取的专利费用标准为每台设备2.50至40美元不等,每年超过150亿美元不在话下。

因此,你也可以凭此说“用GMS才是完整版Android”。然而,你——消费者能选择吗?就连启动手机时的Android logo,除华为、苹果之外,其他品牌有不秀的可能吗!

不的结果,就是断供,这就是根源性的垄断。当年“Intel inside”的标签,PC厂商是可以不贴的,损失一点英特尔的补贴,这还导致了AMD对英特尔持续的垄断诉讼呢。

开源策略下的Android操作系统,Play的应用上线及分成模式,在中国吸引超过900万名程序员为Android开发应用。他们广泛加入GDG(Google开发者社区),成为Google实现垄断的另一隐蔽渠道。Google自己不进来,却仍能通过App上架和开发社区,影响开发人员的收入和开发工具、文档、支持的获取。当iOS开发者持续抱怨“苹果税”的时候,却没人提起Google Play同样具有的对第三方应用商店的排他性和强制性的15%或30%收入分成。从这点来说,中国消费者起码在应用商店层面选择非常的丰富,除了手机自家的App商店,还可以通过.apk方式安装别家的商店。

当年,选择退出中国市场的是Google搜索引擎,这是花钱不赚钱的服务,而赚钱的Google Ads(广告)则保持在国内的运转,成为诸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以及在国内运营绕不开的“过路财神”,它几乎是Google旗下以及大量第三方App广告投放和流量的唯一入口,在互联网上寡头般的存在。

除了留有工程研究院、面向中国用户的销售团队,Google的财务、商务部门早已迁往设立在香港的亚太总部,Google Ads的“广告代理-支付结算-数据监测”整个资金链条全部游离在中国之外,绕过了包括ICP许可、广告许可和财务监管等方面的制约。说白了就是用中国的人力、智力,而赚到的50亿美元广告费和中国无关。

在中国市场赚钱,对中国客户吆五喝六,不服中国法律法规管束,这样的垄断样本,换别人都说不过去了。

预计,和NVIDIA面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调查时的“强硬”表态类似,Google“凭实力”垄断。而和NVIDIA相比,Google垄断的层面更多、垄断程度更高,且商品/服务与资金流分离,案情更复杂,垄断成立的话,罚款也更高。但是,嘴硬和拒交也是可以预期的。

开年大戏,有意思!就让我们骑驴看唱本吧。

0 阅读:72
科技有点奇谱

科技有点奇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