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终归是那个印度:错失百年一遇的战略机遇,莫迪一脚踩入陷阱

文山聊武器 2025-04-17 10:04:50

在全球化的今天,印度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丰富资源的国家,本来应该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可现实却是,印度总是跟机会擦肩而过,抓不住发展的好时机。最近跟加拿大的外交冲突更是把印度推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莫迪作为印度的掌舵人,他的决策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走向。

印度本来有哪些机会?

现在的国际形势对印度来说,其实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先说全球供应链这块,很多跨国公司想把生产线从中国挪到别的地方,印度靠着人口多、劳动力便宜,成了热门候选。想想看,13亿人啊,这么大的市场和人力资源,谁不想分杯羹?

再加上印度地理位置好,卡在南亚,连接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简直是区域合作的天然枢纽。而且,印度还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西方国家看着顺眼,愿意拉它一把,在国际上发声也方便。

科技方面,印度也有自己的底牌。班加罗尔那地方,IT人才多得不得了,已经是全球外包的中心。好多工程师和技术宅都出自印度,谷歌、微软的高管里印度面孔也不少。政府还搞了个“数字印度”计划,想通过数字化把经济和社会服务搞上去。如果这计划真能落地,印度的现代化绝对能上一个台阶。

能源上,印度也不缺机会。现在全世界都在推清洁能源,印度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得很。政府定了目标,到2030年要把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搞到500吉瓦。这要是干成了,不光能少烧煤,还能多赚点钱、创造就业。另外,跟中东国家搞好关系,能源供应也能更稳定。

还有文化这块,印度的软实力其实挺强。宝莱坞电影全球热播,瑜伽风靡世界,音乐和美食也有不少粉丝。靠着这些文化输出,印度完全可以拉近跟其他国家的距离,顺便把旅游业也带起来。

印度为啥老是抓不住机会?

印度国内的毛病,是它错失机会的最大拦路虎。先说宗教冲突,这事儿在印度没完没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老早就有了,时不时就爆点暴力事件。2020年德里那场骚乱,死了几十号人,伤了几百个,社会乱成一团,经济也跟着遭殃。稳定都保不住,谁还敢放心投资?

种姓制度也是个老大难。虽然法律上取消了,但现实里还是改不了。低种姓的人在教育、就业上处处被卡脖子,社会流动跟不上,经济发展自然受拖累。还有贫困问题,世界银行说2019年印度有2.5亿人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这都占全球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了。教育和医疗资源分得还不均,农村小孩想上学都难,人力资源开发不起来。

基础设施更是个硬伤。印度的路和铁路看着多,可质量差得离谱,堵车、晚点是家常便饭。电力也不靠谱,停电跟吃饭一样频繁,每年光停电就损失好几百亿美元。工厂没法正常开工,外资来了也头疼。

教育体系也好不到哪去。印度理工学院这种顶尖学校是牛,但全国范围看,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农村的教育资源少得可怜,好多学生跑去国外读书,读完还不回来。劳动力市场也乱,技能跟岗位对不上,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经济效率上不去。

政治这边,印度的民主看着热闹,可腐败到处都是。透明国际2023年的排名,印度在180个国家里才85位,腐败把政府治理拖得一塌糊涂。加上联邦制,中央和地方总掰扯不清,政策下了也执行不到位。

印度跟邻国的关系,简直是个烂摊子。跟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问题打了70多年还没消停,战争、小冲突没断过。跟中国也有边境争端,2020年加勒万河谷那场冲突,死了不少人,两国关系直接冷冻。南亚其他国家,像尼泊尔、斯里兰卡,也老觉得印度太霸道,区域合作推不动。

贸易上,印度也不行。虽然进了WTO,可关税高得吓人,2022年平均15.4%,比全球平均值高多了。跟东盟的合作也半死不活,2019年还退出了RCEP谈判,错过了跟亚太国家抱团的机会。

在全球治理上,印度声音太小。13亿人口的大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连个常任席位都没有。气候变化、贸易规则这些大事,印度立场保守,光喊“发达国家多干活”,自己行动却慢吞吞。

莫迪到底哪做错了?

莫迪2014年上台,雄心勃勃想把印度带上快车道,可好多政策没达到预期,还惹了麻烦。

先说2016年的废钞令,想打击黑钱和腐败,结果把老百姓折腾惨了。现金没了,小生意没法做,GDP增长率从7.1%掉到6.6%。农业改革也搞砸了,2020年的农业法案被农民骂成卖国政策,好几万人堵在德里抗议,社会乱了好几个月。

税收改革也不顺。2017年的GST本来想简化税制,可税率乱七八糟,小企业成本反而高了,60%以上的老板都说受不了。吸引外资这块,莫迪的政策还不够稳,2019年突然限制电商外商投资,把亚马逊、沃尔玛搞得措手不及。

金融改革拖拖拉拉,银行不良贷款一堆,2023年不良率7.5%,信贷市场半瘫痪。基础设施投资也不够,占GDP才5.5%,跟中国比差远了。数字经济喊得响,可农村网才25%普及率,城市60%,数字鸿沟摆在那。

外交上,莫迪太强硬,树敌不少。最近跟加拿大的冲突就是例子,加拿大说印度搞暗杀,印度反咬加拿大藏恐怖分子,两边互踢外交官,关系崩了,连西方都对印度有点疑心。跟中国的边境冲突也没处理好,2020年后两军还在对峙,贸易投资全受影响。

跟美国关系也不顺。虽然战略上有点默契,可贸易上老吵架,美国加关税,印度报复,互相不服。乌克兰危机后,印度在美俄间搞平衡,联合国投票弃权,西边看着不爽。跟欧盟合作浅,2022年贸易额才880亿欧元,跟中国、美国比差太远。非洲、拉美布局少,投资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到。

东南亚的“东向政策”喊了半天没动静,跟东盟贸易增长慢得像乌龟。日本、韩国的高铁、技术合作也拖着,孟买那条高铁到现在还没修好。

印度潜力是大,可国内一堆问题,国际上又没站稳,百年一遇的机会就这么溜了。莫迪想干大事,可决策失误让印度更难受。往后看,印度得正视自己毛病,改革得扎实点,外交得灵活点。科技、人才、社会公平都得抓,国际上也得多掺和,才能翻身。不然,印度还是那个印度,机会来了也留不住。

0 阅读:1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