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时,很多人只看到“发补贴”“涨收入”这些明牌,却未察觉这是在下一盘足以改变中国经济底层逻辑的大棋。从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到城市白领的育儿账单,从农村宅基地到地方政府的陈年旧账,这份文件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重构中国社会的财富版图。
今天跟大家分享《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两点内容:一是农民增收问题;二是各种补贴背后的深层含义。
大家可以看到,此次《方案》收入改革中的第三条是讲农民的增收问题,其中强调要“促进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这不仅仅是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本质上也是在引导消费升级。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在消费升级的“生死时速”,拼多多这种模式大概率会撞上国家战略南墙,当这个靠着低价策略占领下沉市场的电商平台,遭遇国家级的“品牌升级”战略时,这场消费领域的路线之争就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国家此番出手,大概率是要把田间地头变成“品牌孵化器”。阳澄湖大闸蟹能卖到千元礼盒,五常大米能溢价十倍,凭什么其他农产品只能论斤贱卖?文件暗藏的杀招在于:通过地理标志认证、有机认证筑起护城河,让“土特产”变身。这招釜底抽薪,可以直接断了低价倾销的后路。而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农产品可以卖出比较好的价格,农民群体收入增长,也就更加敢于消费;另一方面,产品升级,大家的消费体验得到提升,从而更愿意掏出钱来消费,进而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说到这里也不得不提醒大家,消费降级是一种会让社会经济萎缩的路径,前几年经济形势压力之下大家都吵着要省钱、降级,但往后看的话,这一呼声只会越来越弱,诸多媒体平台上那些相关赛道的创作者也要注意,如果一直营销与主流理念相悖的观点,前景会怎样?

此外,关于农民收入这里,《方案》中还提到要“探索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在之前的文件中都是强调要通过各种方式盘活农民手里拥有的土地,而这次提到的居然是“住房”,这一点初看也是令人费解:农村那些斑驳的老屋,既不能抵押贷款,又难改商业用途,如何“点石成金”?但细品来看,是不是国家正在下一盘“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大棋?
我们猜测一下,现在许多农村地区都有大量的闲置房屋,那是不是可以将当地将闲置农房改造成“共享乡居”?这种“不征地、不拆迁”的创新模式,既可以保住农民的“祖宅情结”,又能让沉睡资产产生收益。再者,如果有资本带着设计团队、运营理念下乡,带来的不仅是真金白银,更是重塑乡村文明的燎原星火。到最后,或许还能催生出中国版的“乡村振兴REITs”。当然这些都是猜想,后续还需要继续关注相关政策的提法和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农村有房子的朋友近几年可以先不要着急处理。
另外在社会保障方面,《方案》中提到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各种补贴制度。
关于育儿要“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说白了就是通过生育补贴制度直接提升家庭生育意愿,对比现在全球各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生育率问题等等,中国的这招堪称“破釜沉舟”。而且现在许多地区已经出台了生育补贴政策,生育二胎、三胎直接发钱。此外在儿童医疗方面这次也重点提到,要“实施儿科服务年行动,加大儿科服务供给。在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加大综合医院夜间儿科门(急)诊开放力度。”可见为了鼓励大家生育,国家考虑得也是非常全面。
不仅如此,还要增加教育补贴,“2025年提高部分学生资助补助标准,扩大政策覆盖面,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这一方面是为学生群体提供更多的补贴和便利;另一方面实则也是将渐进式的福利政策逐步铺开,给予更多的群体。
关于养老待遇方面,《方案》中提到“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2025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可能很多人会吐槽,说很多老年人退休金比年轻人工资都高,但他们的消费能力能比年轻人高吗?大家不要忘了,只要国家想,怎样都有让人掏钱的设计。想当年,住房改革从分房改成自费商品房,消费不就来了吗?老年人提高待遇,再反复开发老年人服务项目,产业和就业不就出来了吗?道理都是一样的。
不过结合上述内容来看,国家有没有可能正在打造“银发经济+婴童经济”的双引擎?想象一下,当退休金上涨的老年人涌入康养社区,当拿生育补贴的年轻父母消费早教产品,这两股洪流将催生多少新产业?这场用福利杠杆撬动的消费革命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
另外就目前的各种补贴力度来看,放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因为增加补贴就是增加政府支出,这些钱从哪里来?但现在国家已经明确表示了要追加赤字,国家的负债率还可以上升,国家来给福利,还怕没有钱?
总之,这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看似是提振经济、促进消费,实则是中国经济的转折宣言。它宣告着“野蛮生长”时代的终结,和“精耕细作”新纪元的开启。从田间到餐桌,从摇篮到银发,从政府信用到市场规则,每项政策都在绘制一张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当某些人还在纠结“发钱会不会养懒人”时,制定者早已看透:今天每一分投入,都在为明天的消费升级蓄力;今天每一次改革,都在为市场经济筑基。而这盘大棋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14亿人从“有钱花”到“敢花钱”,再到“会花钱”,毕竟,民富才是国强的真正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