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炳文:朱元璋“妙计”拉拢,48年效忠,为什么留下600年谜团?

董卓谈历史 2023-06-10 03:41:06

1395年,68岁高龄的明太祖朱元璋,急召长兴侯耿炳文入宫,开口便问耿炳文儿子婚配情况,得知长子耿璿还没娶妻,朱元璋当即决定,将江都郡主指婚给耿璿。

江都郡主是朱标的长女,当时朱元璋已经决定传位朱允炆,即朱标的儿子,也就是说,耿炳文的儿媳妇是将来大明皇帝的姐姐,是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

对于这样的政治联姻,耿炳文早已见过不少,但这是第一次落在自己家,耿炳文顿觉皇恩浩荡,叩头感谢明太祖朱元璋。

《明史》记载,“江都公主,洪武二十七年下嫁耿璿,长兴侯炳文子也。”

1395年,江都公主正式嫁入长兴侯府,也许耿炳文并不知道,这是朱元璋为朱允炆“提前布局”。

今天,我们来聊聊明朝开国功臣耿炳文“一生忠勇、死后迷惑”的故事。

说起耿炳文,要简单介绍他的父亲耿君用。

元朝末期,起义军遍布各地,朱元璋在郭子兴麾下得到重用,后来朱元璋看到义军领袖争权夺利,于是决定回乡募兵组建军队。

1354年,朱元璋精心挑选24位心腹离开濠州,南略定远。支持朱元璋起家的这24位将领,被称为“淮西24将”,其中有位武将名叫耿君用,他便是耿炳文的父亲。

最初,耿君用报名参加朱元璋的义军,因体格高大、为人豪爽,被授予“十夫长”的职位。后来,耿君用跟随朱元璋南下定远、攻取滁州、和州,因战功被提拔为管军总管。

《明史》记载,“父君用,从太祖渡江,积功为管军总管。”

1356年,朱元璋顺利攻取南京以及安徽南部地区,东边是实力强大的张士诚。起初,朱元璋想与张士诚联合抗击元朝,没想到朱元璋信中语气不当,惹怒张士诚,亲自率军攻打汤和驻守的镇江。

朱元璋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徐达前去支援,在龙潭之战中,徐达击溃张士诚军队。随后,张士诚重新整顿兵马,掉头攻打耿君用驻守的宜兴。

耿君用勉励将士与城池共存亡,激战多日,结果不幸被张士诚军队的长槊刺死,宜兴也落入张士诚的手中,直到两年后才被夺回,可见张士诚部将的战斗力不弱。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以舟师攻镇江,徐达等御之,败其军于龙潭。又寇宜兴,耿君用以铠腾栅,中槊死,宜兴入土士诚。”

耿君用虽然战死沙场,但是他的部下并没有全军覆没,22岁的耿炳文继承父亲官职,他只比朱元璋小6岁,耿炳文继续统帅父亲原有部将作战。

1357年,耿炳文率领将士先攻占广德,随后继续攻打长兴。在长兴之战中,耿炳文首先击溃张士诚麾下大将赵打虎,缴获敌方战舰300余艘,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又活捉长兴守将李福安、答失蛮等人。

朱元璋得知攻克长兴的消息,非常兴奋,当即决定将长兴改名为“长安州”,并在这里设置永兴翼元帅府,任命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从此镇守“长安州”。

攻克长兴,朱元璋为什么如此高兴?因为长兴的地理位置“极为关键”。

长兴是如今浙江湖州的长兴县,这里地处太湖之畔,陆地上连接广德等地,处于交通要道,是江浙地区的门户。从朱元璋将此处改名为“长安州”,也可以发现朱元璋希望这里“安全”,从侧面也反映出耿炳文镇守此地的重要性。

《明史·耿炳文传》记载,“太祖既得其地,大喜,改为长安州,立永兴翼元帅府,以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守之。”

自从耿炳文夺取长兴,张士诚迅速派军前来攻打,试图重新夺回咽喉要地。耿炳文结合长兴的城墙好坏程度,制定详细的防御作战计划,严防张士诚率军反扑。

张士诚首先派出麾下潘元明和严再兴两位猛将,耿炳文率领军队全力反击,打得敌军四散溃逃。有了这次教训之后,张士诚派遣重量级名将李伯升带领10万兵马,分别从水路、陆路对长兴进行“水陆两栖围攻”。

此时的长兴城中,耿炳文只有守城士兵7千人,在死守城池的同时,耿炳文向朱元璋求救。明太祖朱元璋焦急万分,迅速命令陈德、华高等将领率军支援耿炳文。

李伯升不愧是张士诚麾下第一猛将,他选择“围点打援”战术,趁着夜色半路伏击前来支援的朱元璋大军,肩负救援使命的将领被击溃在路上,耿炳文只能独自硬撑。

在长兴保卫战中,耿炳文展现出极高的防御天赋,他根据战场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防御策略,虽然李伯升军队的进攻很猛烈,但是始终没有攻破城池。

就这样,双方在长兴城外僵持了1个多月,期间耿炳文“衣不卸甲、马不离鞍”,终于坚持到常遇春带领的援军。在常遇春和耿炳文的联合打击下,李伯升战败逃跑,有5千多名将士被斩杀。

《明史·耿炳文传》记载,“炳文婴城固守,攻甚急,随方御之,不解甲者月余。”

经历此战,常遇春对耿炳文极为钦佩,称之为“宿将”。常遇春在明初是极为闪耀的名将,除了徐达之外,常遇春很少敬佩其他将领,而耿炳文就是一个。

1358年,张士诚继续派兵攻打长兴,这次领兵的是弟弟张士信,耿炳文再次活捉敌军名将宋兴祖,恼羞成怒的张士诚决定大军围城,结果耿炳文一反常态,放弃防守主动出击,再次大败张士诚军队。

1360年,对于朱元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这年发生著名的龙湾之战。

当时,陈友谅已经诛杀上司徐寿辉,公开宣布建立陈汉王朝,为了吞掉朱元璋,盘踞在九江的陈友谅主动联系苏州的张士诚,表示联合夹击消灭南京的朱元璋,事成之后平分朱元璋地盘。

当时陈友谅的实力很强,可谓是兵多将广、战船武器先进,声势浩大地沿江而下,朱元璋很是紧张。在“参谋团”的建议下,朱元璋以诈降的方式将陈友谅舰队引入龙湾,河道狭窄又遭遇朱元璋伏击,陈友谅大败。

此战之后,朱元璋在南京彻底站稳脚跟,具备了争雄天下的本钱。此时,不禁要问,既然陈友谅是联合张士诚共同行动,为什么不见张士诚的行动呢?

实际上,张士诚也派兵夹击朱元璋,只是被挡在半路,这个人就是耿炳文。

按照约定,张士诚派麾下大将吕珍、徐义率军出击,大军兵分三路攻打长兴,结果被耿炳文全部打败,并且张士诚的部将汤全、张琪还命丧沙场。

由于陈友谅前期进展顺利,张士诚害怕赶不上“分一杯羹”,再次派遣徐义重兵攻打长兴,守城的耿炳文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又一次大败敌军,还斩杀张士诚手下2名大将。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吕珍、徐义自太湖分三路寇长兴,耿炳文击破之,总管汤全、张琪被杀。

张士诚连续“头撞南墙”,放弃攻取长兴,准备转头攻取江阴,然后从此处逆流而上,以此躲过悍将耿炳文。

没想到,耿炳文早已看穿张士诚的心思,提前派人给镇守江阴的吴祯送去亲笔信,就在张士诚到达江阴的时候,遭到江阴守将吴祯的埋伏,张士诚损失惨重,无奈退回苏州休整。

耿炳文超强的防守能力,击碎了张士诚“会师南京”的痴心妄想,对于朱元璋全力迎战陈友谅贡献极大,既破解了敌军人数上的压力,又为朱元璋赢得时间。

《明史》记载,“长兴为士诚必争地,炳文拒守凡十年,以掛寡抵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士诚迄不得逞。”

明朝史料对于耿炳文镇守长兴的评价很高,耿炳文防守长兴的10余年时间里,张士诚年年来攻打,耿炳文总是能够凭借少数兵力击败敌军,始终没有让张士诚兵卒通过长兴。

人们经常关注“攻城拔寨”的猛将,容易忽略“披肝沥胆”的守将,因为开疆拓土更能带给人激情燃烧的感觉,被动防守城池则相对“枯燥乏味”,但是其中仍然充满勇气与谋略。

1368年农历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此时的朱元璋对耿炳文的功劳仍然念念不忘,认为耿炳文镇守长兴,功劳最大,在功臣榜单上,将耿炳文和徐达都列为一等。

《明史》记载,“始,炳文守长兴,功最高,太祖榜列功臣,以炳文附大将军达为一等。”

这里所说的“同列一等”,并不是耿炳文的功劳与徐达相媲美,而是指耿炳文在防守领土这件事上已经是最好的,对朱元璋的支持和保障也是最好的,更多地代表战略意义上的。

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将耿炳文封为长兴侯,赏赐世袭铁券,食禄1500石。此外,耿炳文父亲耿君用的画像也被放在功臣庙,至此,耿炳文位列明朝勋贵家族。

从明朝建立之后,耿炳文先后跟随常遇春、徐达、傅友德、蓝玉等人出征,但是始终没有担任大军主帅,唯一一次是在1397年,朱元璋命耿炳文率军前往蜀地平定贼寇,大获全胜,俘虏敌军士卒3余千人。

从这些经历来看,朱元璋很了解耿炳文,主要安排防守任务,极少统帅大军主动出击。在1398年,耿炳文又受朱元璋的旨意镇守辽东。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史称建文帝。在做储君的时候,建文帝就感到来自藩王权势的威胁,登基之后,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怂恿鼓舞下,手起刀落半年连削5位藩王,最终促使燕王朱棣起兵靖难。

对于建文帝来说,可以用来统兵的将领并不多,朱元璋晚年诛杀功臣,像冯胜、蓝玉、傅友德这些名将都已去世,跟随朱元璋的名将只剩下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然而郭英因病告假,建文帝最终选择耿炳文统军讨伐“叛逆燕王”。

实际上,这也是朱元璋在1395年突然赐婚耿炳文儿子的原因,将耿家和建文帝捆绑在一起。

建文帝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李坚、宁忠担任副将,率领30万朝廷南军平定燕乱。南军对外宣称有30万,实际上只有13万人。

《明史·耿炳文传》记载,“帝命炳文为大将军,帅副将军李坚、宁忠北伐,时年六十有五矣。兵号三十万,至者惟十三万。”

这年8月,耿炳文大军到达真定,于是在滹沱河扎营结寨,没想到朱棣率领燕军突袭南军前锋,9千人的前锋全军覆没。驻扎在莫州的部将潘忠、杨松前来支援,遭到朱棣埋伏截杀,2人全部被俘虏,誓死不降被杀。

紧接着,耿炳文麾下部将张保投降朱棣,如实报告耿炳文的排兵布阵虚实情况,朱棣又将张保派回南军,告诉耿炳文朱棣大军即将来攻的假消息。

结果,耿炳文中计,指挥大军渡河打击燕军,就在渡河的关键时刻,朱棣率军突袭“半渡之兵”,耿炳文的军队溃逃回城,造成城门堵塞,自相踩踏致死的不计其数。

耿炳文在真定之战中虽然战败,但是大军人数依然占据优势,耿炳文麾下部将忠于建文帝,摩拳擦掌渴望再战,战局并没有失控。

耿炳文长子耿璿,即朱元璋赐婚的江都公主驸马,在真定之战中极为勇猛,杀死朱棣麾下两位部将。耿璿劝说父亲放弃真定,直捣朱棣的北平老巢,但是耿炳文没有采纳。

耿炳文没有采纳是对的,首先是耿炳文明白自己擅长防守,不宜远距离突击攻城,其次燕军随时可以回援北平,很容易陷入被夹击的局面,后来李景隆是趁朱棣率军北上才直捣北平,结果久攻不下,朱棣回援无奈撤退。

朱棣率领的燕军虽然围住城池,耿炳文手握10万军队坚守不出,朱棣深知耿炳文是擅长守城的老将,3天之后就撤兵离去。

《明史·耿炳文传》记载,“燕兵遂围城。炳文众尚十万,坚守不出。燕王知炳文老将,未易下,越三日,解围还。”

朱棣撤退的第二天,耿炳文心情郁闷,因为他接到建文帝的圣旨,命耿炳文立即回京,同时让李景隆接替耿炳文统帅全军。原来,建文帝在南京听说耿炳文在真定被朱棣突袭,没有后续战报的情况下,决定撤换耿炳文。

李景隆接管大军的时候,朱棣已经撤退了,迅速将战报送至建文帝,大喜。草包终究要露馅,最终,建文帝就葬送在李景隆的手中。

耿炳文回到南京后,紧闭大门不见客,一直到永乐2年去世,终年69岁。

在真定之战中,总结耿炳文败给朱棣的原因,应该有三方面。

一是建文帝用人不善。耿炳文最擅长的是防守城池,朱棣常年镇守北平,多次率军打击北元,而建文帝却让耿炳文带兵北上平叛,相当于是用耿炳文的弱势对战朱棣的强项,焉有不败之理。后来,耿炳文转入防守,朱棣大军退去,也从反面证明这一点。

二是耿炳文年纪偏大。从年龄上来看,耿炳文只比朱元璋小6岁,年逾花甲的时候统兵对阵朱棣,的确有些吃力。更何况,南军号称30万,实际只有13万人,并没有圣旨中那么雄赳赳。

三是朱棣谋略更胜一筹。不得不说,在真定之战中,朱棣制定的作战策略环环相扣,先是突击前锋营,大获全胜,紧接着伏击截杀支援的南军,再胜,最后利用降将张保击敌于半渡,乘胜追击。

虽然耿炳文已经去世,但他的故事仍在继续。

清朝道光年间,云南出土一块墓碑,墓碑是由沐晟所写,沐晟是明朝名将沐英的儿子。墓碑记载的是一位名叫“耿琦”的生平经历,根据墓碑上所写,耿琦是耿炳文的幼子,还写到耿炳文是在1399年真定之战中战死的。

碑文记载如下:三十二年,侯年已六十有五,援真定,殁于阵。

因为耿炳文的妹妹当时嫁给了西平侯沐英,也就是沐晟的母亲,论亲戚关系算,耿炳文是沐晟的亲舅舅。

在碑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耿郎为我远来,汝厚遇之,庇其得所,以慰我心”,意思是,耿琦跨越千里来到云南投奔我,我尽己所能厚待照顾他,算是问心无愧了。

然而,《明史》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耿炳文被人弹劾,说耿炳文的衣服以及器皿上有龙凤的图案,大逆不道的行为僭越礼制,耿炳文得知后非常害怕,于是畏罪自杀。耿炳文的三个儿子,分别是耿璿、耿瓛、耿瑄,全部受到牵连被诛杀。

从耿炳文去世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这位明初防守悍将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呢?

个人认为,耿炳文应该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株连杀死。

首先,耿炳文在真定战败后,退守城池防守,这点在史料中能够相互印证。如果耿炳文战死在真定,南军必定群龙无首、方寸大乱,朱棣也不会放过绝佳机会,至于李景隆如何接管南军都将是空白记载,因此,耿炳文应该没有在真定战死。

其次,耿炳文在朱棣登基两年后以“谋逆僭越”罪名遭到诛杀,实际上是莫须有的罪名,耿炳文历经朱元璋统治后期的黑暗时刻,肯定不会犯“龙凤纹饰”的低级错误,一定是一出“朱棣授意、大臣诬陷”的好戏,达到诛杀的结果就可以。

最后,逃至云南的应该是耿炳文的幼子,他侥幸逃脱朱棣的逮捕诛杀,身份是真实的,也受到沐晟的庇护。那沐晟为什么会说耿炳文战死在真定呢?因为沐晟不敢直言明成祖朱棣“恶行”,还想要展现舅舅一生功绩,直接说战死真定。

回顾耿炳文家族,父亲耿君用以“淮西24将”身份跟随朱元璋打天下,耿炳文也将最强壮的48年时间都献给明朝,然而耿炳文的悲惨结局,主要原因归结到建文帝用人不当。

0 阅读:4
董卓谈历史

董卓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