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贺子珍临终前告诉哥哥:我从没向组织提要求,这是第一回

梦里不知寒说 2025-03-22 17:20:27

1984年的时候,贺子珍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在快不行的时候,这位一辈子都硬气的女人跟她哥哥说:“我这辈子从没找过组织帮忙,这次算是头一遭。”

贺子珍提出了啥要求?中央那边又是咋回应的?

提及贺子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她是毛主席曾经的伴侣。但除了这个身份外,她本身也是位了不起的女性战士,一位资深的老革命家。

贺子珍16岁那年就投身革命了。1927年,为了逃避国民党的抓捕,她跟着哥哥跑到井冈山,成了井冈山第一个女党员。也就是在那儿,她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没过多久,毛主席就去了井冈山,而贺子珍,也被安排到毛主席那儿去帮忙。她被毛主席那种独特的气质给深深打动了,再加上她天生就是个直性子,有啥说啥,对毛主席的感情那是一点都不藏着掖着。就这样,两人在1928年喜结连理,成了夫妻。

贺子珍和杨开慧性格迥异,但俩人都铁了心要革命。她们都是毛主席在革命道路上最重要的帮手和伴侣。

1935年长征路上,贺子珍为了救身边的战友,不小心被炮弹打中,全身都是血,情况特别糟糕。这事儿传到毛主席耳朵里,他这个平时挺镇定的人,一下子也急了,眼泪直接就流下来了。

毛主席快步走到贺子珍身旁,瞧见她那样儿,心里头真不是滋味。贺子珍轻声说:“别管我了,你们带着我只会更费劲。”

毛主席果断地表示:“咱们得一块儿走!”

就这样,他们互相搀扶着,一步步走完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

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都挺过来了,但贺子珍却没能挺过心里的那道坎。那次受伤之后,贺子珍身体就一直不太好,弹片压到了神经,让她心里头老是乱糟糟的,对自己也越来越没信心。

后来跟毛主席闹了别扭,贺子珍一气之下跑到苏联去了,毛主席怎么劝都劝不回来。

贺子珍走了以后,他们俩的婚姻就算是走到了头。

贺子珍陪伴毛主席度过了整整十年的艰难时光。虽然最后他们没能走到一起,但毛主席心里一直记着她,说:“她是我这辈子遇到过最好的女人。”

贺子珍是井冈山地区第一个加入党组织的女性,她是个非常坚定的革命者。她全身都是革命战斗中留下的伤痕。虽然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贺子珍不再那么引人注目,但那些经历过革命的老同志们心里都有她,都很尊重她。

从贺子珍离开去苏联,一直到毛主席离世,他们只见了一回面,就是在庐山开会那会儿。可遗憾的是,因为突然有事,两人连句告别的话都没能说上,贺子珍大半夜就被紧急送下了山。

从那以后,贺子珍的心里就只剩下了对毛主席的深深怀念,过完了她的后半辈子。有人好意地跟她说,再找个伴儿吧,可她每次都摇头拒绝了。

1976年,贺子珍听到毛主席过世的消息,心里头难过极了,眼泪止不住地流,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没能亲自送毛主席最后一程,成了贺子珍这辈子最大的心病,这事儿她一直放不下。

1979年,贺子珍被选为了全国政协委员,这荣耀虽然来得晚了些,但当被问起有啥愿望时,她直接就说:“我想去趟北京,瞧瞧毛主席。”

邓小平得知消息后,马上点头答应,还特别安排了飞机去接贺子珍。这一见,可是他们分别了20年的再次相见,说不定这辈子就这么一次了。虽然医生跟贺子珍说别哭,但她心里哪能憋得住?就连那些陪着的人,也都忍不住掉眼泪了。

看过毛主席的遗容后,贺子珍的一个心愿总算是了结了,没多久她就回了上海。北京这个地方,贺子珍心心念念了几十年,现在对她来说也不再是个不能踏足的地儿了。有人跟贺子珍说:“要不你就留在北京吧。”

贺子珍摇摇头笑道:“我在上海生活了三十年,早就适应了。”

贺子珍身体一直不太好,而且年岁也大了,所以老往医院跑。

1984年4月十几号的时候,贺子珍病情又恶化了,状况相当糟糕。

一听到这个消息,当时福建的副省长贺敏学立刻就往上海赶。他赶到医院,看到妹妹贺子珍躺在病床上,心里头那个难受,话都哽在喉咙里说不出来。贺子珍发着高烧,迷迷糊糊的,医生看了也是直叹气,没办法。

贺子珍一辈子都不想让党和国家为她操心,直到快不行的时候,她才鼓起勇气,拉着哥哥贺敏学的手,吞吞吐吐地说:“哥,我心里还有个事儿……”

瞧着贺子珍那疲惫不堪的模样,贺敏学心里头真不是滋味,他开口道:“有啥事儿就跟哥说,哥肯定帮你搞定!”

贺子珍讲道:“我从来没有找过组织提啥要求,这是头一遭,我盼着将来走了以后,能把我的骨灰安放在北京……”

贺敏学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信心满满地说:“没问题,这事儿包在哥哥身上了,肯定给你办妥!”

4月19号那天,贺子珍走了,她的身体在上海被火化了。烧完之后,大家惊讶地发现骨灰里头掺着些弹壳碎片,这些都是她以前受伤时留在身体里的。

这些弹片在贺子珍身体里待了了几十年,让她受了几十年的苦,但也算是她革命路上的证明。看到这些弹片,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心里头对这位女战士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火化完成后,上海市委原本计划是在本地安置贺子珍的骨灰。但贺敏学给中央办公厅递交了一份报告,里面说了贺子珍生前的愿望,并请求上面给予指示。

拿到报告以后,中央办公厅的人一时没了主意,拖了好久都没能定下来,最后就把这事儿递给了邓小平。邓小平翻阅之后,有点不满地说:“这么关键的事儿,你们咋现在才跟我说?”

邓小平迅速下了决定:“贺子珍的骨灰得安放在八宝山一室,中央的领导们都得送上花圈表示敬意。”

八宝山有个地方专门安放国家大人物的骨灰,贺子珍在新中国成立后并没有啥特别的官位,但她也被安排在了那里,这待遇真的挺不一般的,说明邓小平对贺子珍真的非常看重。

贺子珍在革命中可是立下了大功,年轻党员可能不太清楚,但老一辈的革命家们心里跟明镜似的,都知道她的贡献。这位被誉为“女红军第一人”的英雄,绝对值得我们铭记在心。

贺子珍为啥想葬在北京?可能她就是心里惦记着离毛主席更近点儿。

0 阅读:3
梦里不知寒说

梦里不知寒说

梦里不知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