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一个国际天文学研究团队17日宣布,在距离地球约124光年的太阳系外行星K2-18b大气中,发现了迄今太阳系外可能存在生命活动的“最有力证据”,但其他天文学家则呼吁谨慎行事,还需进一步观测,以排除其他非生物学解释。
关键发现:
特殊化学标记:韦布望远镜首次在宜居带系外行星K2-18b大气中检测到二甲基硫醚(DMS)和二甲基二硫醚(DMDS),这两种化合物在地球上主要由海洋浮游生物代谢产生。
环境特征:
行星质量8.6倍于地球,体积2.6倍,属于"亚海王星"类型
大气含氢并存在甲烷、二氧化碳等碳基分子
表面可能被液态水海洋覆盖,符合"氢海行星"假说模型
科学意义与争议:
突破性价值:
首次在系外行星发现硫系生物标志物组合
验证了韦布望远镜在系外生命探测中的技术潜力
拓展了宜居行星的搜寻范围(不再局限于类地行星)
待解疑问:
非生物成因可能性(如未知光化学反应或地质活动)
行星真实大气构成需更多光谱数据确认
海洋存在假说尚未得到直接观测支持
研究展望:
计划通过韦布望远镜后续50小时观测获取更精确的光谱数据
开发新型大气模型区分生物/非生物硫化物生成路径
建立系外行星硫循环理论框架
公众需知要点:
当前发现相当于"疑似生命信号",非确证结论
若最终证实,将改写天体生物学认知框架
地外微生物探测标准仍在完善中
124光年距离使直接探测短期内不可行
此项研究标志着人类首次具备系统检测系外生物标志物的技术能力,为即将发现的更多宜居行星观测奠定方法论基础。科学界预期未来5-10年可能出现确凿的系外生命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