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5月,李立三从苏联回国后来到了延安,他住下没多久,就给时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的师哲打了一个电话,要求见毛主席一面。
师哲觉得,李立三和毛主席都是湖南人,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一起闹革命了,是多年不见的同志,再加上李立三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一度负责过中央的领导工作,后来他出国去了苏联,至今才第一次回到中央,当场就答应帮他安排见面。
师哲随后就去请示了毛主席,毛主席淡淡地说:“好啊,他在哪里?明天上午见吧。”之后主席对身边的勤务员说道:明天客人来了,倒杯茶。
第二天,李立三就在王家坪见到了毛主席,主席问他在东北的情况怎么样,李立三兴致勃勃地介绍了一番情况,但主席表现得并不是很热情。师哲当时就想,为什么毛主席对李立三这么冷淡呢?可能是不想鼓励他激动吧,毕竟他当年推行的立三路线给党和红军的事业带来了那么大的损失。
这次见面谈话并没有持续多久,之后李立三就告别了。他离开后,毛主席告诉师哲,你给后勤部打个电话,让他给李立三发一套干部服。
师哲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李立三见毛主席的时候,穿了一身美国的军衣,这是美国的救济物资,主席看很不高兴。
根据自己多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经验,师哲认为,毛主席看人,向来不仅从大处着眼, 对于一些小事他也很关注。主席会通过观察你的衣着、表情、语言和举止,来了解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不仅看你的表现、才干,也会看你的历史、社会关系和工作态度。
李立三身穿美国军衣,显然给多年未见他的毛主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不过,据师哲回忆,后来毛主席进了北京,在香山居住期间,李立三又来看望了一次主席,这次他还是穿了一身刚刚缴获的呢子制服,表现得派头十足,主席看了还是不喜欢。师哲说,在穿衣这方面,饶漱石见毛主席的时候也出现过李立三类似的问题。
李立三出生于1899年,比毛主席小6岁,他是湖南长沙人,本名叫李隆郅。后来毛主席以“二十八画生”署名发布征友广告,长沙市长郡中学学生李立三就是前来报名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毛主席后来回忆两人的初次见面时曾说:“李立三听了我说的话之后,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就走了。我们的友谊始终没有发展起来。”李立三当时毕竟年纪太小,只有16岁。
后来李立三参加了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后入党,之后被安排到毛主席领导的安源从事工人运动。在这期间,毛主席曾说过他的名字难写难认,后来李隆郅就改名叫了李立三。
作为安源大罢工的罢工总指挥,五卅运动的罢工总指挥,以及南昌起义的建议发起人,李立三在1927年就当上了中央常委,后来又成为中央秘书长。当时向忠发是名义上的领导人,而具体负责主持工作的则是李立三。在这段权力巅峰的时期里,李立三推行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立三路线”,即攻打中心城市、“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夺取全国胜利的路线。
1930年六届三中全会上,李立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检讨和反思,其诚恳的态度获得了与会大多数同志的赞许。之后他被安排进入共产国际列宁学校研究班学习,在校期间,学院讨论立三路线的错误和影响,化名李明的李立三做了《批判立三路线》的报告,众人听后纷纷鼓掌,问他为何能讲得如此深入,“李明”回答:因为我就是李立三。
从学校毕业后,李立三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等职务。一直到1945年党的七大时,他才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
尽管李立三在“立三路线”时期,曾错误地批评过毛主席,还对毛主席进行过错误的组织处理。但在七大上,毛主席却不计前嫌,号召大家给李立三投票,选他为中央委员。毛主席说:对李立三不能一掌推开,对那些犯错的同志不能一掌推开,只要犯错者能下决心改正错误就好。
因为有毛主席的说情,李立三在七大上顺利当选中央委员。
建国之后,李立三继续在他擅长的工人领域工,他曾担任劳动部部长,主持全国总工会和劳动部的工作。在他的支持下,我们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应该说,李立三在历史上确实犯了一些错误,但他的贡献也是不容抹杀的,对于这样一位曾在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我们应该用唯物的历史辩证法去看待。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写的很客观
服装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