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允许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自用汽车最高发放贷款比例。这里边有两个信息:一是政策适用于自用汽车,二是不限制最高放贷比例。毫无疑问,这个政策是有利于汽车销售,拉动内需和释放经济活力的。政策一出,一些车企立马推出了车辆以旧换新、零首付和零利率手段。


汽车不属于生活必需品,更不属于生活易耗品,普通家庭是不会考虑把大笔开支用于贬值快的汽车上的,因为他们还要还房贷、投资教育、预防疾病,这些事情才是当务之急和生活之重,且基本占用完了年收入。

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投资过热导致汽车产品过剩,那就要承受产品贬值和甚至滞销的后果。看看现在的一些企业,搞完房子搞汽车,还在走外国几百年前的老路,他们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既高估了国人的消费能力,也低估了国人日渐增长的智慧。

第一,努力扩大出口,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赚取外汇。既然国际经济整体低迷,那么出口汽车商品应走物美价廉路线和新能源路线,外国也是普通人居多。同时,大量出口日常生活必需品,比如衣服等小商品,毕竟任何时候人都要穿衣服,而小商品生产是我国的优势,在世界上是独一份。


第二,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严格审查和控制投资过热项目。大力支持市场潜力大、受消费者欢迎的项目,重振消费信心。汽车产业和房子一样,已经出现严重过剩,必须进行宏观调控和产业转型。大力支持新产业和新行业,扩大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收入,从而提高消费者消费能力,实现让群众既敢消费、又能消费得起的双重目的。

第三,使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分配机制,大力缩小贫富差距。目前的消费形势:是富人资产过剩、消费欲望降低;普通人消费欲望高,没有消费能力。富人买车不需要贷款,也不需要以旧换新,同时富人占国人的小比例,对于拉动消费贡献小。而普通人没有足够的钱买车,贷款更是没有余力,或者可能出现断供现象。

有的人挣一个亿是小目标,有的人全家移民海外,有的人都忘记了自己有多少处房产,有的人年薪数百万,而有的人被房贷和基本生活开支弄得身心俱疲......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不应该在我家长期存在。因此,建议征收高额的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以年薪或单次报酬超过100万为基数)、高额的移民海外税(征收总资产的80%)、超级资产税(以净资产超过1000万为起点),既能有效缩小贫富差距,又能防止富人偷税漏税和非法转移资产。

总之一句话:拉动汽车消费,一靠大力提高普通人的收入(大力缩小贫富差距),二靠车企提高汽车性价比(物美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