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成绩暴跌后,才惊觉:青春期厌学并非孩子不上进,错在催太多

百合读书 2025-04-27 12:45:16

孩子成绩下降,是让父母最为头疼和心塞的事。

抓狂、无力又懊恼。

我家儿子成绩也经历了一个暴跌期,看似也在学,也在努力,可是成绩一直没有起色。

后来我观察了下,孩子不想写作业,刚开始我认为是厌学,没兴趣,后来发现是拖拉和懒散。

做事太拖拉,爱磨蹭。吃饭慢,切入学习的状态慢,准备工作做得太久,于是时间就一分一秒浪费掉了。

孩子的拖,也让我很恼火,也很无可奈何。

从小到大,面对孩子的磨蹭,我一直在催,一直在纠正,却发现越来越拖拉,越来越磨蹭。

直到孩子进入了高中,才发现催太多才是引起孩子拖拉磨蹭的根源。

探索一下孩子为什么会拖拉的根源,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规则意识不强。

拖拉,本质是对规则没有概念,或者对规则执行不彻底。

对于拖拉的孩子来说,磨蹭是一种习惯,就会无意识的忽略规则。

答应好的事不去做,约定好的时间说完就忘,自己想做的事总被其它事耽搁。

反正不想做,就拖着,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孩子为什么会对学习拖拉呢?因为拖拉是孩子的一种习惯,也因为家长催多了。

家长在后边催紧了,孩子就动一下,家长不催,孩子就不动。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孩子拖拉最严重的结果就是被父母吵一顿,唠叨和批评一顿。

孩子习惯了批评,也没树立起对规则的敬畏心。

其次,父母不断威胁孩子,但后果也就那样。

父母对孩子是一个“纸老虎”,话说得足够狠,但惩罚并没有如期到来,比如:

快点吃饭,再不吃就把碗收了;

你再不出门,就不等你了,迟到就自行负责;

你不再快点,我就不管你了。

父母狠话说了一箩筐,但从来没舍得惩罚过孩子。

父母不会因为孩子拖拉,就真的不管孩子,也从来不敢放手,让孩子学会自主负责,自行承担后果。

所以就造成了孩子一直拖拉,一直磨蹭,一直磨磨叽叽的习惯。

无论做什么事,都这样慢和拖,拖着拖着就懒得学了,不学就不会,不会就烦躁,一烦躁干脆彻底不学了,厌学就是这样发生的。

父母过于依赖言语上的教育,是助推孩子拖拉磨蹭的根本原因。

如果父母对孩子不包办那么多,不催那么多,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去清晰规则,并接受不遵守规则的惩罚。

想让孩子自律和对规则有敬畏心,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约束底线规则,抓大放小,而不是什么琐碎的事情都管。

最后,拖拉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焦虑和高控的父母

能量永远是守恒的,孩子习惯拖拉总要有承担者。

遗憾的是,拖拉的后果和责任,承担者往往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焦虑的父母会不停的催,不停的催,所以孩子就心安理得的墨迹,心安理得的拖拉。

一个急性子的父母背后,一定有一个不慌不忙的孩子,天塌下来孩子都不急,急的只是父母。

这是一个很不合理的怪圈,孩子自己的事他着急的程度,远远低于父母的焦急程度。

焦虑的父母是等不及的,坐不住的,习惯跑到孩子前边去帮忙,但最后都帮了倒忙。

父母也总喜欢防患未然帮孩子灭火,结果大人忙得团团转,孩子我行我素,干脆躺平了。

是啊,孩子该操心的事,都被父母全盘接手了。

父母怕孩子迟到被老师批评,怕孩子自尊心受不了,怕老师对孩子有成见。

父母怕孩子起不来床,耽误学习,影响上课,孩子时间太宝贵。

父母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于是一个劲催促,一个劲好心什么都管。

管到最后,就把孩子管废了,又懒又拖延又自负,总认为全世界都得围着自己的规则转。

父母做得太多了,管孩子过度了,包办太全了,孩子就没有责任意识,更不会有规则意识。

父母忍住想催的心和想替孩子做事情的手,后退一步,虽然煎熬,但才是利于孩子良性成长的关键步骤。

0 阅读:21
百合读书

百合读书

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百合,读完10000本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