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媒体《美国之音》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印度拥有中国崛起的几乎所有条件,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中国?
美国之所以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原因是2023年的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G20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也在峰会上出尽了风头。
在莫迪老仙的忽悠下,各国首脑心里都产生了大大的疑惑,看这架势,难道印度这个万年老二,真要老牛打滚,大翻身了?
印度发展的潜力是什么让各国精英产生了印度也能咸鱼翻身的念头?这当然离不开印度自身丰厚的底蕴,这可不是我在胡说八道,而是有据可循的。
首先,印度土地肥沃,中国国土面积高达960万平方公里,印度只有区区298万平方公里。
但是印度29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贡献了1.6亿公顷的耕地面积,高居亚洲第一。
相比之下,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26公顷,土地是人家的三倍不止,但是能拿来耕种的却比人家少。
为了开垦良田,我国云贵地区的人甚至只能扛着锄头去山上开垦梯田为生。
此外,气候上,印度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高温且降水丰富,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从事农业生产。
而且可以实现一年三熟。这个优势放在过去可以说是碾压级别的,这么巨大的优势可是花钱也买不来的。
其次,印度拥有独树一帜的人口优势,在2019年,印度人口就无限逼近中国人口。
这几年,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持续放缓,但是印度人口却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近年来已经超越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人口多就意味着劳动力增加,经济发展加快,如果印度能像当初中国一样,利用好人口红利,经济或许能实现进一步腾飞,成为真正的大国指日可待。
唯一的问题是印度人口素质落后于同时期的中国太多,人口红利的优势能否全面发挥出来还尚未可知。
最后,印度软实力十分发达,中国曾因为不断扩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了“世界工厂”的称呼,但印度靠的却是第三产业:服务业而名扬海外。
包括软件开发和金融服务,印度也因此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码农则被称为崛起的IT巨人。
如今在美国的硅谷,你几乎能在各大公司看见印度人的身影,斯坦福大学曾经针对印度码农占领硅谷的现象专门做了一次调查。
结果惊讶的发现,印度码农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的移民,就连全球各大公司的CEO也塞满了数不清的印度人。
比如说,就职于谷歌的劈柴哥、微软的纳德拉以及脸书上的第一位女性工程师。
凡此种种,难道印度真能打破万年老二的魔咒,成为第二个“中国”?答案是,不可能。
印度落后的地方说起印度落后的地方,我们可能都会想到印度的种姓制度,一个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国家固然落后,但真正限制印度发展的却不仅仅是一个种姓制度可以概括完的。
第一,印度土地肥沃不假,但是根据印度每年公布的粮食产量来看,总量还不到中国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印度的工业化程度实在是太低了。
第二,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民灌溉收割普遍都用上了机器的时候,印度还普遍保留着手工作坊的传统农业,效率低、速度慢。
而且由于印度对自然资源不加节制的开发滥用。
原本肥沃的平原也渐渐变得贫瘠起来,有些地区在旱季甚至出现无水可饮的惨状。多日等不到雨水的农田渐渐干涸,又会进一步引发粮食危机。
反观中国,从古至今都没有放松过对水利的建设,即便出现过度开采地下水的行为,也会被很快叫停。
除此之外,中国还诞生了一个奇迹般的伟人:袁隆平。至于印度就没有这么好的福气了。
第三,虽然印度人口与日俱增,但是要称之为人口红利还为时过早,毕竟过多的人口一旦失控,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可怕的。
可印度偏偏由于贫富差距过大,导致大部分底层人口素质参差不齐,贫困人口过多加上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不发达。
过多的人口不仅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反而像是一个炸药包,一旦处理不好轻则从此一蹶不振,重则分崩离析。
第四,就是宗教问题,印度是世界宗教的发祥地之一,宗教深入到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印度高达83%的国民都是印度教的信徒,然而印度教却习惯性的把人分为多个等级。
在文明发展前期,宗教或许有一定的加成作用,但是到了现代,宗教已经成为印度前进的桎梏。光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冲突就足够让印度喝一壶的。
之前因为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印度大败,国家政权面临分裂,印度官方才不得不高举印度教的大旗,但这无异于是饮鸩止渴。
印度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中国如果说,以上所有问题都可以指望印度出一个不世出的天纵奇才,动用强力手腕,把跑偏了的印度活活拉回正轨。
那接下来这个局限才是限制印度无法赶超中国的最大门槛。印度近些年为什么这么跳?
不就是因为印度希望乘着中美对抗这一股东风,拿到西方的产业大转移,狠狠的吃一口时代的红利吗。
这个想法不仅是印度有,恐怕连欧美日也是这样想的,所以美国才拼命的想要抬印度一手,抢走中国的制造业,借机削弱中国的实力,但可惜烂泥扶不上墙啊。
印度在多个欧美大国的伺候下,拼命的发展了这么多年,中国制造业被印度抢走了吗?
当然没有,不信你就去看看全世界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还不足以证明什么吗。
欧美日心里打得算盘是希望像当初一样,让印度走中国的老路,承接大量制造业借以发展自身的经济。
但考虑到实际情况,欧美日哪里还有制造业可以转移,全只剩下高端的了,就算欧美日愿意,就凭印度那个小身板,也吃不下那么多高端产业。
转了一圈回来,你就会发现,印度想要承接到下一波工业转移,还是得看中国愿不愿意转移部分产业出国。
中国如果不愿意,那么就会出现一边是中国的工厂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是印度的大量工厂停工,人才大量出走的现象。
而且印度朝令夕改的政策、混乱的营商环境和没有保证的制度,几乎很难留得住国外资本。
所以,如果印度想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除非是中国自己愿意把产业搬往印度。而且就算中国愿意,印度自己也没有做好承接的准备。
总结综上,印度绝对不可能成为第二个中国,印度的未来到底会是怎么样,诺贝尔奖获得者奈保尔的评价十分精准。
他在自己的书《印度:受伤的文明》中写道:印度吞噬了自己的文明,在垃圾中制造垃圾,在废墟上建造废墟。
有人说巴西有无穷的潜力,可惜它永远都只是潜力。这句话放在印度身上也同样适用,印度有希望成为第二个中国,可惜也只是有希望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所有内容及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本文作者无意针对或暗示任何真实的国家、政治制度、组织、种族或个人。相关数据和理论研究均基于互联网信息。上述内容并不意味着本文作者同意文章中的法律、规则、观点和行为以及对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对因上述或相关问题而产生的任何问题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