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军指挥官拿着望远镜观察冰天雪地的盖马高原时,他没有发现,数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潜伏在北风呼啸的雪原之中。今年94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吴非远,当时就在其中。70年前,衣着单薄的中国军人从长津湖周边,发起了令美陆战1师胆寒的进攻。
许多战友没能发起冲击。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里,他们在阵地上化作了冰雕。9月24日,说起用雪埋葬冻死的烈士,吴非远依然难掩悲痛。
万里赴戎机,身上衣正单
1950年入朝作战时,浙江义乌人吴非远已是位南征北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从1942年参加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到随部北渡长江编入新四军第一纵队,再到北撤山东,3年解放战争吴非远历经大小12次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正当他所在的三野九兵团20军60师179团紧张地进行渡海登陆作战准备时,朝鲜半岛烽火突燃。这支来自江南的部队紧急乘火车秘密北上,准备出国参战。
为抓住战机,入朝十分仓促,后勤补给严重不足。当时担任营副教导员的吴非远记得,部队到达中朝边境的吉林辑安时,身上还是单薄的南方棉衣,“南方的棉衣管不住的,下车就发抖、牙齿打颤。虽也准备了一点棉衣棉裤,但棉鞋准备尤其不足”。
1950年11月7日,吴老所在部队进入朝鲜。入朝第一周,部队就遭遇了朝鲜50年不遇的寒流。“一进朝鲜,漫天冰雪,浑身发抖。”吴老说,南方部队没有御寒准备,后勤供应也极为不足,快速赶赴前线迎击美军路上,连盐都断了顿,连续几天淡食,战士们都说没力气。好不容易在山村一户朝鲜百姓家中获得半缸腌菜水,吴非远等人都喝了几口,其他交给炊事班做菜,才感到全身舒坦多了。
当时,美军被我军引诱深入,战机已经成熟。11月29日上午,吴老所在部队在古土里地区截击沿着公路长驱直入的“联合国军”德赖斯代尔特遣队,“朝鲜山连山,山中间有几条公路,美国兵坐在汽车、坦克上沿着公路浩浩荡荡开过来,我们就从山上打下来。”
美军山地遇伏,并不意味着此战好打。相反,战斗极为残酷。美军依托坦克和优势炮火反击,我军反坦克的手段不多,“我们用解放战争发明的土办法,炸药包炸美军坦克、汽车。”吴老回忆,当时团里组织敢死队,动员大家“用生命保卫中国”,爆破手们背着炸药包冲向敌坦克,爆破英雄以前仆后继的牺牲,拼着命把美军打乱了。
“一拉雷管,美军坦克就走不动了。一炸,公路上的坦克、汽车就乱套了。”我军乘势进攻,英勇无畏地围歼了这股敌人,俘虏美英军237人,缴获和击毁坦克、装甲车、汽车共74辆,各种火炮20余门。
“胜利,都是用人命换来的!”吴老感慨说。
冰血长津湖,勇士化作山脉
在柳谭里、在新兴里、在古土里、在下碣隅里……这样的血战,70年前发生在长津湖畔每一个地点。
我军面对的,是前所未遇的强大敌人。吴老回忆,美军遭遇我沉重打击后,其他美军乘车沿盘山公路向南溃退,我军随即翻越黄草岭山顶,想赶在美军前面阻击。山顶有条日据时期的矿山铁路直通山脚,部队夜间沿铁路摸黑开进,在一处山涧铁桥前被挡住了。
“桥板被抽掉了,只有两条铁轨,从上望下去是黑洞洞的无底深渊,我们都叫奈何桥。”奈何桥奈何不了吴老和战友们,他们连走带爬而过,直插山脚。拼着命抄近路追击,但美军早已突围而去,连影子也没见着。两条腿很难跑得过四个轮子,撤回黄草岭后,179团还遭遇了入朝以来最为猛烈的空袭,这是敌我双方巨大物质差距的一个侧面。
70年前,强大的敌人不仅是“联合国军”,还有盖马高原的酷寒。
待命中饥寒交迫,许多战友被冻死冻伤。手伸到衣服里取暖,拿出来就冻在枪机上。对那时的寒冷,吴老记忆犹新,“那时也没有温度计,我记得打退了美国兵出来小个便,裤子扣子没扣好,小便就变成冰了”。
当时,吴老所在营冻死冻伤非常多。吴老没有发到棉鞋,幸好有一双毛线袜子救了腿,有的战友则没有这么幸运,因冻坏了腿而掉队。露天的风雪中,一坐下去睡着了就再也不会醒来。吴老说,冻死的战友坐着像一尊菩萨,脸色红润,眉毛胡子上都是冰凌,不少指战员就这样永远定格在异国山上。
部队撤到下碣隅里后,吴非远带领几名干部最后检查有无伤病员留在战场上。酷寒里发现了几位冻死的战友或坐、或躺在雪地里,因为冻得无法掘开地面,只能先用雪埋葬烈士,等后面再来人入土为安。
“在朝鲜战斗中的这种残酷性,比枪打、炸弹炸更重,这是在国内尤其江南打仗没有过的。”吴老说。
激战山阳里,决死突击战顽敌
打完第二次战役,部队休整补充后,紧接着又参加了第五次战役。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打响。“我们下午主动发起进攻,起初很顺利,向南突破了南朝鲜军防线,天亮抓到了很多俘虏,但开始四五天一个美国兵都没看到。”已经望见汉江时,还没有遇上美军。吴老说,美国人的战术是以南朝鲜军当炮灰拼消耗。志愿军补给只能靠自己背,“一人一个米袋五斤米”,吴老在胸前做了一个斜挎的动作,由于后勤补给困难,经过连续两个阶段战斗后部队开始北撤,这时美军紧紧追了上来。
为掩护我军有序转移,一部分部队要断后掩护,179团就是其中之一。一天换一个阵地,几乎天天有阻击战,补给却越来越困难,到了实在无法坚持时,吴非远和战友们含泪杀掉了一匹跌伤的运炮弹的战马当粮食。“吃了马肉后,还得饿肚子”,吴老所在营又被赋予了坚守山阳里3天的艰巨任务。
傍晚赶到山阳里,我军抢占一处公路边的山头抢修工事,扼守敌军必经之地。修完工事,吴非远等4名营级干部在掩体里抽起旧报纸卷豆叶子的“香烟”,营参谋长吴通江还用破嗓子唱起了越剧,“现在打仗时刻准备牺牲,能开心就开心”。这一战,大家已作了决死突击的准备。
前面两天,我军灵活机动,敌飞机坦克大炮轰击,指战员就进入掩体隐蔽。待敌轰够了,飞机一走,大炮一停,我军立即进入战壕等敌上来。在吴老看来,美国人只是炮火厉害,步兵不行,头两天我军都顺利打退了美军。
由于我军扼守的山头是通向金城的必经之路,第3天美军发起了猛烈攻击。当天下午,攻击达到最高潮,营长张宝坤手里的预备队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排。这时,通信员冒着敌火力跑来报告,前沿已在拼刺刀。张宝坤命令把“所有能炸的武器”交给预备队,和敌人作最后一搏,又下令营部通信班只留3人,其他人和预备队一起反击。
“我们4个营干部也一起冲,阵地不能丢!那时我们都有思想准备,准备牺牲、准备回不来。”吴非远说,我军最后这支预备队冲上阵地的气势,终于压倒了敌人,敌人逃下山时,大家将炸药包、爆破筒、手雷一股脑地往下抛,迅疾消灭了这股敌人。
这次决死反击,让敌人当天再也起不了攻击的念头。等到天黑,团部下达了撤退命令。撤离前,部队就地掩埋牺牲战友,留下他们与朝鲜青山作伴。
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 通讯员 季 红视频 张 琦 实习生 何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