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传奇故事(40)-天官王国光(2)—步步高升

油烟机评美食 2024-05-14 00:36:13

在吴江县做出成绩后,王国光祖上有人病逝,遂请辞回去奔丧。

两年后,守孝完毕,改任仪封知县(现河南兰考),这可不比吴江,吴江再怎么说也是富庶之地,仪封这地方,太穷了,黄河九道湾的最后一湾,土地为盐碱砂石地,种地存活率低,县里也没有什么矿山,再加上黄河屡屡冲破堤坝,经常性被水淹,因此,也没有什么成型的经济作物。

凡是越贫穷的地方里面的猫腻也越大,仪封自然也同样,每年的岁税本来就交不全,经常靠朝廷赈灾款存活,里面的各个发放环节更是一层层剥削,等赈灾款项到了农民手中更是所剩无几。

王国光到任后见此情形,先是统计良田状况,再去视察河坝容易决口的地方,得数良田仅有5600顷,河坝缺口处十之五六,地贫人稀,年富力强者均跑到其他地方寻找出路。除此之外,赋税繁杂,过往客商雁过拔毛,办事者还崇尚礼节奢侈。

为改善此种情况,王国光下令减免繁杂赋税,剔除在其中贪腐的人物,也不再上下通融送礼,另恢复整治良田,寻找河工修建决口,虽导致上下峰不满,但却让民间叫好,恢复生息。

而后设立专人负责制,很多卡口的人员该换的换,该亲自为之的亲自为之,不久就让仪封到往的客商称赞,慢慢南来北往,仪封逐渐多了一份生气。

在仪封最为人称道的是追回王府所占良田,明朝初期,追随朱元璋建立朝代的人物不少,在建立朝代后,很多被立为王,封赏地域良田,可随后诸王被逐渐拿下,良田却没有返回给乡民,王国光欲收缴良田,让上位者不满,可其不畏权贵,据理力争,终将部分良田从王府中要回,分给普通百姓。

百姓拍手称快,为纪念王国光还在城西建造生祠予以纪念,在仪封一年,就以循良第一的名声被调往京师,任兵部车驾司主事,相当于兵部下属交通部管车辆的。

为官京师,圈子更大,斗争也更明显,兵部车驾司这种职位并没有什么太大实权,毕竟仗又不能天天打,但在这个时候,王国光认识了一个影响他一辈子的人,张居正。

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中进士,被选中为庶吉士,这个职位可以说是中央秘书处了,能接触的人物基本上都上大员级别的,但这个时候的张居正可没有什么地位,一名小官,说啥也不算,在京城四处闲逛,与刚刚到了京市的王国光认识后,逐渐视彼此为知己,关系融洽。

嘉靖三十二年,王国光到任吏部,任吏部考功司,三十四年,任吏部稽勋司员外郎,三十六年,任文选司郎中,三十八年,任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誉黄。

这时候的张居正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回到朝中,通过一番策划,跑到万历那当老师去了,给未来的政变提前铺路。

王国光在此时到了这个四品官位,按理说也差不多到了平民玩家的头了,自当了右通政以后,每日接触的是朝中官员的举报信和百姓需要申冤的案件等等,这里面存在的事情就大了去了,明朝百官基本上都是泥腿子出身,光宗耀祖后,自己还能控制的住,可那些官二代就不行了,总有做奸犯法的人,这让王国光很头疼,上报就要得罪人,可不上报黎民百姓去哪申冤。

几次三番的碰撞,王国光实在接受不了,于是便在嘉靖三十九年提请病假回乡,初期嘉靖不准,后期屡次上请,终于在三十九年冬,跑回了自己老家躲清闲。

而在民间里的王国光在阳城封山护矿,就是在这个时间发生。说阳城桑林发现一金矿,河南和阳城人打斗不止都想归为己有,被王国光知道后,跑去设下封印,告知金矿属国家财产,私人不允许开采,且下令填埋矿口,保护了国家财产。

嘉靖四十年,王国光被从家里拉出来任太仆寺卿,相当于交通部长。

本来当的好好的,可吏部推荐其成为户部右侍郎,一起被推荐的还有霍冀,最后嘉靖思索后,把霍冀推上了户部右侍郎,但王国光也没有让他闲着,让他跑到顺天府当府尹,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委书记了,权利可不小。

可这个官位更不好做,京城的达官贵人何其多,比他王国光官品高的数之不尽,再加上盘根错节的关系,京城的治安环境并不是太好,各种税目也繁多,百姓其实苦不堪言。

王国光上任后先是调整税目,强硬性的减免了一万两千多两的赋税,而后玩起来拖字决和逃字决,一律不得请吃送礼,有达官贵人予以走后门减免处罚,王国光就推脱不在,或者直接逃出府衙,美其名下去视察民情,而后雷厉风行迅速判案,张贴结果,百姓申诉案件很快便告之于众,让京城家族逐渐开始收敛子孙行为,治安状况逐渐减少。

而百姓得了实惠自然心中感慨,来往贸易也不再怕有人从中牟取私利,京城的客商也逐渐多了起来,收税反而比减免前更加顺利,得知此种情况,皇帝相关部门哪能放过他。

于是在嘉靖四十二年三月,明世宗擢升王国光为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场事务,提督南京粮储。

户部相当于财政部了,侍郎的地位就是副部长,管理西苑实际上就是给皇家做好粮食示范田,保证皇家的御用,提督南京粮储就是让保证京城的粮食储备,这里面的东西王国光哪能不明白,这是皇上准备上一批新人准备开始改革的前奏,在这时王国光已经中进士始为官十多年,还不明白其中关键,那就白当这小二十年的官了。

王国光没怎么种过田,毕竟从小的家境还是比较富庶的,轮不到他下地,可从农村出来的就算没做过也见过,哪能不清楚其中关键。

到任后,王国光心里很清楚,大事基本上户部尚书就管完了,自己起不到太大作用,管太多还会导致尚书的猜疑,好好去把西苑农场整理好比啥都强。

辛勤的付出怎么会白费,以前的西苑那就是找了一堆下人去干活,好与坏有的吃就行,这会可不行,如果不能有个变化自己就白干了,几十年没有下过地的王国光天天泡在了地里,每日督促农场的人呵护这些粮食,及时除草施肥浇浇水,哪能没有变化。

到了收获的季节,粮食产量多了好些,嘉靖赏赐彩缎羊酒,嘉靖四十三年,粮食产量又有增加,再次获赏,十二月,以考满三年为名,子获封为国子生。

嘉靖四十四年,因为老是打仗抗倭,国库入不敷出,严嵩严世蕃父子被革职削籍,嘉靖的儿子们又急着上位,皇朝动荡不已,且嘉靖长期不上朝,朝廷内外危机四伏,王国光见此情景,恐动荡牵连,便以疾病为由欲意还乡,嘉靖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