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乌克兰即将被交易,台湾命运又如何?美国担忧被超车,特朗普对中国不会手软

昕彤 2025-02-16 13:59:14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月12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后宣布,和平谈判已启动,并计划前往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与普京举行会谈。乌克兰的命运现正成为美国与俄罗斯谈判议程中的关键议题,面临着可能的交易形势。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月12日先后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通话,商讨涉及俄乌冲突的相关事宜。

在特朗普与普京进行电话交谈之前,美国新任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于2月10日启程访问欧洲,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以及由近50个国家组成的乌克兰国防联络小组会议。在此期间,他指出恢复乌克兰在2014年之前的领土边界是不可行的,并强调美国政府并未将基辅加入北约视为解决冲突的途径之一。

前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波顿在与CNN的视频访谈中指出,特朗普在设想中的和平会谈之前实际上已经向普京“缴械投降”,美国政府已放弃了先前的立场,例如将乌克兰排除出北约组织。

于2月1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过电话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交流,地点位于乌克兰的首都基辅。

乌克兰的易手事宜即将进行,很可能在欧洲与基辅未参与的情形下完成交易。若特朗普采取类似方式对待乌克兰,那么他对台湾的态度是否会相仿,着实令人关切。

特朗普2.面对全球政局的不确定性,乌克兰的局势成为国际谈判的核心议题,其动态对台湾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有人以此为鉴,预言“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可能性。在台湾,民进党当局当前聚焦于推动罢免行动,对乌克兰成为美俄谈判议题的状况漠不关心,不予理会。

美国今日若弃乌克兰于不顾,未来亦可能对台湾采取相似举措。特朗普抱负远大,在第二个任期内计划促成更为宏大的交易。在特朗普看来,台湾目前或许已沦为"桌面边缘的一根微不足道的笔尖"。

2018年7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芬兰赫尔辛基会面并握手。

近期,特朗普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10%的关税,此举措紧随2018年美国对中国的第四轮关税上调之后,标志着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他第五次调整对华关税政策,时间跨度达到七年。e、Calvin Klein及其关联企业展开了相关调查。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为刘大年先生。

对此,拥有台湾大学经济学士学位与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担任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刘大年指出,美国深感忧虑于中国的崛起可能超越其地位,连前任总统特朗普也不得不对中国的挑战给予正视。鉴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对华政策上存在共识,美国对中国的限制措施将不会有所松懈。即便未来中美领导人有机会进行会晤,缓解紧张局势的可能性存在,但在贸易战这一领域,双方预计将会在谈判与冲突之间交替进行。

特朗普于二月十三日颁布行政指令,旨在对所有贸易协定下的所有商品征收相应的关税,计划最快于四月初生效。

刘大年指出,特朗普在第一任期与第二任期之间存在一个显著的连续性特征,即关税始终占据其政策的核心地位。然而,这一策略在不同任期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变化:在第一任期内,其主要目标集中于中国;而进入第二任期后,策略转向了全球多个国家,形成了广泛的贸易对抗格局。尽管如此,无论是在哪个阶段,特朗普都倾向于将关税作为其谈判策略中的关键杠杆工具。在最近的总统竞选中,特朗普不断提出了一系列关税措施,涉及对中国征收高达60%的关税以及对所有国家征收20%的关税等。若其上任后按此计划推进,将逐步实现这些政策目标。然而,若此趋势持续,极有可能引发部分国家的反击措施,进而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贸易战,这在以往的历史中较为罕见。

印度总理莫迪(左)于2月13日访问华盛顿期间,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会面。

刘大年指出,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任期显著提升了关税策略的应用技巧,其目标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国,以非法移民与芬太尼药物问题为借口施加关税压力。哥伦比亚因其参与遣返移民而受到牵连,巴拿马运河议题以及金砖国家试图脱离以美元为主的国际支付体系等事件,均成为美国实施关税策略的背景。

刘大年指出,后续包括哥伦比亚、加拿大、墨西哥在内的国家相继向美国让步,巴拿马亦宣布脱离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这些动态在美国民众眼中,无疑彰显了特朗普执政初期无需耗费过多努力便成功维护了美国利益,这一现象与拜登政府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于2月12日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信函,提及了关于新增关税措施的议题。

针对中国议题,刘大年强调,特朗普所采取的加征关税等策略,实质目标在于延缓中国对美国经济影响力的追赶,迫使其不得不认真考量来自中国的挑战。因此,特朗普的下一战略重心无疑将指向中国,然而在行动上,他将以边谈边打的方式推进,类似于其首任期期间,尽管频繁访问中国并与高层领导人会晤、通话,但依旧先后四次对中国实施关税制裁。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他确实终止了许多拜登时期的政策,然而,在针对中国的管控措施方面,这种情况并未发生改变,这成为了美国两党共同的认知,即在对待中国问题上将不会轻易妥协。因此,可以预见,特朗普政府对于中国的经济与贸易限制举措,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强。

韩国代理总统崔相穆指出,鉴于韩国在美国的投资规模显著,双方理应能就关税议题展开对话。

针对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刘大年指出,尽管中国对美国存在显著的贸易顺差,大量中国的商品出口至美国,然而美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相对较少,这表明中国在贸易博弈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不过,中国已经做好了应对策略,因此预示着中美之间的长期竞争态势可能不会有所转变。

0 阅读:0
昕彤

昕彤

谭昕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