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周总理座机坠毁,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听闻后说了一番话

小松果说影视 2025-03-25 15:35:28

1955年4月11号那天,“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早早地从北京起飞,目的地是香港,它是专门去接中国代表团的。接到人后,就没再停留,直接飞往香港了。

下午一点钟,地面指挥中心给飞机机组发了条信息:“克什米尔公主号,地面在叫你,收到就给个回应哈。”

克什米尔号现在啥问题都没有,正一路朝着雅加达飞去呢!

现在一切看起来都挺顺利,但大概下午6点那会儿,南海上空突然传来一声超大的爆炸声,然后克什米尔公主号就彻底没动静了,联系不上了。

这事儿没多久就被外通讯社给发布了,一下子闹得沸沸扬扬。

万隆会议眼看就要开了,咱们国家特意从印度租了那架克什米尔公主号远程飞机,是给周总理和中国代表团用的。可现在出了这么个事儿,让好多知道内情的人都揪着心呢。

当中央正忙着查清克什米尔公主号失踪的真相时,远在台湾的蒋介石知道了这事儿,他的一番言论,直接把大家都惹毛了......

1954年最后一天的夜里头,周总理还在熬夜看文件呢,结果冷不丁地,门响了两下,秘书就悄悄地进来了。

“头儿,雅加达那边来消息了。”

周总理瞧完纸上写的东西,脸上乐开了花:“真棒,真是个大喜讯!”

周总理接到的这份电报,是黄镇大使那边发过来的。

他跟周总理说,现在啊,为了多争取点和平,还有在世界上能有更多发言权,亚非这些国家打算自己搞个会议,不带那些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专门聊聊亚非自己碰到的事儿。这次亚非会议的发起国,还打算请中国一起来参加呢。

但是,那时候新中国遇到了个大难题。去万隆的路太远了,靠专列或者走水路根本到不了,这不切实际。

虽然之前苏联给了我们几架飞机,但看看咱们现在手里的资源,要想搞远程飞行,那还真是不行。

所以,中央政府打算从印度那边租几架性能挺棒的星座式飞机,就是那“克什米尔公主号”。

4月3号那天,中国这边正忙活着给周恩来准备一次大出行呢,结果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消息。

国民党得知周总理要搭飞机去万隆开会这事儿后,他们内部立马炸了锅,反响特别强烈。

其实吧,除了国民党,美英两国也不太想让中国加入这次会议,所以国民党跟美国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了解到代表团的具体行程后,美蒋间谍打算趁着周恩来和其他代表去亚非会议代表中国开会的时候,偷偷进行刺杀计划。

4月8号,又有新消息说,“国民党特务搞到了TNT定时炸弹,打算在中国代表去雅加达的路上动手”。

总理,这事儿咱们得琢磨琢磨,这情报据说是相当靠谱。要是您这回贸贸然就出门,对您还有大伙儿,那可都是个大麻烦啊?

现在全球的大环境下,因为思想观念的不同,再加上早年间朝鲜战争那些事儿,西方那些帝国主义国家就想着法子要把新中国给整垮,不让它发展起来。

他们使劲诋毁中国,还不停用卑鄙方法想让中国在国际上被孤立。就因为这样,新中国都成立5年了,还没能在联合国拿回本该属于我们的位置,就连“走出去”都困难重重。

要让世界认识中国,改善现有的环境,中国非得参加万隆会议不可。这对才建立五年的新中国来说,是个难得的大好机会。

周总理立刻把公安部门的人叫来,一起商量怎么应对这事儿,并且他还不止一次地跟印度航空公司说,让他们一定得确保安全没问题。

到现在,印度航空的工作人员对飞机的安全防范更加严格了。

4月11号那天,“克什米尔公主号”伴着超响的动静飞到了。

这次飞行,对机长贾塔尔来说,真的是他1.2万多飞行小时里最让人兴奋的一次。

在要出发的头天,贾塔尔跟机组的人闲聊时,副驾驶满脸兴奋地说:“咱们太走运了,咱们这趟航班竟然会载上咱们中国那位了不起的总理!”

所以这次航行,大家都特别盼望,满心期待着呢。

11号那天,天气晴朗得没话说,飞机飞得特别稳当。机组人员个个都是精神饱满,状态极佳。

那天下午,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顺利飞到了香港。

本来周总理计划搭这班飞机,但出行前,缅甸总理发来电报。

为了让亚非会议能更有成效,缅甸的总理想请周总理在赶路去开会的地方前,拐个弯到仰光来,跟他们一起好好聊聊相关的事情。

由于计划有了变动,这次周总理没按原先的安排,跟代表们一起搭乘“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去雅加达。

不过呢,保密措施做得相当严密,所以在4月7号周总理到达仰光那会儿,国民党特务还是死盯着“克什米尔公主号”不放。

尽管如此,周总理心里还是惦记着国民党特务的阴谋,他好几次打电话过来,反复强调要确保飞机上大家伙儿的安全万无一失。

没想到,意外终究还是来了。

11号中午12点15分,克什米尔公主号航班从香港腾空而起。起飞后的头四个小时里,这架飞机飞得稳稳当当,一点颠簸都没有。

飞机上的大伙儿都瞪大眼睛瞅着窗外头,没啥意外的话,再过两个半小时左右,咱们就到雅加达了。

大概下午6点的时候,新加坡航空塔台接到了克什米尔公主号机长的通讯:“喂,新加坡这边听得到吗?我是克什米尔公主号,代号维克多·尔柯·巴巴。现在我们在北纬4度,东经108度,飞行高度一万八千英尺,速度每小时一八五里,外面气温两度,晴空万里没云彩。估摸着格林威治时间11点25分左右就能到雅加达了。”

之后,机长连接上雅加达的无线电频道,这时,值班人员问:“飞机上有没有中国总理啊?”

说到值班员提的那个事儿,俩机长心里都明镜似的。憋了好一会儿,他俩异口同声地说:“不行。”

大概在下午六点半的时候,机舱里头突然“砰”地响了一声,这声音让人心里猛地一紧。咱们这可是在一万八千英尺的高空啊,碰到这种突发状况,谁心里不害怕呢!

最开始起火的是后舱放行李的地方,紧接着飞机的右边翅膀也炸了,大火猛烈得像是要命的恶魔,拼命啃咬着铝做的机翼,还一点点往飞机的油箱那边蔓延。

机舱里面乱糟糟的,无线电被火烧坏了,根本没法跟外面说话。火已经把飞机烧得滚烫,火苗到处乱窜,整个飞机就像个大火坑似的。

机长使劲让自己镇定下来,说道:“飞机要往水上冲了,大家千万别慌,稳住心态。”

但是,飞机上的乘客还没盼到什么好事,海边的渔民就已经目睹了一场惨剧。一架飞机像是被烈焰包围,像只疯狂下坠的大鸟,被撕成了三段,一头扎进了海里。

另一边,雅加达那边等“克什米尔公主号”的人们早就望眼欲穿了,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飞机影子。他们心急如焚,赶紧给北京那边打了个电话。

事后经过一番仔细调查得知,当飞机快要飞到雅加达那会儿,突然空中发生了爆炸,飞机因此被摧毁。据说,在南海上空,有人还听到了巨大的声响,跟打雷似的。

飞机一头栽向大海前,大伙儿都慌忙穿上了救生衣。但不幸的是,机舱里的夹板成了逃生的大障碍,结果11名乘客全都没能幸免。在8个机组人员里,也就只有挨着舷窗的副机长他们3个人,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才好歹捡回了一条命。

过了好几天,大家才终于找到了那三个幸存下来的人。

4月17号,为了纪念在那次飞机失事中牺牲的8位中国同胞和其他不幸离世的人,北京这边举行了个缅怀仪式。

“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出事的消息,没多久就飘到了台湾那边。

毛人凤火急火燎地跑到蒋介石家里,跟他说:“头儿,炸弹炸了,但飞机上没见着周恩来。”

讲完之后,毛人凤耷拉着脑袋,心里七上八下地等着蒋介石怎么处置他。可出乎意料的是,蒋介石一听这消息,竟然连声说了好几个“不错”。

这克什米尔公主号真是出手不凡,你做得真漂亮。甭管炸到了多少人,或者炸的是谁,这都不重要,因为这是政治博弈嘛。咱们得让全世界瞧瞧,台湾这块弹丸之地,也有勇气对世界发出反对的声音。

“克什米尔公主号”出事后,大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多亏了那些幸存者,我们党很快就弄清楚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但可惜的是,那个干坏事的家伙,在幕后大佬的掩护下,早就跑得没影了。

在那件事情里,英国政府本该是负责找出真相的,但他们非但没想着好好查案,反而还打算在一旁看中国的热闹。

现在,美国和蒋介石那边还盯着咱们呢,要是周总理硬要出席活动,那可就太冒险了,危险会更大。

4月16日,中国代表团正准备出发,结果收到了一封信,写信的人自称是“悔悟的暗杀行动参与者”。

他在信里头写:“国民党那边悄悄整了个差不多30人的拼命小队,这伙人大都是以前逃到印尼的国民党老官员,打算拿着消音手枪这类玩意儿,偷偷干掉周恩来和那些代表。”

“克什米尔公主号”那事的阴影还没消散,新的坏消息就又冒出来了。因为这样,好多人在那事后都劝周总理,说为了安全,最好还是躲一躲。

但如今,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挑战重重,确实给国家发展带来诸多困扰。在这样的背景下,万隆会议成为了一个极为宝贵的契机,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正因如此,即便面临种种困难和风险,也无法动摇周总理的决心。同时,参加万隆会议不仅是一个选择,更是一项必须承担的责任。

瞅见大伙儿因为“克什米尔公主号”那事儿一个个都闷闷不乐的,周总理沉思片刻后,开口讲道:“敌人想拿亚非会议来搞破坏示威,这可不意味着他们有多厉害。相反,这正好说明他们心里头怵咱们开这个亚非会议。”

4月16号那天,周总理下定了大决心,他带着中国代表团,还有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事故中遇难的同胞骨灰,一起坐上了飞机,直飞雅加达。

下午五点半,飞机舱门慢慢开了,那些在机场早就等着的各路人马,全都欢呼了起来。他们全都被中国总理那股“明知有困难,还往难处闯”的勇气和决心给打动了,心里头全是佩服。

但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之后,美蒋的特工依然没打算放过中国代表,继续想办法阻拦他们。

中国代表团的飞机刚着地没多久,另外一帮台湾间谍就偷偷溜达到了万隆,打算对周总理下手,想要暗杀他。

4月18号那天,万隆会议就正式开场了,印尼总统也发表了讲话。

然而,在参与会议的29个国家中,绝大多数与美国保持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在会议的第一天,不少代表在发言时,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共产党”的微妙批评,言辞间显得颇为犀利。

到了第二天,好多国家都直接对中国提出了批评。

但在那个紧张得快要爆炸的会议里,周总理始终维持着他那从容不迫的姿态。

瞅着那些故意找茬的国家,周总理特别淡定,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中国代表团这次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向世界展示咱们中国的友好态度。

可要是咱因为那些人的话动了气,那就正中美国人下怀了,这次机会可就溜走了。以后再想找新的突破点,可就难上加难了。

琢磨了一番后,周总理为了给出有力的回应,下了个大决心。

那天下午,轮到中国代表发言时,周总理掏出了精心筹备的讲话稿。台下很多人心里头憋着乐,就等着看中国的热闹呢。可谁承想,周总理一开口,第一句话就把大伙儿给镇住了。

......中国代表团是来找共同点,不是来搞分歧的。咱们之间有没有能达成共识的地方呢?当然有。那就是亚非的大多数国家和人民,从近代开始就一直遭受,并且现在还在遭受殖民主义带来的灾难和苦楚。这事儿咱们都心知肚明。要是从摆脱殖民主义的苦难这个角度出发来找共同点,那咱们就很容易懂彼此,尊重彼此,同情和支持彼此,而不是互相猜疑、害怕,或者排斥、对立......

就是这18分钟的讲话,一下子把会议气氛带到了顶点,也让全世界都瞧见了中国的立场。

事后,有人这样说起过:“万隆会议虽然已经结束,但周恩来的精神会像旗帜一样,长久留在万隆人们心中!”

4月29号,经过十多天的会议,中国团队顺利完成了任务回来。可在这会议期间,周总理因为任务繁重,整个人都显得特别疲惫。

跟周总理一块去万隆开会的那个成元功,他讲过这样一句话:“那会儿,我特意算了下周总理七天的睡觉时间,加起来才十三个小时。”

0 阅读:23
小松果说影视

小松果说影视

小松果说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