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赵 玥 / 王志良 王 磊
所有的红海都曾经是蓝海。
不断上马的炼化一体化大型企业、不断释放的炼油产能、竞争白热化的成品油市场、势头强劲的新能源,无不让单一燃料型企业青岛炼化压力倍增。
为塑造经济发展新格局不断谋势、蓄势、聚势,正是今天大江南北的百舸争流。青岛炼化奋力储备新的力量,积极求变转型,在危机中寻求转机。他们要走的是一条特色化道路,也是一条难以复制的道路。
乘风破浪,锐意鏖战,杀出“红海”,青岛炼化意欲寻求“蓝海”,或者,创造一片“蓝海”。
01
能效水效勇当先
能效跑出十年冠,水效连续两年拿领先,青岛炼化感觉怎样?殷晖答了两个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事实上,几乎每个青岛炼化的员工都有这种危机感。近年来,大型一体化炼化基地争先上马,更先进的设计和装置,让他们的能效紧紧咬在青岛炼化身后,差距在不断缩小。
为了发展而设立的新项目也对能效、水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转型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能源。而青岛炼化目前的优化措施,更像是改造一间旧房子,不能像装修新房一样大张旗鼓推倒重来。在这种约束下,青岛炼化的能效水效还能继续保持领跑位置吗?
能!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李子涛看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得做好跟新装置之间的整体优化匹配。“一些装置可能会产出能源,比如水蒸气,我们跟现场的装置进行匹配,让两者之间达到综合的整体优化,确保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优。”对于新装置,则要从前期设计方面就开展深入工作,在设计时进行优化条件调整,保证装置一开车就有较好的能效水平。
要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能效是重要指标。青岛炼化深知这一点,也着力于这一点。
电气仪表中心负责管理全厂的电气设备,本身就是能效抓手。在电气仪表中心电气工程师房家睿看来,现在对能效的要求越来越高。去年,生产部门给他们下了一个全厂电网损耗的新指标,非常严格。未来,指标也许会越来越苛刻。
购买绿电,降低用电成本,淘汰高能耗设备,这些属于常规动作。另外,他们对全厂照明进行了智能升级改造。没有人时,灯会降低照度;有人时,照度就上去了。对所有的照明回路进行组网,进行监控,发生故障在后台一目了然。外操人员配平板电脑,便于控制。
同时,他们还尝试使用边缘站内巡检机器人,以及远红外成像激光检测,保证设备长周期运行。
“我们既管着设备,也管着运行。”房家睿说。这种理念下,中心不光自己降低能耗,还要帮助生产部门降低能耗。
中心把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效数据、曲线等提取出来,运行部根据资料判断机器能耗运行是高还是低,有充分的数据支撑进行调整,利于他们通过优化降低生产能耗。同时,还可以根据这个系统,判断机泵运行的效能区间。通过调整提升机泵的效能,总的能耗就会降下来。
“投产到现在,我们也遇到了卡脖子的瓶颈。”房家睿说。随着新装置和新项目的规划,原来总电的变压器容量已经基本上满额,无法承担更多项目。经过公司和地方政府的多次协调,通过工程改造,现在,青岛炼化已经打造了一个坚强的电网,为下一步转型发展提供了供电储备。
水效,同样是降本增效、发展的重要指标。
青岛炼化“先天不足”,建设在一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地方,初期难免捉襟见肘。记得有一年青岛干旱,缺水严重,用水量受到限制。“当时都快崩溃了!”公用工程部党支部书记兼副经理张波说。
多年下来,水效领跑的原则,无非是两点:开源与节流。
市政回用水、厂里自己的污水、每年积蓄的雨水,青岛炼化把能利用的水都用上了。
至于节流,除了阶梯用水,他们还寻求很多利用方法。比如凝结水,目前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这是很多老厂达不到的比例。高手在民间。张波说,很多节水措施都是员工提出的,一线员工总能在实际操作中迸发出一个个金点子,为公司的能效提升做出贡献。
前有来者,后有追兵。竞争残酷,青岛炼化却从未在不利因素下退缩半分,未来,更会铆足精神,在转型发展中交上能效水效的漂亮答卷。
02
青年人才攒后劲
平均年龄38岁的青岛炼化,很年轻。
年轻,有利也有弊。
“去年8月,马永生董事长曾提出,青年员工培训能力不足。这是中石化的一个风险,也是其他公司的风险之一。”王宾说。
生产技术部工艺管理专家王寿璋表示,公司刚成立时,便集聚了一批非常优秀的炼化人,这也是青岛炼化发展领先的人才基础。而如今,公司员工已经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局势——老员工新员工多,中部力量较少。
公司要转型、升级、发展,要寻求“蓝海”,势必需要大量青年员工的后备力量,但怎样把他们领进门呢?
实际上,青岛炼化已经注意到马永生提到的“培训不足”的问题。去年,他们开始下大力气抓好青年员工的培训。专门请副主任及副主任师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夜间小课堂,带领青年员工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在炼油一部,还创造性地编制专门的培训教材。采取打卡的形式,把外操岗位从新员工到转正上岗的条件分解成160多个操作技能,新员工一项一项考试通过。考官每通过一个签下名字,才意味着他这个环节合格。“考官不一定是同一个人,经理、技术员、班长都可以。谁签字,谁就要对他的工作能力负责。”
这样一来,新员工的实操能力大幅提升,效果显著。去年,运输部一名叫龙子钊的青年员工荣获公司“最强青工”技能比武一等奖,还有获得工艺管理一等奖和设备运行二等奖的。一名新员工入职两年半,就在人社部组织主办、中石化承办的全国二类技能竞赛中获得铜牌。
大学生源源不断地进来,势必会造成一部分人才积压。炼油一部创造性地设立了见习运行工程师岗位,让他们参与到班组班长交流中去,锻炼技能。通过这些锻炼,新员工获得提升空间。同时,公司还建立起从外操、内操、副班长到班长的晋升通道。
人才,永远不会被埋没。青岛炼化要培养怎样的人才?
集约化、专业化和复合型。
在公司,在厂区,可以体会到一种充实的忙碌:很多人成为多面手,身兼数职,讲求效率,忙得不亦乐乎,甚至走路也比平常快一倍。
同样千万吨的炼油产能,别的企业配置几十个财务工作人员,青岛炼化常年保持在10个以下,今年才第一次满员达到13个。
这样的情形,出现在很多部门。换句话说,青岛炼化的劳效水平很高。青年员工要达到这一点,需要企业更深入的培养。
“新来的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基础教育,和企业的现代安全教育有差别。”袁志祥说。为了不让青年员工成为安全短板,这两年,他们采取了多种措施。通过导师带头进行专门的培训,再加上日常演练,尽快把安全意识和要求灌输给新员工。
另外,通过特色的全员消气防运动会,提升青年员工的实战经验。应急装备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急救防颤仪等,专职人员手把手地教完后,培训完毕的新员工全部上场参赛。“每个人都要拉出来遛遛,不要让比赛变成某些优秀分子的专属。”
在电气仪表中心,平均年龄是45岁。房家睿的担忧是,再过8到10年,老员工退休,新员工还没培训好。为此,他们把新员工安排到多个相关单位,进行轮岗实习,学习一线知识。一些技术项目则由项目负责人牵头,让员工主动去报名参与,与负责人对接,保证让员工学得到,学得好。
近几年,财务资产部打破传统岗位职责,一直在落实二维岗位责任制,意思是财务人员在财务岗位的基础上,还要增加另一个业务的维度,促进财务队伍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财务人员全面融入包干服务对象业务,从预算入手,以合同为起点,参与、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加强价值全过程管控,努力实现财务人人懂业务,业务人人是财务。一路领跑,青岛炼化不缺信心,这信心,来自锐意进取的员工,来自源源不断的人才喷涌。
03
绿色能源促双碳
2017年,炼油三部党支部副书记兼副经理秦卫龙参加了一次总部的培训。当时,曹湘洪院士做了一个关于新能源的报告,主要介绍日本关于氢能的产业链。
“我当时觉得跟天方夜谭似的。”秦卫龙说。没想到,仅仅3年后,他就成了和氢能最接近的人。
2020年6月,山东省发布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当年12月,青岛市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同样也是在2020年,中国石化提出要定位于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省、市和中国石化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这一年,氢能生产的任务落到青岛炼化头上,秦卫龙所在的炼油三部承担氢能生产。
当时,氢能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设计、设备、规范都不完善,更没有现成的作业可以“抄”。秦卫龙形容他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他们考察过其他生产企业,发现用的装置是老式PSA,容易导致运行的稳定性差,占地面积也比较大。经过多方走访,他们在中国石化系统内觅得一种新型旋转阀的工艺,而这个工艺还没在其他地方试用过。
一拍即合!
2021年8月5日,随着一辆充装300公斤燃料电池氢的长管拖车从青岛炼化厂区驶出,青岛氢能产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青岛的车用上青岛的氢!
青岛炼化不仅圆满完成任务,在科技创新上面也做出重大突破:国内第一套工业化SPS工艺运行至今,状态稳定。同时,从装置的运行到充装,乃至计量,都由青岛炼化负责。“一条龙”生产给青岛炼化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令其获得更多前景。
截至去年年底,青岛炼化已经向青岛地区供应了190吨氢气,保证了当地五条线路公交车的运行。未来,青岛港的物流车、胶东国际机场的摆渡车也会纳入氢能的使用场景。
这一步迈得艰难,这一步也迈得漂亮!现在,很多后续生产氢能的企业纷纷到青岛炼化参观学习。青岛炼化在新能源转型上,又领先一步。
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氢能的地位举足轻重。而青岛炼化作为一个先行者,勇敢地承担重任,在大有可为的时代里大有作为,为中国能源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中描画出自己的色彩。
青岛,正在打造东方“氢”岛!
青岛炼化将建设氢能二期项目,新增充装规模1500Nm3/h,三期新增充装规模3000Nm3/h,计划到2025年将氢能资源基地的供氢能力提高到6000Nm3/h。下一步,公司还将进一步发力可再生能源制氢,建设国家氢能示范项目,利用300多亩的公司排洪集水区,建成水面光伏项目,实现绿电制绿氢,直接向厂外加氢站管输燃料电池氢并向氢能车辆加注,助力青岛市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去年以来,公司先后实施了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停车场车棚光伏发电项目,有效利用公司办公楼、消防队、中控室、配电室以及停车场等超过15000平方米的面积,每年可发电235万度;下一步计划继续推进光伏发电二期项目,研究利用公司应急水池等区域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可行性。
青岛炼化,作为一家生产成品油的企业,公司员工的通勤电动车全部使用绿电,公司行政办公区域的用电也100%用上了绿电。在“双碳”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04
破冰项目谋新路
王军讲了个故事:某天,他打车时,司机抱怨原先一辆带青岛车牌的桑塔纳出租车,开价65万抢着要,现在15万挂出去无人问津。
市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但身处炼厂云集的山东,青岛炼化生产的成品油却很难就地销售,只能去华东、华南这些需求量大的地方抢市场。可是能抢多久呢?
成品油市场的压力不断撞击着青岛炼化每个人的神经。
厚厚冰层覆盖的海面,只有迅猛坚硬的破冰船才能蹚出一条路。青岛炼化,同样需要“破冰”。
过去,青岛炼化的液化气多为外销,随着市场缩减和安全隐患,怎样从根本上解决大量液化气的出路?这个问题摆在青岛炼化面前。
寻求以液化气做原料的新产品开发路径,成为青岛炼化谋求新路的关键。
“进宽门、走短路”还是“进窄门、走远路”?
青岛炼化最终决定,选择 “双碳” “限塑令”背景下的可降解塑料这一赛道。
青岛炼化走的是一条特色道路。别的企业生产乙烯,他们就生产顺酐、丁二酸。只有这种差异化道路,才能让他们摆脱化工不足的客观禁锢。这一项目也得到地方政府和中国石化集团总部的大力支持,被视为青岛炼化的“破冰”项目。
根据测算,通过一系列油转化,青岛炼化每年的油品生产量大约能降下150万吨。
青岛炼化走的是一条拼搏之路。拼什么?拼生产力。
对于市场,公司专家赵明星有自己的看法:将来成熟的市场经济就是饱和经济。大家都在饱和的市场竞争,青岛炼化只要成本比别人低,效益比别人高,就有市场。换句话说,青岛炼化是用先进生产力打败落后生产力。
青岛炼化走的是一条“冷门”之路。之所以“冷”,是因为这套技术还没成为大路货。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国内部分高端化工品与国外的差距,不亚于芯片的差距。这也导致了部分国外化工品的垄断。差距大,意味着发展空间也大。在国外也属于较新项目的丁二酸,是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前景不错,但难度大。为了发展,青岛炼化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
去年以来,青岛炼化在功能性膜料和医卫无纺布方面开始布局,依据仍然来自市场。
炼油二部主要承担这部分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公司化工工艺专家赵延庆说,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纸尿裤等需求量不断增大,医卫无纺布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些,都意味着新材料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去年,他们打通了出口流程,产品列为总部的替代进口项目。“医卫是个门槛很高的行业。目前,一些专用料基本以进口料为主,主要是生产、认证和关联评审非常高,监管要求也很高。”赵延庆说。
经过多番努力,他们已经通过欧洲无纺布联盟的认证,向全球第二大无纺布制造商供应原料。
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而布局高端,正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替代进口一直是化工板块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但这条路并不好走。除了技术原因,还有对国内产品的信任度和接受度问题。
差距依然存在。
国外很多研发中心和材料加工中心,直接跟客户在做捆绑。而国内中间差了加工应用的环节。“我们没有直观的能给客户展示的产品,抓着一把原料解释最终产品比较抽象。而且,国外企业的终端产品对它的原材料是有审核的。我们去年做替代进口产品的时候,很明显地感觉到了。”赵延庆说。
今年,青岛炼化有三个替代进口项目。除了功能性膜料,医卫无纺布,还有透明注塑料。他们的目标是实现所有的产品无塑化剂方向转型。难度大,竞争者少;竞争少,意味着市场大。
面对波澜壮阔的能源技术革命浪潮,任何一项新技术、新业态的从无到有,都充满各种未知和不确定性,注定道阻且长。
但是,青岛炼化深知,只有走了这条路,才能知道外面到底是红海还是蓝海。他们并不畏惧竞争。“说不定你就进入蓝海了,一枝独秀。如果又进入一片红海,那就再次和别人拼杀,也许胜利后会转入一片蓝海。”王军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建于1891年的青岛,已经成为中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22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分别增长6.4%、8.7%。
由此而生,在此发展。青岛炼化的产品,从这里试水、下海,通往各地,走向世界。或有惊涛骇浪,而青岛炼化的雄心,从这里开始,驶向一片蓝海,写下一曲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