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糖尿病患者服用抗抑郁药来解决精神健康问题 或其他健康问题,如缓解慢性疼痛。
一些科学证据表明某些类型的抗抑郁药可能与高血糖有关。
“一些研究报告称抗抑郁药会引起高血糖,但更有力的证据在于抗抑郁药与体重增加之间存在关联,而体重增加随后会导致糖尿病,”爱达荷州立大学波卡特洛分校 LS Skaggs 药学院院长兼副教授Tom Wadsworth 博士表示。对于已经患有任何类型的糖尿病的人来说,体重增加会使血糖管理更加困难。
以下是关于抗抑郁药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健康问题本身如何对糖尿病管理产生不利影响的知识。
糖尿病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糖尿病和抑郁症常常相伴而生,因为每种疾病都可能导致另一种疾病的发展或恶化。患有 1 型和 2 型糖尿病的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没有患此病的人高出三倍。
“抑郁症与体重增加有关,这会导致 2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糖,最终导致被诊断为糖尿病,”Wadsworth 博士说:“相反,2 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会体重增加,身体活动减少,这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状或与不良健康结果相关的抑郁症。”
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也起着一定作用。慢性病带来的焦虑和压力会对新陈代谢造成影响。当你处于持续压力之下时,压力激素(如皮质醇)就会释放。压力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下降,从而导致对脂肪或含糖食物的渴望。
糖尿病困扰和倦怠也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抗抑郁药会导致糖尿病吗?Wadsworth 指出,抗抑郁药与糖尿病之间的直接联系尚不清楚。但一些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的使用与 2 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主要是因为这些药物会导致体重增加。超重被认为是该疾病的风险因素。
Wadsworth 表示,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 尤其如此,这是一类较老的药物,现在很少用于治疗抑郁症。“在较常用的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 (SSRI)中,体重增加情况各不相同。”
他说,虽然大多数 SSRI 引起的体重增加比 TCA 要少,但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与体重增加和潜在的血糖调节问题有关,尤其是在高剂量和长期使用时
抗抑郁药和血糖专家表示,抗抑郁药和血糖之间的直接关系很复杂,目前尚未完全了解。
“研究表明,不同的抗抑郁药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同,”俄亥俄大学教授、糖尿病相关社会心理问题研究员 Elizabeth A. Beverly 博士说:“对血糖的影响取决于具体的抗抑郁药、剂量、使用时间和个人因素,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对药物的反应都不同。”
Beverly 博士说,一些研究表明 SSRI 对血糖水平有益,但一些去甲肾上腺素能抗抑郁药(一类通过增加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来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可能会对血糖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抗抑郁药的选择应该根据糖尿病患者及其价值观、偏好和需求进行个性化,”Beverly 说:“鼓励健康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体育锻炼、血糖监测、充足的睡眠、戒除药物滥用和行为保健可以帮助减轻抗抑郁药对血糖的潜在不利影响。”
Wadsworth 说,当糖尿病患者选择抗抑郁药时,重要的是将药物的副作用与患者的症状结合起来。
“这确保了任何副作用不仅可以控制,而且可能有益,”Wadsworth 说:“例如,安非他酮(Wellbutrin)是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一个强有力的选择,因为它对体重没有影响,甚至与减肥有关。”
为什么治疗抑郁症可以改善糖尿病症状由于抑郁症和糖尿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采取措施解决一种疾病也会对另一种疾病产生积极影响。当人们感到抑郁时,这可能会影响他们控制糖尿病的能力。
沃兹沃斯说,通过改善情绪和动力,治疗抑郁症可以帮助人们吃得更健康、锻炼更多,从而有助于减肥和控制血糖,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改善情绪症状的其他策略也可以对糖尿病管理产生积极影响。
“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和锻炼可以稍微改善 A1C、空腹血糖和血压,”Beverly 说。
尝试以下生活方式的改变来帮助控制抑郁症状:
吃健康的食物。均衡的膳食,而不是高糖、高脂肪、加工食品,对您的身体和心灵都有益。争取持续良好的睡眠。治疗睡眠问题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尽量保持高效。即使只是一点点地完成任务也能让你感到有成就感。与他人联系。让朋友和家人知道你的感受以及他们可以如何提供帮助。总结研究表明某些抗抑郁药可能会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但直接关系很复杂,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某些类型的抗抑郁药与体重增加有关,这是 2 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并可能使糖尿病管理更具挑战性。如果您患有糖尿病并且正在考虑服用抗抑郁药,请与您的医疗保健提供者讨论不同药物如何影响您的血糖水平。通过健康饮食、冥想、认知行为疗法和定期体育活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来控制抑郁症状,可以改善您的情绪并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文章来源:Jessica Freeborn,《每日健康》
免责声明:康加号致力于健康常识分享,内容根据公开资料编辑,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在线留言删除。文章旨在介绍健康科学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如需精准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