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的渗透率都破50%了,为啥街上看不到专修电车的汽修店?

大拿说车 2024-06-14 16:35:35

探索背后的奇特现象,通常我们认为产业配套与产业发展应同步前行。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常规思维似乎失效了。

寻找一家能够维修这类车辆的店铺,竟成为一场挑战。不妨亲自验证,打开美团应用,搜索周边二十公里内的相关服务,你会发现,那些"触手可及"的标签似乎并不适用。

乍看之下,这个业务似乎不太挣钱,但实际上隐藏着丰厚利润。电车维修费用惊人,单是电池出问题可能就需要两三千,更别提那些精密如激光雷达的零件,动辄数万元的维修费。

从成本角度看,利润空间不容小觑。然而,为何修理率不高?深入了解后,许多维修店老板一致表示:“这可是个技术活,真心棘手。”

事实证明,连一位乌兹别克斯坦的修理工在尝试修理平行进口的比亚迪后也感叹:“修比亚迪就像修理家用电器,全是电路板,复杂得让人头疼。”

现实就是这样,汽修并非不愿修,而是技术挑战太大,他们也无可奈何。

直截了当讲,电车依旧是车的外表,但内在构造已革新到无法想象。试想一下,假如让一个专精于马车的工匠面对一辆汽车,他会感到无所适从。

别怀疑这话的真实性,有人轻描淡写地说电车只是外壳加电池,就像过去的玩具车一样简单。然而,这样的言论听听就算了。

如果真是如此易于理解,那么福特在2023年的电气化转型就不会导致47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大众也不会选择与小鹏合作,采纳其电气系统。

所有这些事实清楚地揭示,电车的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

新能源汽车正引领行业革新,不再局限于传统框架。我们不再局限于讨论内部构造的变迁,而是惊叹于车身采用的一体化压铸黑科技,它能将复杂零件无缝融合,形成单一组件。

一旦面临事故,非官方维修点恐怕只能望而兴叹,因为它们难以处理这种高度集成的设计。新能源研发的新理念是"软件驱动汽车",这意味着尽管硬件依然关键,但软件已晋升为汽车的灵魂,掌控着驾驶的大脑。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过去简单的汽车与现代高端电动车的鲜明对比:后者配备了成百上千的电子控制器,传感器如雨后春笋,以及海量的软件代码。

要实现这些功能的智能协同和稳定运行,依赖于强大的中央决策系统。因此,软件在汽车世界中的地位前所未有的提升。

在数字化的时代,维保与检修已步入智能诊断轨道,通过直接链接系统,轻松掌握车辆历史和潜在问题。然而,对于许多汽修店来说,他们尚缺乏相应的软硬件支持,这似乎是个挑战。

虽然自学无界,开发软件理论上可行,但现实中,有多少人会选择投入大量时间去成为汽修专家呢?毕竟,拥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人,鲜少投身于这个行业,尤其在疫情后新能源汽车崛起时。

实际上,直到2020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才真正爆发,随之而来的是专业电车维修书籍的涌现。然而,这些知识更新的速度并未跟上市场步伐,例如,关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的书籍,大部分出版于2020年至2022年初。

考虑到知识普及的滞后,我们很难期待这些理论迅速转化为实际的维修技术,不是吗?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维修店寥寥无几?关键在于技术和能力的短板,以及知识和工具的普及不足。传统汽修人员的知识结构可能无法适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革新。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未来5-6年内,一旦超过亿辆,专业维修店将迎来爆发期。庞大的维修需求将吸引专业人士加入,无论是电池、电机、电控还是智能系统,都将变得易如反掌。

届时,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非4S店进行维修,而最早涉足这一领域的先行者无疑将收获丰厚利润。

0 阅读:14

大拿说车

简介:爱汽车爱生活,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