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瓜田李的猹
编辑|沐语纪史
一个76岁的老人,不用一颗铁钉,也不会画图纸,只凭脑子里的想象,竟然造出了一座面积1200平方米的三层双塔式木楼。

光想想就感觉不可思议,76岁的年纪,很多老人都泡着枸杞,打着太极拳、跳着广场舞。
这位老爷子却沉迷于建房子,而且他建造房子不用任何现代科技,甚至不用一颗铁钉,也不用钢筋水泥,纯纯老手艺。
他就是侗族老人石善章,也是三江同乐乡小有名气的掌墨师。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他,用50年的时间自学建筑手艺,为父老乡亲建造了200多栋既漂亮又美观的木楼房子。
既然给别人都建了这么多房子,老人自然也不会亏待自己。
2024年,老人开始完成自己的计划,给自己造一栋1200平米的三层木楼。

1200平米是什么概念,相当于10栋120平米的房子拼在一起,属实是一项大工程。
当老人把自己建造木楼的视频传到网上后,也迅速引起了无数网友的观看,视频播放量居然达到了惊人的2000万次。
而网友们看到老人的手艺,也纷纷不吝夸赞,说老人是真正的“鲁班在世”。

其实,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对于三江同乐乡的侗族人来说,石善章老人可真的算是“活鲁班”,如果没有老人,很多人或许都要流浪街头。
是老人用自己大半辈子的时间,为家乡的人建设房屋,让他们有了栖身之处。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还要从50年前说起,石善章老人的建造技术也是那时候的一场大火逼出来的。
那年,一场灾难般的大火笼罩了老爷子的家乡侗寨,尽管大家努力救火,300多户侗族人家的房子被烧了个干干净净,老人的房子也难逃一劫。
由于寨子里的房屋多为木质结构,一把火过后很多人一辈子的心血都没了。

看着被烧成灰烬的房屋,老乡们都难掩悲伤,很多人更是手足无措。
没了房屋,也就没了住的地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们该怎么办呢。
对于大人来说还好,随便找个地方能扛一段时间,可是不少人家里有小孩子,一些家里还有出生不久的婴儿。

为了让大家尽快有个容身之处,寨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迅速组织起了重建工作,让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协助村里的掌墨师重建房子。
在侗族村寨里,掌墨师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木结构建筑的“总工程师”。

木结构的房子,一般不需要钢筋水泥,用的全部都是老手艺。
而且我们看到的木楼,基本都是非常精美,讲究前后左右对称之美。
这就需要建筑的每一部分都恰到好处,不能出现位置、结构失误。

掌墨师就是主管这份工作的,他们需要拉线、濡墨、弹线,确定建筑的每一根房梁和柱子的名字和位置。
同时也需要根据木材不同的粗细、长短以及笔直程度,精准定位它们在建筑中的位置。

还有一点是,在侗族的房子中,每一家的屋子门槛、层高都需要根据主人的身高来定制,虽然侗族的建筑风格统一,但每座木楼也有不同之处。
如此重要的掌墨师,自然也十分稀缺。

恰巧那时候整个侗族寨子里也只有一位掌墨师,想要重建全村人的房子很困难,速度非常缓慢。
这时候,才20岁出头的石善章站了出来。
他决心成为一个新的掌墨师,帮助乡亲们重建房子。

之所以这样决定,是因为石善章很早就辍学了,然后跟着木匠当过几年的学徒,掌握了一点木工经验。
在他看来,掌墨师建造木楼,自己当过木工,两者其实差别也不大,只要用心学一学,肯定能学会建造木楼的技巧。
之后石善章就每天蹲在村子里,看着掌墨师怎么建木楼,一点一点偷师。

这个过程非常枯燥,没有师傅的教授,石善章只能自己理解每根木材的作用。
可看来看去,无非就是在木材上打几个孔,然后让人按照固定的地方搭建起来。
很长一段时间里,石善章都是云里雾里,压根不知道为什么楼就搭起来了。

他也琢磨不出来技巧,只能白天一看一天,然后晚上回家自己琢磨,在脑子里“搭积木”。
或许是比较有天赋,石善章也不用画图纸,就凭记忆和手感琢磨,哪根柱子应该多高、横梁多长、榫眼开在哪。

就这样每天琢磨,石善章有了一丝眉目,他开始尝试自己建造木楼。
找木材,将木材削成合适的样子,然后在合适的地方打上榫眼,一点一滴,石善章将自家房子建了起来。
虽然速度比较慢,但房子建的有模有样,整个木制建筑不用一个铁钉,也不用任何钢筋水泥,全靠榫卯咬合在一起。

这样的房子却扛住了狂风暴雨的洗礼,既坚固又美观,石善章信心大增。
乡亲们看到石善章的手艺,也开始让他帮忙建房子,就这样村子里一多半的木楼都成了石善章的作品。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侗族人开始追求现代的房子,村子里的木楼越来越少。
但石善章却坚持住在木楼里,也从来没有丢掉自己的技术。
没有人找他建房子,他就修缮自家的木楼,把木楼扩建成双层的,闲着没事在做一些木质的家具。

每一次建造,石善章都乐在其中。
近些年,石善章已经70多岁高龄,但由于常年从事建筑这种体力活,他整个人精神状态非常好。
去年,石善章又有了一个惊人的想法,那就是建造一个1200平方木的三层双塔木楼。

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个大工程。但石善章觉得自己一定能做到,这或许也是他的封山作品。
而且彼时的他,已经不满足于建造,而是想把这份技术分享出去,于是开通了账号,把建造过程发在了网上。

没想到一下子火了,2000万网友涌入石善章评论区,赞叹他的技术,还把他封为了“现代鲁班”。
今年年初,木楼的大致框架已经搭好,石善章预计还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完工,到时候我们拭目以待吧。

信息来源:南国今报
参考信息来源:
1.环球网:《牛!柳州76岁“鲁班”造1200平方米木楼火上热搜,2000万网友看呆了》,2025-04-2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