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克才赚他5块钱,他一条链子就坑我1000多。”
坐标河南省郑州市,市民郝先生专门做二手黄金回收的生意。
做这一行多年,他对金价大盘走向了如指掌,同时,鉴别黄金真伪的眼力也有一定水准。
然而,昨天刚收的一批黄金,却让他有苦说不出。当真是“熬了一辈子鹰,却被鹰啄瞎了双眼。”
据郝先生描述,昨天他与顾客约定好了地点,然后前去收了对方一些金银首饰。
“一个貔貅,两个转运珠,一共是7.72克,还有两条18K金的项链,一共给顾客转的是8634块钱。”
郝先生称完重以后就直接给顾客转了账,他本想着等他验完金以后,双方再各自离开。然而金子还没验完,顾客直接走了。
紧接着,检验结果就让郝先生不淡定了。他就发现两条18K金的项链中,其中一条是假的。
郝先生赶紧起身四顾,而顾客早已不见踪影。赶紧在手机上再次联系对方,发现电话无人接听,自己也已经被拉黑……
当着记者的面,郝先生再次对假项链进行检测。他找了一块小石板,分别用真黄金和那条项链在上面摩擦,然后在摩擦痕迹上滴了几滴硝酸水。
“真的滴上硝酸水后它还会在,假的已经化成绿水了,一点痕迹没有。”郝先生指着验证结果如是说。
那为什么交易的时候不等着验完金再转账呢?
郝先生表示,先转账是出于对顾客的信任,而且以往的大部分顾客,都会等他验完金以后才离开。
为了验证这条项链到底是真是假,记者也联系了一家鉴定机构,通过专业的仪器对项链的成分进行了鉴定。
结果发现,该项链中金的含量只有0.44,而铜的含量则高达84.33。可以说,这就是一条铜项链……
这件事让郝先生十分生气,他回收黄金一克才加5块钱,利润并不丰厚,结果对方用一条假项链,就从他这里坑走了1000多块钱。
记者用自己的手机给卖黄金的人打去电话,对方表示:“你说这个项链是我的,你怎么证明它是我的呢?你们这些收黄金的都有套路,为啥我没接你电话知道吧?你这样搞有意义吗?多少钱的事儿啊?”
言外之意,交易都完成了,你凭什么说那条假项链是我给你的?我还怀疑你故意拿一条假项链回来套路我呢。
郝先生手里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当时这些金饰和对方的身份证放在一起拍过照。照片可以证明,这条项链确实是从他手里回收来的。
而卖金饰的男子也信心满满,他说这两天就会回来,到时候即便郝先生不找自己,他自己也会联系警方,一定要把事情说清楚。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生意就必须得当面验付,已经买定离手的交易,事后再提出异议,确实很难掰扯清楚。
也难怪卖主怀疑郝先生在使套路,毕竟在贵金属行业,套路众多、陷阱遍布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此前已经报道过很多起相关案例,比如有的金店会打着免费清洗首饰的幌子,用特殊溶液(比如王水)来偷窃客户的金子。
大家都知道,越是贵重的商品,以假乱真的情况就越多。所以,做贵金属这一行,有很多时候都需要拼眼力、拼经验、拼技术,甚至有时候是骗子卖家与骗子买家互相博弈的过程。
这与古玩行类似,都必须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否则只要有一单看走眼,就有可能赔个底儿掉。
郝先生这一单,现在双方都觉得自己委屈,到底哪一方是骗子呢?您能分辨得出来吗?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