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领导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消防服务的温度,怒江州消防救援支队研究制定了《深化防消联勤开展爱民巡查服务工作方案》,采取三项措施全面推行“爱民巡查”模式,发挥“防消联勤”最佳效能,树立人民消防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建立“四级挂联”工作机制。建立“支队领导包县(市)、基层干部包乡镇、消防员包街、乡镇政府专职队员包点”的四级挂联包保机制,明确队伍各级包保责任,专门制定“蓝朋友”爱民巡查联系卡。支队班子成员每季度到基层调研期间,到挂钩联系的县(市)重点单位开展检查不少于3家、深入乡镇开展爱民巡查不少于3家。每个基层干部包保一个乡镇(街道),指导“一队一站一委”建设、社会化消防管理、消防宣传、灭火和应急救援准备等工作,每月到包保乡镇(街道)或重点单位开展一次爱民巡查和消防宣传服务指导不得少于5家。每3名消防员编成一个组包保一条城区街道,每周到包保的街道开展不少于1次爱民巡查和消防宣传,开展入户检查宣传不得少于10家。乡镇政府专职队员每天对包保辖区内高风险经营户进行常态化巡查,每天入户检查宣传不少于10家,每月利用街天开展消防宣传不少于4次。
制定“六查六纠”工作规范。查用火管理,纠治违规使用明火、动火动焊作业、施工期间未落实现场看护人员、小孩玩火、火源与周边易燃可燃物品未保持安全距离等五种危险行为。查用电管理,纠治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未穿管保护、灯具与可燃物未保持安全距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或充电、超负荷用电、取暖器上烘烤衣物等六种危险行为。查物品管理,纠治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违规存放或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违章搭建夹芯彩钢板、遮挡、圈占消防设施等四种危险行为。查设施管理,纠治未配备消防设施、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设置不符合要求、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消防设施、标志未保持完好有效、特殊敏感场所失能者设置楼层、防火分隔不符合要求、电缆井、管道井等防火封堵不严等七种危险行为。查居住管理,纠治违规设置员工宿舍、沿街商铺居住与经营场所设置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居住场所采用夹心泡沫彩钢板搭建、生产、储存、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建筑设置在同一栋建筑内等四种危险行为。查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纠治不会报火警、不会扑灭初起火灾、重点单位未明确扑救初期火灾力量、未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不会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未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和灭火演练等五类问题)。
采取“四项措施”严格质量管理。一是树立形象。巡查人员统一规范着装,配戴“爱民巡查”红袖标。统一文明用语“你好,我是消防员,帮你家查看火灾隐患,请予以支持”。二是做好记录。巡查发现隐患要讲明利害关系,告知整改方法,明确整改标准。巡查视频和照片第一时间上传至支队爱民巡查APP专栏并填写《防消联勤爱民巡查记录表》做好记录。三是严明纪律。巡查过程中,严禁喝群众一口水、抽群众一支烟、拿群众一针一线,严守群众纪律,严禁与群众发生口角、争执等影响队伍形象的行为。四是强化监督。每巡查一个单位(场所)张贴一张“蓝朋友”爱民巡查联系卡,在联系卡中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和投诉举报电话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纪委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