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经典讲演录》53:赫罗斯维塔《亚伯拉罕》(下)

永哥历史 2024-12-25 03:30:01

戏剧在中世纪和中世纪戏剧

1、戏剧在中世纪和中世纪戏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指戏剧在中世纪因宗教权威的排斥和敌视而被鄙视,后者指出现于中世纪的戏剧,是那个时候被改造并适应于中世纪宗教观念的一种大众文化形式,赫罗斯维塔的戏剧就是典型的代表。

2、中世纪戏剧(Medieval theatre)从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持续到15世纪文艺复兴,涵盖多种流派如神秘剧、道德剧、闹剧和假面剧,主题多为宗教性。早期教堂通过戏剧向文盲人口解释宗教教义,但直到10世纪赫罗斯维塔的创作才被视为真正的戏剧。

3、赫罗斯维塔在创作时面临基督教领袖的反戏剧态度,特别是奥古斯丁的影响。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批评戏剧,认为其表现形式煽情且误导观众,导致情感上的自我欺骗和理性思考能力的丧失。赫罗斯维塔通过强调戏剧的基督教目的来应对这些批评。

4、奥古斯丁在其著作《忏悔录》和《上帝之城》中对戏剧和公众表演持有批判态度,特别是在《忏悔录》第3卷中,他回顾了自己在迦太基的学生生活,描述了自己被淫乱和欲望所玷污的经历,以及如何错误地将戏剧视为精神食粮和爱情的替代品。

5、奥古斯丁认为戏剧观众所体验的快乐源于对悲伤的反常迷恋,这种悲痛是情感上的自我欺骗,导致观众对人类苦难的表现感到欢迎和高兴,却未真正提供帮助。

6、奥古斯丁批评戏剧的表现形式,认为它束缚和误导观众的真实情感,使其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变得乏味和平庸。他还指出演员的情感是假装的,与观众的无病呻吟相互毒害,没有止境,从而抨击了“戏子无德”和“戏误人生”的现象。

7、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之后约15年撰写了《上帝之城》,探讨罗马衰亡的原因,并在这个语境中对戏剧这种公共表演形式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罗马的公共剧院追求排场和奢华,反映了罗马文化中的虚荣、贪婪和道德堕落。

8、奥古斯丁将罗马历史的进程描述为一系列道德失误,根源在于对恶性神灵的崇拜和被希腊奢靡文化同化。他指出,公共游戏和戏剧是由罗马人崇拜的异教之神建立的,这些活动不仅攻击身体,更攻击性格,使心灵蒙蔽和堕落。

9、奥古斯丁还解释了李维在《罗马史》中关于戏剧起源的描述,指出戏剧是为了平息瘟疫而引入的,但实际上是邪恶力量利用瘟疫结束的机会带来的更严重疾病。他将戏剧与崇拜异教诸神联系在一起,认为这些邪灵为戏剧提供动力,戏剧的根基在于邪恶,诉诸人类的感官享乐,毒害灵魂,使其无法找到光明和尊严。

10、奥古斯丁反对戏剧,借鉴了柏拉图、罗马道德家和罗马法律的思想,赞扬柏拉图驱逐诗人和西塞罗抨击罗马人的淫乱放荡,赞同罗马法律对演员的制裁,告诫罗马人抵制邪恶放纵行为的影响。

11、奥古斯丁认为,尽管传统的喜剧和悲剧的主题可能不道德,但它们没有口头上的污言秽语,因此被老一辈人视为绅士自由教育的一部分。他认为这些戏剧在语言上的“纯洁”使其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这种看似矛盾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中也很常见,即一方面认为痴迷戏剧是虚度人生,另一方面又认为熟悉戏剧是高雅趣味和文化修养的体现。

12、奥古斯丁对戏剧看似矛盾的态度——谴责戏剧表演,但却肯定戏剧的语言教育作用——是基于一种对人性的基本估计,那就是学坏容易,学好难。他认为戏剧更容易吸引人类天生的弱点,而不是唤醒学习热情。

13、奥古斯丁指出,戏剧中的情节容易让人模仿坏事,而好事却少有人愿意去做。他举例说明,戏剧中的不道德情节如何被年轻人用来为自己的可耻行为辩护。总的来说,奥古斯丁认为戏剧之弊在于其容易激发人性中的弱点,而非促进道德提升。

14、赫罗斯维塔与奥古斯丁在戏剧的教育作用上存在分歧。奥古斯丁认为戏剧对道德教育有害,尤其是泰伦提乌斯的戏剧,因其语言虽美但教育效果差,能迷惑观众,抑制意志,损害判断力。

15、相反,赫罗斯维塔认为只要处理得当,戏剧可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特别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她认为虔诚的基督教戏剧能为人们进入上帝之城做好准备,并强调自己创作的戏剧正是为此目的。

16、赫罗斯维塔的六个剧本旨在表明戏剧与人类一样,具有被拯救的价值。她在《戏剧序言》中引用奥古斯丁批判的罗马戏剧传统,并明确将其与自己的作品对比。赫罗斯维塔通过自己的剧作反驳奥古斯丁关于戏剧是“自我放纵的危险诱惑”的观点,拒绝描绘“淫荡女人的无耻行为”或“令人厌恶”的内容。她的戏剧并非单纯为戏剧而戏剧,而是有明确目的,旨在避免“戏剧形式”的“危险束缚”和“异教题材”,通过促进人类灵魂的持续转化来赞美上帝。

17、赫罗斯维塔强调神圣处女的贞洁和战胜女性弱点,旨在突出天主的仁慈,并通过上帝的标准衡量人类行为,使人们更关注这些行为。她相信她的戏剧能改变迷恋异教戏剧的人,并邀请宗教团体、宫廷成员和教会赞助人观看,鼓励他们在观看后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真正的基督徒生活赞美上帝。她不认为戏剧形式与异教神明崇拜有必然联系,成功将异教戏剧形式转变为救赎主题的载体。

18、赫罗斯维塔的剧作在多个方面与早期教父的开创性工作相媲美。首先,她与圣人杰罗姆和奥古斯丁一样,认为文学中的异教和基督教题材本质不同,并强调阅读异教作品对不成熟读者有潜在危险,但她认为自己作为成熟读者能够利用神圣启示来面对异教文学的诱惑并转害为益。第二,她利用异教文学传统为基督教辩护,将其视为击败对手的武器。第三,她的戏剧作品与杰罗姆的《圣徒传》一样,旨在取代异教徒的阅读材料,特别是泰伦提乌斯的喜剧。最后,她与杰罗姆和奥古斯丁一样,有着宏大的抱负,即让流行的文学形式成为永恒真理的载体。

19、赫罗斯维塔的戏剧因其中世纪基督教特征,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世纪戏剧。尽管中世纪普遍敌视戏剧,但她的作品是一个例外,标志着西方戏剧史上的重要时刻。她展示了戏剧的新视角,强调戏剧不仅用于娱乐,还可用于教谕和改变观众思想。这种寓教于乐的思想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一直延续至今,并预计将继续存在。

0 阅读:0
永哥历史

永哥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