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致近30万人死亡!缅甸7.9级地震移超6米,日本地震概率升至80%

小彭的灿烂 2025-04-24 09:07:31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地震始终是一个令人胆寒的存在。

4月15日,NASA 监测到缅甸发生 7.9 级地震,大地偏移超 6 米,一时间,恐慌与担忧笼罩在人们心头。

而另一边,日本也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预测或现导致 30 万人死亡的特大地震。

但现实真的如此吗?缅甸的 7.9 级地震和日本可能发生的特大地震,又给我们敲响了怎样的警钟呢?

【NASA 揭秘:缅甸 7.9 级地震的震撼真相】

2025 年 3 月 28 日 14 时 20 分,一场噩梦降临缅甸,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此次地震震级达到 7.9 级 ,震源深度 30 千米。

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7.9 级的地震,能量释放相当于约一千颗原子弹同时爆炸,其威力超乎想象。

而 NASA 发布的卫星数据更是令人震惊,此次地震导致大地偏移超 6 米。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于地震的认知可能仅仅停留在房屋倒塌、地面开裂等表面现象。

但 NASA 利用欧洲空间局的哥白尼计划 Sentinel - 1A 和 Sentinel - 2B/C 卫星获取的雷达和光学数据,为我们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变化。

这些高精度的卫星数据显示,地震产生的地面破裂长度估计为 550 公里,破裂从曼德勒以北延伸到缅甸首都内比都以南,成为记录上最长的断层引发的地面破裂之一。

在断层线上,部分地面位移超过 3 米,某些地方的总偏移量甚至超过 6 米。

如此大幅度的大地偏移,足以改变当地的地形地貌,河流改道、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也随之而来。

而缅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强烈的地震,是因为缅甸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东缘,是典型的板块俯冲 - 剪切复合边界。

该区域主要受实皆断裂带等构造控制,实皆断裂带全长约 1200 多公里,是印度板块和巽他板块之间的大陆右旋走滑断裂,也是缅甸活动性最强、规模最大的孕震断层。

此次地震便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接近云南地区的强烈活动引发,发生在年滑动量达 20 毫米的右旋走滑断裂带上。

长期的板块运动使得地壳中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当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通过地震的形式释放出来。

而这次地震还有一个特殊之处 ,可能是一次罕见的 “超剪切” 地震。

在 “超剪切” 地震中,断层线上的滑动速度比它产生的地震波更快,这可以将地震能量集中在破裂的前面,从而加剧地震的破坏力 。

这种特殊的地震类型,也让此次缅甸地震的危害程度进一步升级。

地震发生后,缅甸多个地区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悲痛之中,曼德勒、实皆等城市的大量建筑在地震中轰然倒塌,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也未能幸免。

阿瓦大桥这座承载着百年沧桑的地标性建筑,在地震中折断,成为了这场灾难的一个缩影。

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救援工作面临重重困难。

据统计,截至当地时间 2025 年 4 月 3 日晚,强震已致缅甸全国 3145 人死亡、4589 人受伤,另有 221 人失踪。

泰国曼谷也有 20 人因地震死亡,中国瑞丽市 458 户 1705 人受灾,2 人轻微受伤,还有 4 名中国公民死亡,13 名中国公民受伤 。

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中国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中央政府便宣布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于 29 日上午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成为首支抵达缅甸的外国救援队伍。

随后,应急管理部派遣的中国救援队也抵达缅甸灾区投入救援行动,中国红十字会派出的物资和救援队同样进入缅甸灾区实施救援。

俄罗斯也派遣了两架载有救援人员的飞机赶赴缅甸,美国虽然表态会提供帮助,但因此前削减国际开发署预算等原因,实际救灾能力备受质疑。

【日本的地震危机:30 万人死亡的预警是真是假?】

当缅甸地震的阴影还未完全消散,日本也传来了令人揪心的消息。

4 月 14 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文提醒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地震灾害 。

这一提醒并非空穴来风,3 月 31 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最新南海海槽大地震风险评估报告,将未来 30 年日本发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概率从 70% 提升至 80%,称地震可能波及西起冲绳、东至福岛的广大区域,甚至可能导致 29.8 万人死亡,造成高达 1.8 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这一预测,无疑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日本乃至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

日本政府之所以会做出如此惊人的预测,其实是因为日本对南海海槽大地震的关注由来已久。

南海海槽位于日本南部,从静冈县骏河湾延伸至九州以东海面 ,这里是地震的高发地带。

历史上,南海海槽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最近一次是 1946 年的昭和南海地震,震级达到里氏 8 级,造成至少 1330 人丧生 。

此后,虽然这片海域暂时归于平静,但地质学家们深知,平静之下,地壳运动的暗流涌动。

日本政府定期公布风险预测,旨在提前采取措施,减少大地震可能造成的破坏。

日本是个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岛国,注定要承受大自然的更多考验。

南海海槽,就处在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聚合型板块边缘 ,菲律宾海板块每年以大约 4 - 6 厘米的速度,俯冲至欧亚板块之下 。

这种强烈的板块运动,使得南海海槽沿线地区成为地震多发区。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南海海槽每隔大约 90 到 150 年就会发生一次 8 级左右的大地震 。

一旦南海海槽发生特大地震,其破坏力将是难以想象的。

地震引发的强烈震动,会使建筑物瞬间倒塌,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也会遭到严重破坏。

而更可怕的是,地震还可能引发海啸,在海底板块的剧烈运动下,巨大的海浪将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陆地,淹没沿海地区,吞噬生命和财产。

日本是一个岛国,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一旦遭受海啸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日本政府的工作组会议发布的最新估算结果显示,若发生南海海槽大地震,最多可能导致 29.8 万人死亡,其中 21.5 万人可能因海啸丧生,7.3 万人可能因建筑物倒塌丧生,8700 人可能因火灾等丧生 。

这一数字,将是 2011 年 “3・11 日本地震” 死亡人数(1.59 万人)的 18.7 倍 。

除了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也将是天文数字,预计将达到约 292 万亿日元(约合 1.8 万亿美元) 。

经济损失不仅仅体现在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毁上,还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断裂。

大量企业的生产设施受损,生产停滞,订单无法按时交付,将对全球产业链产生连锁反应。

旅游业也会陷入萧条,国内外游客大幅减少,相关收入锐减。

房地产市场遭受冲击,房屋倒塌和损毁,不仅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还会影响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发展。

金融市场也难以幸免,投资者信心受挫,股票市场可能暴跌。

不得不说,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无疑给日本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结语】

回顾缅甸 7.9 级地震和日本可能发生的特大地震,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强大力量和人类的脆弱。

缅甸地震的大地偏移超 6 米,日本可能面临 30 万人死亡的地震威胁,这些数字和预测都让我们深感震撼。

地震这个大自然的杀手,时刻提醒着我们,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如此渺小。

参考资料:

齐鲁壹点在2025-04-15关于《我驻日本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地震灾害》的报道

卫星数据显示缅甸地震的运动

0 阅读:2
小彭的灿烂

小彭的灿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