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人们对于机器人的认识和想象几乎都来自于科幻小说和电影,我们想象着机器人能够帮助人类完成各种琐碎、复杂的工作,甚至想象着和机器人发展成为朋友、恋人(如电影《我的机器人女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机器人的一些想象逐步变成了现实,机器人越来越全面地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在教育、医疗、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经有许多成熟的机器人产品在不同领域中得到应用。在教育领域,发展较为成熟的机器人主要有智能玩具、儿童娱乐教育同伴等。
例如,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电子产品十大发明”之一的Pleo,就是一个深受儿童喜爱的智能玩具。它的外形是一只小恐龙,在小主人的照顾下,它会不断成长,表现出打呼噜、撒娇、躲避障碍物等行为,它可以培养儿童的爱心和耐心。
除此之外,还有针对0-12岁儿童设计的同伴机器人,如爱乐优、Kibot-2等,可以帮助家长给孩子进行智慧启蒙。
在医疗领域,有可以应用于外科手术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还有可以帮助行动不便人士完成吃饭、绘画等活动的康复机器人Handy1,以及可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机器人RP-VITA等等。
在服务领域,机器人的应用则更加广泛且为人熟知,例如家用扫地机器人、外卖机器人、天猫精灵、小度智能屏等等。尽管机器人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人类对于机器人的态度依旧是含混不清的。
有些人对机器人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机器人适合在各个领域进行工作,并且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甚至可以进一步解决如特殊人群看护等相关的社会伦理问题。
以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例,一些中小学教师在与机器人互动后,对机器人表现出较高的接受度。但是,还有相当多的人对机器人表现出拒绝与不认可,甚至还对机器人表现出算法反感。
一项关于欧洲民众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机器人在学校教育、特殊人群看护方面的应用持消极态度,日本的研究也发现,日本大学生对机器人同样持消极态度,他们认为自己并不需要机器人的陪伴。
无论人们接受与否,在第四代工业革命澎湃浪潮的推动下,机器人作为一个新兴“社会群体”已经势不可挡地进入了人类生活,如何变挑战为机遇,让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是“社会5.0”时代的重要议题。
要想实现高效自然的人-机器人交互,既离不开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机器人设计与研发中的辛勤付出,又离不开心理学研究者的参与,我们只有从人的角度出发,理解人类的行为与认知,才能以人类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来塑造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视角采择上的体现:天人合一vs.物我对立
该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究中国被试在面对机器人时的视角采择表现,总的来说人们更倾向于从自己的视角来完成任务,但是当任务较为简单时,人们会更愿意尝试采择机器人的视角。
在面对高拟人度机器人时,中国被试总是更倾向于从机器人的视角来完成任务,这与西方被试更多从自己视角来完成任务的结果不太一致。
这或许说明在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背景下,无论喜欢与否,人们在与机器人相处时都更愿意将它们视作搭档,用对待人类的方式去对待它们。
而西方文化“物我对立”的观点更注重人的独立性,把机器人视作和人不一样的对立客体,所以在行为上未必会像对待人类同伴一样对待它们。
拟人度对视角采择的影响:基于“似我”假设
该研究发现,机器人拟人化程度越强,被试采择机器人视角的倾向就越强。基于“似我”假设,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相似性是社会认知的基本原则,人类因此进化出了寻找自我-他人等同性的倾向。
人类的认知被塑造得对与自己同类相似的物理和认知信息更加敏感,所以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像对待人类一样对待人工智能,取决于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与人类自身相似。
因此,在面对高拟人度机器人时,人们更会把它们视作和人一样的同伴,从而用人-人空间交互中的视角采择模式去对待机器人,具体则表现为更多地从对方视角来描述信息。
恐怖谷与非恐怖谷:情感与行为的分离
研究的一项重要发现就在于对恐怖谷效应进行检验时,仅在喜爱度这一维度上发现了恐怖谷效应,而在视角采择这一维度上,随着拟人度的增加,被试采择机器人视角的比例也会增加,并不会出现“恐怖谷”。
基于“媒体等同”理论,即使人们知道机器人并不是人,在行为上也会表现出将其等同于人类,但是当前研究结果提示我们,人类对待机器人的行为未必能反映出人类对机器人的真实情感和态度。
在Takahashi等人的研究中,虽然被试对不同机器人的似人性评分存在差异,但是他们却认为不同机器人在游戏中的策略可预测性没有显著差异。
Xiao等人的研究则发现,虽然在进行空间场景描述时,不管对象是人还是机器人,被试都更倾向于从对方的视角来描述,表现出对人和机器人的等同对待,但是被试并不会将机器人视作和人一样的社会伙伴。
说明在人-机器人交互过程中,人类对待机器人的情感和行为可能是分离的,正如研究的结果一样。
虽然随着机器人拟人度的变化,被试对机器人的喜爱度表现出恐怖谷效应,但是其视角采择行为并未像喜爱度一样也出现恐怖谷,而是随着拟人化的提高而稳定地提升。
对于恐怖谷效应的探索始于对机器人的喜爱度这一维度,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在其它维度上探究机器人拟人化带来的恐怖谷效应,但是以往研究大多都涉及到与人类主观情感有关的领域。
这或许提示我们,无论是什么维度,当涉及对机器人的主观情感时,“恐怖谷”常常相伴而生。
那么,为什么在人-机器人空间交互中,人类的情感与行为会出现分离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尽管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比以往更加普遍,但是生活中大多数人还是不会经常接触到机器人。
因此,虽然我们都知道机器人拥有与人类相似的智能,在很多方面具有和人类相同的能力(如空间能力),但是却很难从心理上把它们当作和人类一样的同伴。
基于心智二元理论,被试对机器人心智的感知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维度,而是分为能动性和体验性两个维度。被试相信机器人拥有和人等同的空间能力(能动性),但是却不会赋予机器人和人相同的体验性感知(喜爱度)。
另外,一些关于机器人的电影折射出了人类内心潜在的对于机器人的恐惧,我们担心人类社会最终被机器人统治,但是在某些时候又需要和机器人“打交道”,因此虽然在行为上像对待人类一样对待它们,但是内心又留有一丝提防。
综上,当前研究提示我们,在进行人-机器人交互研究时,不能只对人的行为或人的情感做单一的探索,而是应该尝试结合多个指标,在行为与情感两个维度上去探究人类在面对机器人时的心理机制,为创造更加和谐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奠定理论基础。
研究展望
研究系统检验了机器人拟人度的作用,未来研究可以对以下方面做更深入的探讨:
(1)研究关注的是个体对机器人单向的视角采择行为,也就是我们采择机器人视角的能力,但在某些应用场景中,更加需要的是机器人采择人类视角的能力(例如理解人类发出的空间指令)。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如果赋予机器人采择人类视角的能力,人们是否会真正把它们当作和人类一样的同伴?此时机器人的拟人度是否又会对人类的情感或行为产生影响?
(2)研究对机器人外表拟人度的操纵是通过拟人度得分来划分的,未来研究可以进行更为细致的探索,如对机器人的具体部件(眼睛、睫毛、头发、皮肤等)特征进行探究。
此外,研究仅讨论了机器人外表拟人化的作用,未来在声音拟人化、智力拟人化、情感拟人化等方面需做进一步的探索。
(3)研究中,所有机器人都是以图片形式呈现给被试的,未来研究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进行,甚至可以让被试在真实情境中与实体机器人产生交互,提高实验的生态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