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1.6T真能干翻日系2.0L?
德国人连夜抄作业,咱就想问问,这到底是真材实料的科技狠活,还是又一场吹上天的“PPT造车”?
咱先不说别的,数据搁这儿摆着:奇瑞1.6T,197匹马力;2.0T,440牛·米扭矩,热效率怼到38%。
听着是不是挺唬人?
直接对标本田地球梦,叫板宝马B48,这架势,恨不得把“国产之光”四个字刻脑门上。
可别光看贼吃肉,没见贼挨揍。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前阵子,奇瑞高调宣布混动技术开源,那场面,欧洲车企连夜带着合同堵门,德国人想买发动机技术,日本人求购燃烧控制算法,连韩国现代都偷偷摸摸派人混进奇瑞4S店当学徒。
啧啧,这阵仗,像极了当年安卓开源干翻诺基亚。
但咱得冷静,人家图啥?
真就馋你这技术?
我看未必。
没准人家是想来“学习借鉴”,完了回去给你优化优化,再反手把你给超了。
这年头,商场如战场,谁都不是傻子。
说到这儿,想起前几年有个段子,说老外来中国考察高铁技术,回去没多久,自家的线路也安排上了。
这事儿,细思极恐啊!
这不,2023年10月,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芜湖放出豪言,说要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在2025年实现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5%。
这话说出来,是提气,可也得掂量掂量,别到时候又成“画饼充饥”。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国家层面肯定是要支持自主品牌的。
这不,2024年1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北京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提出2035年中国品牌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达到4L/100km的目标。
这政策一出,各家车企都得卷起来,谁也别想躺平。
可话说回来,光有政策扶持还不够,还得看实际表现。
这不,有车主就说了,这奇瑞2.0T,零下20℃冷启动,涡轮迟滞比官方数据多0.8秒,冰雪路面超车得提前三秒踩油门。
这啥概念?
关键时刻掉链子啊!
还有那1.6T,虽然省油,但10万公里后缸内直喷积碳问题,让修车工换个喷油嘴都要骂街——这设计压根没考虑中国92号汽油的杂质。
这数据再好看,用户体验跟不上,那也是白搭。你说对吧?
更何况,这竞争对手也不是吃素的。
2023年11月,本田汽车在泰国曼谷宣布,对东南亚市场部分搭载1.5T发动机的车型进行价格调整,降幅最高达10%。
这摆明了就是冲着奇瑞来的,想用价格战保住自己的地盘。
还有大众,2024年2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贝瑞德在上海接受采访时表示,要继续加大在华投资,与中国本土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发动机技术。
这意思很明显,单打独斗不行,得找个“好基友”一起玩。
甚至连一汽都坐不住了,2023年12月,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一汽)在长春宣布与奇瑞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发动机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这俩老牌国企联手,能不能搞出点新花样,还真让人期待。
你说这奇瑞,技术是有点东西,但品牌溢价跟人家比,还是差了点意思。
同样是花20万,你买个奇瑞,别人可能觉得你“支持国货”,但也有人觉得你“当小白鼠”。
这用户认知,一时半会儿还真扭转不过来。
所以啊,奇瑞这波操作,到底是真突破,还是昙花一现,还真不好说。这路,还长着呢。
技术再牛,也得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用户的口碑才是王道。
锐利锋芒
总之可以预见,奇瑞多款发动机在5年后达到世界第一!
用户18xxx64
一切都是你说了算……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