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四家中,为何没有创新尚意的蔡京,而选了遵循传统尚古的蔡襄?

寓书喻画 2022-07-18 10:26:40

导语:宋代出现了蔡襄与蔡京两位大书法家,两人在书法艺术上都很有成就。其中蔡襄以古法为主,“含”胜于“露”,蔡京则是以尚意为主,“露”胜于“含”。如此看来,蔡京的书风更符合当时的审美……

宋代的书法以“尚意”为主,体现这种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是“苏、黄、米、蔡”,被称为“宋四家”。

其中苏是指苏东坡,黄是指黄山谷,米是指米元章,蔡指谁则有争议。前面三家的身份毫无疑义,但“蔡”到底指的是谁呢?

蔡京原是师承蔡襄

关于宋四家中的“蔡”究竟是谁的问题有两种说法。一说“蔡”本为蔡京,后改为蔡襄。另一种说法认为“蔡”本指蔡襄。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蔡”本为“蔡京”,因其人品不佳而被易去。

蔡襄,字君谟,仙游人。幼年家教甚严,15岁参加乡试,18岁到京师游学,入国子监深造后,获得了乡试第一名的好成绩。19岁考中进士第十名,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

自此后,他一直都以官员的身份出现在各地,为国家,为人民奔走服务,默默无私,正直不屈的奉献了自己一生。除了在政治等方面有所作为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宋史》曾有描述其书法深受仁宗喜爱,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被称为当时第一。

苏轼也认为蔡襄在书法艺术方面天资聪颖,又善于临池,积学之深,厚积薄发。被称为当朝第一的称号当之无愧。

可见,不论是人品还是他在书法上的成就,蔡襄都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因此才被列为“宋四家”之一。

蔡京,字元长,也是仙游人。23岁时进士及第,起初被调往浙江任钱塘尉,随后又被调往安徽,封为舒州推官、后来升迁为起居郎。曾出使辽国,任命为中书舍人。

蔡京在徽宗朝时为官,由于多种原因多次起落,却一直恩宠有加。他的经济思想具有很大的功利主义倾向和国家垄断主义的特点,在此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必然也带有很大的功利色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反而加速了统治集团的腐化。

后来随着蔡京权势的提高,人也变得越发贪婪,为所欲为,因而成为了后世口中的“六贼”之首。

蔡京虽然人品为后世所唾弃,但是在文学艺术上天赋极高,他精功书法,自称为蔡襄同族人,并学书于蔡襄。

蔡京书法姿媚放纵,飘逸不拘束,略显恣肆率意,光彩照人,在当时风靡,则被称“冠绝一时”。

明代《书画传习录》中曾有分析,关于宋代人的书法以“宋四家”为代表,其中“蔡”本指蔡京,但后世人们痛恨其为人,遂去之,改为蔡襄。因为蔡襄比前三家年长,不应排列在后。

清代杨宾则认为,宋四家本为苏、黄、米、蔡,只因后来蔡京位高权重,而将“蔡”换为自己。后来因为蔡京本为小人,并且蔡京书法又缺乏骨力,又一次以蔡襄换之。

似乎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仅站在年龄的角度思考排名的问题,未免有些不具说服力,因为有很多种因素影响排名。

可能与艺术家在当时的政治地位、官职高低、在当时的名望或者师承关系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再者或许根本没有什么原因,仅仅是语言巧合也未可知,因而年龄仅仅是很小一部分原因。

因此综合权衡考虑来看,不论是从书法造诣还是人品优劣,“宋四家”中“蔡”当属蔡襄。能经受住历史考验的艺术才是真正经典的艺术,仅仅以年龄作为武器,未免有些牵强。

另外,蔡襄在对传统书体的全面而深入的继承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蔡襄的出现,使得宋朝百年来书法艺术杂乱无章的局面,得到了挽救,因而蔡襄在书法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在继承的基础上,又体现出追求“尚法”,同时又体现出“尚意”的心向。

蔡襄尚古,蔡京尚意

北宋之初,唐人书风渐绝,而宋人书风尚未形成之际,蔡襄大力主张学习前人,恢复晋、唐古意。这种复古的思想,有力地扭转了五代以来靡弱的书风。

蔡襄在书法的继承上首先从“神气”出发,主张形神俱佳,若只追求形似便会呆若木鸡,毫无生气,称之为“不知书者所为”。

蔡襄极为欣赏晋人书法,因晋人书具有风神,因而书写晋人之书一般难及其神韵。晋人的书法,即使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因当时风神萧散的精神气质,以及胸怀旷达的人生追求,其书法艺术自然充满“神气”。

而且蔡襄在书法的继承上主要体现在其“尚法”的思想倾向上。在“宋四家”中最能恪守古法,其字形笔意接近颜真卿,又崇尚学古。

如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自书诗稿》,虽在浑厚上不及颜真卿,却更加秀丽工整,楷书的折笔更多一些而行草的圆转少了一些,粗细变化更多一些,用墨更润而少燥。且愈写愈放,渐变为行草,最后竟挥洒成小草。全卷,转折处提按顿挫分明有序含而不露,画笔结束处再轻轻下按,如溪水缓缓而下,有起伏变化之妙。

又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是《陶生帖》,帖起笔严谨,略有映带,继而波澜起伏,用笔更为流畅。在挥洒自如之处,字与字之间一气呵成。整体形神兼备,起初用笔轻巧,字与字之间紧密相连,看似随意又不失规矩。

在笔画转折处,又极尽腾挪之势,不乏凝聚张弛之力,充分表现了草书的特色。“大”字侧锋变化十分明显,此乃当时风气,个别字,似乎超出草书的写法,别具一格,整幅作品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

蔡京的书法渊源及师承可以说是由近及远,曾学蔡襄、徐季海、沈传师、欧阳率更、二王,可以说是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蔡京的书法所遗存的尺牍并不多。具有代表性的《节夫帖》,全称《致节夫亲契尺牍》,从笔法字势上看与米芾书风相接近,用笔欹侧,字势跌宕起伏,左顾右盼,错落有致。

从整体上看,蔡京用笔挥洒自如、任情恣肆笔力雄健,气势不凡。笔法上注意轻重的变化,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在统一之中注意变化,在变化之中有统一。字距与行距无不经过精心设计,做到顾盼生情,前后呼应。

可见,虽然二人在书法的取法上有相同的地方,但二人的书法风格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蔡襄的书法作品中表现更多的是遵循传统、崇尚古法,而蔡京则是提倡创新、崇尚尚意。

两者相较,或许蔡京的书风更符合“宋四家”的定位,但蔡襄注重书法作品的精神气节,重在表达书写者的思想情感,作品的内涵与书家的精、气、神相贯通。而蔡京的字则是痛快有余而沉着不足。这个不足,体现在结构有时过分错落,尤其是左右结构字高低的配合失调,正是不得笔的写照。

结语:

蔡襄为“宋四家” 之一,虽不像其余三人将“尚意”书风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蔡襄为“尚意”书风的产生奠定了一定基础。

苏轼曾言:“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

米芾也说:“君谟少年时乃师周越,中始知其非而变之,所以恨弱,然而不料其能变之至此也。”

因此,不论从宋代名士对其书法艺术的评价而言,还是从蔡襄遵循传统的古法而言,蔡襄被称之为“宋四家” 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END

0 阅读:189
评论列表
  • 2022-07-18 18:22

    本来苏黄米蔡里说的就是蔡京,这宋四家也是指尚意宋四家,排序是按成名时间顺序来排列的,在苏黄米蔡之前有蔡苏黄米一说,这前面的蔡指的才是蔡襄,蔡苏黄米也是按照时间线来排的。

  • 2022-08-11 13:52

    🇨🇳🇨🇳🇨🇳👍👍👍👍

  • 2022-07-18 11:58

    宋朝大部分书法家包括蔡京不是在创新,应该叫走偏,对比唐朝的继承创新发展你就明白了。

寓书喻画

简介:徜徉字中,踯躅画前,晓喻其中,寓意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