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渺小的,于世界而言。
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真理,但直至青春期结束之前,我仍不能领悟。大约是独生子的缘故,所以浸淫在独宠的环境,总有一种“舍我其谁”的盲目自信。现在呢,当然是没有了。
当以自我为架构的世界,被现实击塌以后,我的本能并没有使我顺从大流,而是在日月推移中不断反思。在我脑中做的,只不过是重新架构一个新的世界。于是,我不可避免的和历史遭遇了。
我和历史的渊源很深,深到骨子里,这要从很小的时候说起。
有人会问(倘若),你的记忆为什么总会在小时候呢?我答:所有的混沌与可能性,都孕育在人类的早期,山顶洞人的火把与我童年的萤火虫并无二致。我要说,当历史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它还是一个故事,是由我的父亲口述,说我们那一方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
后来历史则成了课堂的学业,在荷尔蒙和好奇心迸发的年纪,我将仅有的历史课本知识倒背如流,至今它的脉络仍然沉淀在我的血液里。
大学时则遍读文学史,历史则变成了时间轴,文学成了主演,每一个刻度上上演着各种文学的演变。在我看来,文学即是人学,古往今来,其人所遇所思所感,化成文字,流传下来,为后世感喟。然而这人呢,终是化作虚无。
文字之长久,事迹之流传,而人面之不再。人之于历史,究竟是何等之关系呢?
在我的印象中,历史是泥沙俱下的时间河流,每一个人都是被裹挟着的细小沙粒。但是当我们谈论的时候,历史中的人来人往,不过是一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戏;甚至,有很多很多,沉在河流底部的人和事,便再也不被人所知晓,这就像我们自己。
大部分人,没有穿透历史的火眼金睛,因为历史是以时间为载体的,而时间又是由日常生活中,无数的琐屑细节所堆砌的,这些细节,就像漫天飞舞的雪粒一样。我们要吃饭,要洗手,要去感受疾病,要去感受寒冷,我们无法顾及那正在发生的历史。倘若稍微抬一抬眼呢,或许一个35岁的生命,便不会这么轻易放弃吧。
这是悲哀呵,无奈地成为渺小的泥沙,可是这泥沙也有感悟,也有将近100年的时间。大河倾泻之下,后世只会看到浪花吧,还有其中裸露的礁石。
我总是妄想凝固历史,或者说凝固我自己的历史。
然而历史这东西,它却又并非时间。时间是不可操控的,而历史则显然具有可操控性。这多么无意义啊,因为总摆脱不了人的控制。
于时间的滚滚向前而言,一切都是无意义的;于历史的粉妆娇饰而言,理想又是没有意义的。惶惑啊,大概只有眼下的琐屑是切肤的。
但这颗心,却总是难耐的。
呜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