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上台就结束了拜登政府时期的多项政策,但后者留下的这项协议却有可能“发扬光大”

海湾译读 2025-01-26 08:53:15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在上任后雷厉风行地结束了拜登政府时期的多项政策,包括终止电动汽车强制令、废除绿色新政以及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巴黎气候协定》等。

他对拜登政府的嫌弃溢于言表。

在特朗普1.0时期,中东地区是全球范围内他投入精力最多的次区域之一,也是他自认为取得外交成果最为卓越的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就是2020年达成的《亚伯拉罕协定(Abraham Accords)》,成功实现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等多个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正因如此,特朗普对于拜登政府被新一轮巴以冲突搞得焦头烂额颇觉不屑,认为后者没有能力驾驭美国在中东地区面临着的各种严峻挑战,特别是无法有效遏止伊朗及其“抵抗轴心”盟友在地区势力的扩张,动摇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盟友对于美方安全承诺的信心。

特朗普在其上一任期内以其政策的颠覆性和破坏性著称,能另起炉灶就绝不修修补补。因此,外界普遍预期他在重返白宫后,在中东地区,特别是在海湾地区这一中东的政治、经济新中心,或完全抛弃拜登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甚至像中东版“四方机制”-I2U2都有可能被扔到一边。而这也引发了外界对于美国政府政策连续性的担忧。

在拜登政府留下的一系列岌岌可危的政策遗产中,有这样一份双边协议不仅被废的概率极低,甚至有可能成为美国新政府拿来用作未来4年与其在中东地区盟友的合作机制新指引。

这份协议就是2023年9月由时任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巴林王储兼首相萨勒曼(Salman bin Hamad al-Khalifa)代表两国签署的《全面安全一体化与繁荣协议(Comprehensive Security Integration and Prosperity Agreement,简称C-SIPA)》。

一、什么是C-SIPA

从C-SIPA的全称来看,它不仅涵盖军事、国防和情报合作,也扩展到了经济发展和技术合作等关键领域。或者说,它重新定义了安全协议,是将安全和经济合作一体化的一种创新。除了传统上由美国提供安全保障外,还共同聚焦发展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合作。

具体来看C-SIPA协议本身,它的完整内容在美国国务院网站上是对外公开的,全文下载链接如下:

https://www.state.gov/wp-content/uploads/2024/04/23-1020-Bahrain-Defense.pdf

概括起来,C-SIPA主要有三大核心支柱:(1)国防和安全、(2)经济、商业和贸易、(3)科学、技术和网络安全。

自2023年10月正式生效以来,C-SIPA的执行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

在国防和安全领域,巴林成为了美国海军中央司令部设立第59特遣部队后,第一个与美国海军开展新型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合作的海湾国家。当也门胡塞武装在2023年11月发起针对红海航道的袭扰行动后,巴林加入了美军发起的“繁荣卫士行动”,还公开对美、英两国军事打击胡塞武装表达支持,在阿拉伯国家中均属独一份。2024年4月,巴林还发挥了自身综合防空系统的作用,协助拦截了伊朗射向以色列的数百枚弹道导弹和无人机。

此外,C-SIPA还在机制上强化了双边防务磋商和安全合作,比如美国-巴林军事协调委员会会议和巴林国家安全顾问兼皇家卫队司令访美等(编者注:关于这位巴林重量级人物,此前有篇文章专门介绍他👉🏻巴林版的MbS抑或是MbZ正在崛起?| 漫谈海湾)。美国自2024年3月起分批向巴林交付了多架F-16 Block 70战斗机,巴林也自此成为首个将F-16 Block 70战斗机编入机队的海湾国家。美国还向巴林提供了国际军事教育和训练基金,并向巴国防军各级别人员提供赴美培训机会。

在经济和贸易领域,巴林得益于C -SIPA正式成为美国在经济、商业和贸易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意味着巴林成为了美国公司值得信赖的投资目的地。但截至目前为止,除了总部位于麦纳麦的海湾航空(Gulf Air)恢复了到美国的直航航班外(1997年停飞),两国在C-SIPA项下的经贸合作成果总体乏善可陈。

在科技和网络安全领域,美国主要以网络安全合作为切入点,推动相关领域的联合研发工作等,提升巴林在面对黑客网络攻击时的抵御能力。

2023年11月,总部位于洛杉矶的网络安全和情报公司Resecurity宣布,在巴林经济发展署(EDB)的支持下,计划在麦纳麦开设一个办事处,还承诺在麦纳麦建立一个技术中心,提供包括网络安全培训计划等,帮助巴林政府培养高技能劳动力。此外,美国还与巴林在政府数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二、为什么是巴林

在一众阿拉伯国家中,美国首选巴林作为强化合作关系的战略伙伴,自有其诸多考量。

这个由逊尼派王室统治、什叶派民众占人口多数的海湾国家,长久以来一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安全和外交合作伙伴之一。自1971年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在军事安全、政治、经贸等方面缔结了深厚的合作关系。

在1971年,巴林除了与美国建交外,双方还签署了《驻军地位协定》,后者据此正式在巴林设立海军基地。1991年,两国签署《防务合作协议》;1993年起,美国海军中央司令部、第五舰队司令部、海军陆战队远征旅及“联合海上力量”司令部先后落户巴林。目前,被派驻到巴林的美国军事人员和文职雇员总计超过9000人。2001年,美宣布巴为其非北约主要盟友。

在务实合作方面,巴林国防军列装的武器装备中超过85%采购自美国采购,两国政府间军售合同总金额逾70亿美元。除了军贸外,两国于1999年签署投资协定,为双向投资合作提供机制性保障;于2004年签署自贸协定,巴林因此成为海湾合作委员会(GCC)中首个与美国达成自贸协定的成员国。美国连续多年跻身巴林主要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行列,2022年巴林对美国出口额达26亿美元。

近年来,美国对巴林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特朗普在他第一任期结束前先是授予哈马德国王以“功绩勋章”,紧接着又将巴林列为美国最主要安全伙伴。拜登上台后,先是于2022年“吉达安全与发展峰会”期间会见了哈马德国王,后来又两次接待萨勒曼王储兼首相访问。美国国务卿、防长分别4次造访麦纳麦,双方近4年内已举行3轮战略对话,就双边及地区事务密集沟通协调。时任国务卿布林肯更是赞誉巴林,将其视为美国在中东地区最亲密、最长久的伙伴之一。

美国对巴林如此高的评价并不是无来由的商业互捧,而在于巴林近年来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对美国亦步亦趋的追随也是在阿拉伯国家中位居前列。

2020年,巴林与以色列在特朗普政府的撮合和见证下签署了《亚伯拉罕协定》,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都有所扩大。不仅如此,巴林还同美国签署了共同反对反犹主义的谅解备忘录,是首个签署该文件的阿拉伯国家。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萨勒曼王储兼首相不顾国内以及整个阿拉伯世界高涨的反以情绪,仍公开谴责哈马斯,成为首位公开发表类似言论的阿拉伯国家政府首脑。

正因如此,美国有意借C-SIPA将巴林打造成其在中东地区的合作伙伴样板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C-SIPA

迄今为止,仅从C-SIPA签署一年多时间所取得的成果来看,该协议似乎更多是在巩固巴林和美国之前的合作成果,并不会引发外界过多关注。但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C-SIPA协议本身的成长性有可能激发出更多合作潜力,并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其他政策安排构成“组合拳”,对我们在海湾地区的存在形成挤压(编者注:关于中国与巴林的合作,此前有专文评析👉🏻中国与巴林关系:表面风光还是实质突破?)。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取得成果最多的国防和安全领域反而最需要更多时间、更多案例来对其合作有效性进行验证。比如,当C-SIPA签署的消息首次公之于众时,伊朗及其“抵抗轴心”盟友立即做出了回应:胡塞武装无人机在沙特-也门边境发动袭击,造成4名巴林士兵死亡。但由于此次袭击发生在沙特领土,因此并未被视为对C-SIPA协议的挑衅,也就未能触发C-SIPA中的威胁响应条款。因此,很难评估巴林是否对美国的安全承诺感到满意。

经济合作领域的已取得成果虽然不多,但巴林是美国前财长耶伦(Janet Yellen)所推崇的“友岸化”战略首选,即通过“众多值得信赖的盟友和合作伙伴来实现供应链多元化”。除了两国间业已达成的自贸协定外,还需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方面的合作潜力。

巴林在2018年颁布了《个人数据保护法》,这是世界上首部此类法律,加强了对个人、公司数据的法律保护,这对私营部门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巴林还坚持“云优先政策”,要求政府机构优先引入基于安全的云计算技术。2019年,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 (AWS)选择巴林作为在中东的首个云基础设施所在地。通过展示美国对未来技术的整合能力,再加上巴林独特的法律和政策环境,C-SIPA后续可以协助吸引更多科技公司加入。

最为重要的是,C-SIPA是一份具备成长性的开放式协议,而不是一份单纯的双边合作协议。美国和巴林都曾表达过意愿,希望将C-SIPA打造成为一个综合的安全防御机制,构建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网络,促进经济和技术的一体化发展。2024年底曾有消息指出,英国有意加入C-SIPA。

如果未来有更多海湾阿拉伯国家乃至南亚国家加入,C-SIPA会不会成为一个CPTPP那样的存在?设想一下这样一个可以叫做跨印度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机制(CPTIP,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Indian Partnership),与《亚伯拉罕协定》形成呼应,这才是我们需要对C-SIPA予以足够重视的关键所在。

0 阅读:2
海湾译读

海湾译读

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