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华势力太嚣张!央视打码,依然猖狂!威胁爱国网红,流量骗局?

江卿曻 2025-04-16 09:20:45

前言

更令人震惊的是,落马后的李美越不知悔改,反而在社交平台大放厥词,甚至直接威胁批评自己的爱国网红!

他丑陋的行为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是单纯的口无遮拦还是他道德败坏?

李美越的人设与背后的流量骗局

凭着“东北大花”的视频,李美越开始爆红网络,被广大网友关注到。他通过东北大花袄和马面裙再加上夸张的表演,吸吸引网友目光,展示了所谓的“中国文化”。

他凭借这些特立独行的形象在社交媒体上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甚至达到了700万的关注度。他的表现和短视频内容成功引发了“新中式文化”的热潮,而他自己也乐于充当“文化代言人”,向外界宣传中国文化。

李美越曾自称是“中美混血”,并宣扬自己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号称要将中国的文化推广到全世界。

但他的血统却一直存在着疑点,早期有网友扒出,李美越并非所谓的“中美混血”,他实际上是越南和美国的混血,甚至连名字也被戏称为“蹭中美越三国热度”。

这一系列的身份谜团逐渐揭开了李美越的“爱国人设”,让他从一个“文化使者”逐渐变成了一个为流量不择手段的网红。

李美越虽然标榜自己为“文化代言人”,但更多的是通过一些标志性符号吸引眼球,而真正的文化理解却显得空洞而浅薄。

他所谓的“爱国”行为,几乎全是为了制造话题和博取关注,背后隐藏着明显的商业动机。

李美越的“反华言行”

甲亢哥中国行直接撕破了李美越的面具,他不仅的翻译国人话语的时候,恶意翻译,还故意侮辱国人。

给甲亢哥当随身翻译的时候,李美越理应充当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但他却在直播过程中频繁歪曲翻译,甚至直接制造误解,给中国形象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在理发店有一段让人厌恶的翻译。当时,理发师在和甲亢哥交流时提到,甲亢哥的脏辫结构比较复杂,如果拆除的话,很难恢复原样。理发师的意思其实是出于技术上的考虑,表达了一种温和的婉拒。

可李美越却把这句话曲解为“嫌你头发脏”,这一错误的翻译不仅让甲亢哥产生了误解,也可能让其他观众认为中国人对外国人有偏见,给中国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如果不是另外的翻译及时纠正,可能这个误会会扩大,甚至影响到中外交流的氛围。

除了翻译失误,李美越在直播中的言辞更是让人感到不适。在面对中国粉丝的热情时,他公然把这些为甲亢哥前来助阵的粉丝称为“像动物一样狂叫,不是正常人”。这不仅是对粉丝的不尊重,也是对中国人民的轻视。

甲亢哥立即反驳道:“你才不正常。”这一幕在直播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都质疑李美越为什么会对待自己支持他的中国粉丝如此冷漠和侮辱。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形象的摧毁,也是对中国粉丝的严重侮辱。

李美越曾经在直播中侮辱中国女性,他竟然用“chick”这个充满物化意味的词汇来形容中国女孩,这种轻浮的态度简直令人无法接受。

尽管李美越之后解释称这只是“美国人常用的词”,但这种态度显然已经触及了许多人对女性的基本尊重底线。

这次,甲亢哥可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立刻纠正了李美越的说法,公开表示这种说法不合适。但李美越仍然在直播中充满优越感,继续使用轻浮的语气,这让观众的愤怒情绪愈发高涨。

李美越事后为自己的言行辩解,称这些只是“文化差异”的问题,但他的种种行为显然不止是简单的误会或失言。

从央视打码到网红对峙

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之后,央视对李美越进行了打码处理,避免他继续传播不良影响。就连他跟甲亢哥同框时,也要对他单独打码。

央视如果能够采取打码的处理方式,意味着李美越的行为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甚至可能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对于李美越来说,这种“打码”不仅是对他个人形象的打击,也是对其不当言行的有力回应。

李美越并没有因此收敛,反而在社交媒体上变本加厉地继续挑衅。他的种种过激言论引发了网友们的愤怒,而他自己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困境,依旧我行我素,继续在网络上“作妖”。

他还通过私信威胁那些批评他的人,尤其是爱国网红“伦敦kj”。李美越向伦敦kj发去威胁信息,要求其为批评他的行为道歉,并声称如果不道歉,就要采取法律行动,甚至要将其告上法庭。

伦敦kj看到李美越的威胁后,毫不退缩,公开了李美越的私信,并发布视频回应。在视频中,伦敦kj表示:“我不会为你这种人道歉,反而我要站出来,维护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

他还在视频中表明,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是看到侮辱中国的行为,就一定会站出来挺身而出,维护中国的尊严。这种行为赢得了广大网友的支持,李美越的威胁行为则更加显露了他内心的虚伪和无耻。

李美越的行为不仅引发了公众的反感,也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所谓的“爱国人设”不过是空洞的幌子,背后隐藏着一颗冷酷、虚伪的心。

网友非常厌恶李美越,李美越的做法只会让他被永远铭记为一个“文化叛徒”,甚至是一个利用“爱国”标签为自己谋取利益的骗子。

公众的愤怒审判李美越

短短十天时间内,李美越的短视频账号失去了数十万粉丝。无论他如何试图通过各种方式修复自己的名声,都只能看着评论区被大量负面评论淹没。

曾经因其“爱国”人设获得的流量,现在成了他自己的沉重包袱。公众对他的失望情绪达到了顶点,几乎没有人再愿意为他的行为辩护或为他提供任何的支持。李美越的“爱国”形象早已变得毫无意义,他的言行彻底证明了他所谓的“文化推广”不过是一场为了流量和利益的表演。

态度高傲的李美越公开道歉,但他的道歉显得极为虚伪,甚至带有挑衅意味。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他的态度依然高傲,丝毫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悔意和自我反省。

他仍然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文化”,却完全忽视了他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恶意和偏见。就连网友们对他道歉视频的态度也不再宽容,反而一片讽刺声,认为他的道歉只是为了保住自己在网络上的地位,而非真正的反思和改变。

李美越的行为还引发了对“网络文化”的广泛讨论。在这次事件中,李美越充分展现了“伪文化推广者”的典型特点:打着文化传播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利用文化符号来获取流量和经济利益。

他在中国文化上的轻视和对中国女性的侮辱,暴露了网络上一些流量博主为追逐利益不择手段的现实。

李美越并非个例,类似的“文化代言人”屡见不鲜,他们通过伪装成“爱国”的形象,吸引眼球,最终沦为舆论的对象。

李美越最终未能扭转自己“卖国贼”的形象,反而加深了自己在公众心中的负面印象。可以说,李美越的结局早已注定:他的商业合作逐渐停滞,粉丝流失,社交平台上的影响力几乎消失殆尽。

更为重要的是,公众的宽容度已经用尽,李美越不仅失去了粉丝的支持,也失去了真正爱国观众的尊敬。

结语

李美越的事件让我们再次看到了网络文化中潜藏的“伪文化推广者”。通过李美越的崩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真假文化输出和真诚的爱国情感之间的界限有时变得模糊。

真正的文化传播者应该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而非利用文化符号博取眼球。

作为公众,我们应更加警惕那些打着“爱国”旗号、实则谋取私利的人,让真正值得尊敬的文化代表脱颖而出,确保我们的文化不被亵渎。

信源

环球时报—李美越被央视打码,本人道歉

0 阅读:1
江卿曻

江卿曻

道不完的历史,讲不完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