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朱之文已忍无可忍,再次起诉造谣网友:我决不接受调解,若惹我必追究到底

十九妹 2025-02-18 22:34:17

“大衣哥” 朱之文,在很多人心中,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平民百姓走进电视综艺的最典型例子。

2011 年,他穿着一件破旧军大衣,带着满手老茧,登上了《我是大明星》的舞台。谁也没想到,这个朴实的农民一亮嗓,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惊艳全场,他也因此一夜爆红。

那时的他,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无数平凡人的心里。大家为他的歌喉鼓掌,为他的质朴落泪,媒体也称赞他是 “中国最干净的草根明星”。

可谁能料到,成名后的生活对朱之文来说,竟是一场接一场的磨难……

走红后,他依旧选择留在农村。他满心欢喜地为村子修路、建公厕、发红包,想着能为家乡出份力。

然而,做这些公益,换来的不是感谢,而是村民的抱怨:“路修这么短,还不如给每家发一万块!”

更夸张的是,村民发现直播朱之文的生活能赚钱,整个村子都疯狂了。大家纷纷放下农活,举着手机 24 小时守在他家周围。朱之文剥个玉米、爬梯子去儿子家,甚至上厕所,都被直播。

他的生活毫无隐私,就像电影《楚门的世界》里一样,大衣哥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

朱之文的善良,在一些人眼里也成了 “提款机”。村民们借钱理由五花八门,“做生意”“娶媳妇”“看病”,借条堆成了小山,却没一个人还钱,累计借出去的钱高达千万。

2025 年春节,朱家大门都快被敲破了。坐轮椅的老人、穿着僧袍来 “化缘” 的人,拖家带口的,都来要红包。甚至有人扛着行李车,说要长住学唱歌。大衣嫂只能一次次把这些不速之客 “请” 出去。

朱之文无奈又心酸:“借了钱不还,不借就骂我忘本,我真是有苦说不出。”

比起村民的贪婪,网络暴力更像一把刀,狠狠刺痛朱之文的心。有个陌生网友,连续四年在网上发布恶意 P 图视频。把朱之文的头 P 到别人身上,编造他出轨女粉丝的谣言,连他的子女、襁褓中的孙子都不放过,肆意辱骂。

被网暴四年后,大衣哥朱之文忍无可忍,终于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侮辱罪、诽谤罪为由,将网暴者起诉至法院。他委托律师公证了290 条视频,其中有 29 条播放量超 5000 次,这已经涉嫌刑事犯罪。

朱之文又气又难过:“我听律师说,他(网暴者)的家庭也不是多好。你不好,我又不认识你,你逮着我出啥气啊?”

说实话,同为自媒体从业者,这样的作者我也见得多了。尤其是前几年,自媒体作者圈儿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衣哥自带海潮般的流量,而且经久不衰。”

只要你写大衣哥,甭管是胡编乱造,还是扭曲毁谤,流量保准错不了。相比之下,写大衣哥甚至要比写那些娱乐明星的花边新闻流量还大。短视频和直播兴起后,那些博主又把这个“传统”延续下来,天天拿个摄像头怼着大衣哥拍……

究其原因,无非是大衣哥身上有很多反差特点。既是田间地头的农民,又是登上文化殿堂的歌手;平日里种地喂猪喂鸡,却又能年入百万千万;土与洋,底层与富豪,都在一个人身上体现,这些能引发更多的讨论罢了。

所谓“人红是非多”,太多的关注,让大衣哥这些年都没体验过正常人的生活。而那些靠恶意P图,编造抹黑大衣哥来博取流量的作者和博主,恰如跗骨之蛆,不仅吸食血肉,还十分令人生厌。

这一次,大衣哥朱之文决定不再默默忍受网暴,要较真儿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网暴者很有可能会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当法院传票送到该作者手中时,她才知道大衣哥生气了,后果很严重,自己摊上大事儿了……

“她对象通过律师说想和我调解,我说,我坚决不接受调解。你攻击我一次两次三次,我可以不搭理你,你给我造成四年的影响了,那我一定要追究到底。绝对我不能放过你,该判什么罪,就判什么罪。”

“你不惹我,我不会惹你,你若惹我,我必争取到底!”大衣哥如是说。

事实上,面对这些恶意,朱之文不是没反抗过。之前,他就三次起诉网暴者,都已经获得刑事判决。有判四年多的,有判监外执行的,还有个判一年零三个月的。

朱之文说:“判一年零三个月的这个人,来到我家下跪,自己扇自己耳光,托很多人跟我说好话。”

为啥这次这么决绝?朱之文红着眼说:“骂我,我能忍;可伤害我孩子,绝对不行!”

他的儿女因为网友围堵直播,到现在都不敢出门;儿媳陈亚男曾指责朱家策划网暴;前亲家谷传民也因版权纠纷和他反目。这场官司,是他作为父亲的最后底线。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朱楼村变成了一个魔幻的 “网红村”。村民靠着直播朱之文,月入过万;外地人专门租住在邻居家,就为蹲守拍摄;他家门口的垃圾桶都成了 “打卡点”。

甚至还有来讹诈的,大衣哥说了一个例子。有个自媒体博主躺在他家院子里不走,声称:我叫你出了名了,你得给我50万块钱。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博主就租住在村里,或住在大衣哥的邻居家,就专等着拍摄朱之文、家人、访客等的一举一动。

有人算过,拍到朱之文吃饭的画面,流量收益抵得上农民种地半年的收入。而朱之文自己,却像被困在笼子里。他不敢用智能手机,一部诺基亚用了 15 年。为躲骚扰,他在家装监控,甚至爬梯子翻墙躲人。

他无奈地说:“我不想再出名儿了,我只想过一个清净的生活!”

朱之文起诉网暴者,这场官司意义重大。代理律师杨安明说:“这不仅是朱之文的案子,是全社会对网络暴力的宣战。”

虽然我国法律有侮辱诽谤罪的规定,但网络暴力界定模糊,立案困难。朱之文的团队历经三次法院管辖权争议,二审上诉才成功立案。网友们也纷纷热议:“老实人维权都这么难,普通人咋办?”

当流量成了伤人武器,善良被当成赚钱筹码,朱之文的愤怒,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朱之文的故事,就像现代版《围城》。外面的人挤破头想走进他的生活赚钱,他自己却拼了命想逃离,回归平静。

这场官司,不管结果如何,都撕开了网络暴力的真面目。就像朱之文说的:“法律咋判我听着,原不原谅我说了算。” 但我们都该反思:消费 “大衣哥” 时,是不是也在伤害他的尊严?

在网络世界里,我们该如何约束自己,别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码字不易,敬请点赞、转发、关注。

0 阅读:208
十九妹

十九妹

看世事用眼,看懂要用心。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