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育苗防病要点,控温浇水按流程,豆荚修长卖相好

沙漠永不言弃 2025-02-16 19:49:03

扁豆育苗防病要点,控温浇水按流程,豆荚修长卖相好

在种植扁豆的诸多环节中,育苗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就像是为一场丰收奠定基石。扁豆在我国的种植历史颇为悠久,深受人们喜爱,但如果在育苗阶段出现问题,那后续的结果往往会不尽如人意。

就拿温度控制来说,这就像是给扁豆苗打造一个舒适的温度小窝。扁豆种子发芽适宜温度在 20 - 30℃之间。当温度低于 10℃时,种子的发芽速度会变得极为缓慢,可能几天过去了还迟迟不见动静。而在 35℃以上的高温环境中,种子虽然也会萌发,但容易出现畸形苗,这种苗的体质相对较弱,抗病能力差。比如说,有数据表明,在 38℃的高温下育苗,畸形的扁豆苗出现概率高达 30%,而将其控制在适宜温度区间,畸形苗的出现概率会降低至 5%以下。所以,育苗初期一定要严格控制温度,可利用温棚等设施,在夜间温度较低时增加覆盖保暖,在白天温度过高时,比如超过30℃,通过通风、遮阳等方式进行降温,确保温度稳定在适宜范围内。

浇水的节奏也有着讲究。扁豆苗育苗初期,土壤湿度应保持在 70% - 80%左右。土壤过于干燥,种子无法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来激活生长机制,可能导致发芽失败。而土壤过于湿润,也就是湿度超过 85%,会使种子和幼苗根系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容易造成根系腐烂。比如说,曾经有农户在育苗时,因为没有把握好浇水的时机,连续几天过量浇水,结果幼苗根系大量腐烂,成活率只剩下不到 50%。而合理控制湿度的小面积育苗,成活率能达到 90%以上。

在育苗过程中,施肥也是关键一环。复合肥的使用量不能过量,一般每平方米苗床使用量为 5 - 10 克即可。超过 15 克,可能会造成肥害,抑制幼苗生长。氮肥过多,会使叶片徒长,茎杆细弱,后期开花结果少。而磷钾肥适量时,能有效促进幼苗根系发育和抗性增强。有实验证明,苗床土壤中钾元素含量达到 1.5 - 2‰时,扁豆幼苗的抗病性明显增强,相比钾元素含量低的土壤环境下育出的幼苗,其成活率可提高 15%左右。

病害防治更是不容忽视。猝倒病是扁豆育苗期的高发病害,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随后病部变细、颜色变褐,最后整株倒伏死亡。据调查,在湿度大、温度低的条件下,发病几率高达 20%。所以,预防工作要提前做好,种子播种前需进行药剂处理,可使用甲霜灵等药剂拌种。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恶霉灵等杀菌剂,每隔 7 - 10 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 2 - 3 次。还有蚜虫的侵害也需警惕,蚜虫繁殖速度快,大量密度时可达到每株 100 - 200 只。它会吸食幼苗汁液,导致生长受阻,还易传播病毒病。所以要及时悬挂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捕,当蚜虫数量达到每株 10 只以上时,就要喷施吡虫啉等杀虫剂。

合理的间苗工作能优化扁豆苗的生长环境。当幼苗长出 2 - 3 片真叶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间苗,株距控制在 3 - 5 厘米。长到 4 - 5 片真叶后进行第二次间苗,株距最终保持在 8 - 10 厘米。过密的种植会让幼苗彼此竞争养分和光照,导致生长不良。对比之下,合理间苗后的扁豆苗平均株高能比间苗不及时的高出 20%左右,茎杆也更加粗壮。

光照也是影响扁豆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每天保证 12 - 14 小时的光照时数,能使幼苗光合作用充分,有利于叶片生长健壮,叶绿素含量能提高 10% - 15%。如果光照不足,叶片会变得淡绿、薄软,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进而阻碍幼苗的生长发育。

通过科学合理的控温浇水、精准施肥、高效防治病虫害、精细整枝间苗以及保证充足光照等一系列流程,扁豆幼苗能够茁壮成长。这样育出的苗,后期豆荚能长得修长饱满,卖相极佳,在市场上也能有一个好价钱,给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益。只要在整个育苗过程中注重每个细节,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扁豆育苗才能顺利进行,丰收才会指日可待 。

0 阅读:0
沙漠永不言弃

沙漠永不言弃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