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城”:知识阶层的二重性
《安妮·霍尔》以安妮·霍尔为中心,由黛安·基顿扮演,而伍迪·艾伦扮演的艾尔维却展现了一种被边缘化的知识阶层,《围城》的主题和好莱坞的经典之作不谋而合。影片中的艾尔维,作为一个美国纽约的边缘精英,由于其固执的个性以及不断变动的社会大背景等主观因素,使得他难以适应自己的生活,无论是他与安妮之间的感情,或是他个人的思想,他总是处于一种“爱”与“命”的两难境地之中。
安妮的到来弥补了艾尔维过去情感上的缺憾:他不愿与自己的前妻有任何亲密接触,即使她是那样的高雅和睿智;同时,他也不能容忍他的二太太过于宽泛的社会关系和精神失常。艾尔维一直在努力让安妮读书,并督促她去上大学,但是,在安妮变成一个聪明的女人后,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对安妮的感情,最后,安妮把他甩了。电影里有好几个镜头,都是为了展现安妮和艾尔维之间的区别,右边的精神科医师问安妮,为什么安妮会觉得“一周三次”的次数很多,左边的精神科医师则告诉安妮,“一周三次”的次数很少,而左边的精神科医师则告诉艾尔维“一周三次”的次数很少,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展现了两个人之间的差异。
其次,像艾尔维这样的知识份子,被困住的不仅仅是感情上的问题,还有生活上的问题。伍迪·艾伦的作品,并没有表现出一种唯我独尊的气质,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日常的小事上,这也是为什么艾尔维被困在这里的原因,在一段时间里,艾伦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恋爱中的问题,沟通中的问题,还有人生的毫无意义,信仰的虚无,心理的扭曲,这些都是伍迪·艾伦无法接受的。人生苦短。”艾尔维自称知道学者们的风度和风度,却总是避免和那些名人们接触,因为他讨厌自己,就像他对自己的二老婆说的那样,“学者们表面上很有才华,但实际上都是一群废物。”
转型:新型言情喜剧片
《安妮·霍尔》最大的变化就是,这部影片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这两个角色和好莱坞“黄金年代”的男女主完全不同,而且,这部影片打破了原本完美的剧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幽默,一种充满了伤感的生活,这也是这部影片一直以来都对现在的“爱情喜剧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安妮·霍尔》这部影片给观众们带来的是一对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品位的男女主人公。在过去好莱坞的“黄金年代”影片中,像加里·格兰特,詹姆斯·斯图尔特,克拉克·盖博这样的高大帅气,风度翩翩,经常出入酒店,游轮,咖啡厅,和女人们谈笑风生,而《安妮·霍尔》中,艾尔维身材矮小,戴着一副黑色的圆眼镜,头发有点秃,一点都不像个正人君子,在人群中大喊大叫,指责费里尼的时候,他也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欲望和迷茫,但艾尔维却完全不一样,他会带着一种学者特有的迷茫和嘲讽,蹦蹦跳跳地跑到安妮身边,向安妮和她的粉丝们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的理念。
黛安·基顿凭借其出色的演技赢得了50届金像奖的“女演员”,在影片中,黛安受到前任伍迪·艾伦的鼓舞,展现了她对纽约大都市妇女衣着的非凡品位,而70年代流行的服饰也因影片而被永远地保留下来。影片中,安妮的服装大部分都是黛安自己设计的:马甲,领带,宽松的裤子,系上腰带,戴上一顶男人的软呢帽,戴上一副太阳镜。在好莱坞的爱情电影《一夜风流》、《街角商店》、《费城故事》中,安妮的形象已经从一个文静的女人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女人,她喜欢笑,喜欢哭,这给了她一种亲切的感觉。她那与众不同的穿着风格,让安妮·霍尔看起来既像是查理斯·卓别林,又像是凯瑟琳·赫本。
从《安妮·霍尔》开始,“爱”的辛酸与生命的无助被置于了“爱”的喜剧片里。电影一开头,艾尔维就向记者坦诚地说:“我和安妮的感情破裂了,我仍然放不下,我不断地反思我们之间的感情,反思我自己的人生,试图找出我们之间的问题。一年多以前,我们两个还在一起。”在电影的结尾,在安妮的《仿佛旧时光》的背景下,一起走在大桥上,艾尔维不得不感慨,这是一场“荒唐、疯狂、荒唐”的恋爱,这个结局,与好莱坞的男女主角,都不一样,艾伦和安妮之间,因为后悔而产生的痛苦,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后工业化时期,人们已经不认为电影里的夕阳和情侣是一种永恒的爱了。”2009年,《和莎莫的500天》展现了一段诙谐但没有结果的职场恋情。《安妮·霍尔》在人物塑造方面,从“君子、贵妇”、“黄金伴侣”等英雄人物的形象,转变为“人格缺陷”的平凡男女;在主题上,用悔恨的爱情与人生的痛苦代替了团聚的浪漫,从而体现出人类在对待爱时存在的各种疑虑与缺陷;在手法上,有许多独白的插图,镜头的划分与叙事主线的变化,使内容具有多含义,多角度的思维模式,继续着新好莱坞对影片的音像艺术的改革;他们放弃了繁复的古典场景与服装,改为以独立制片人为主,拍摄费用不高的情色喜剧片。
结尾部分
虽然知识分子知道文学和电影,知道如何分辨门德尔松与瓦格纳的作品,也知道如何分辨流行的文学作品,他们对流行的通俗文学作品深恶痛绝,但他们并不能用自己的智慧来处理自己的问题,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冷静,都是一种神奇的手段,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