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就派兵去北伐,把元朝给灭了,还把蒙古人赶出了中原。到他儿子朱棣当皇帝的时候,朱棣可是先后五次去北方征战,在漠北那地儿大大地扬了明朝的威名。但朱元璋就是做梦都想不到,他的子孙里居然会有败类。这些败类竟然勾结蒙古骑兵,去攻打明朝的边境,就为了实现他们谋朝篡位的野心。这就是明朝中期发生的一场宗室谋叛事件,那这到底是咋回事?
一、是从代王府出来的。
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他的第十三子叫朱桂,是郭惠妃生的。1378年的时候,朱桂被封作豫王。1392年,朱桂又被改封成代王,然后就到他的封地大同去了。朱桂这人特别残暴,犯下好多罪行。在建文帝当皇帝的时候,他就被废为平民了。朱棣当上皇帝后,朱桂的爵位被恢复了,可他还是老样子,多次被朱棣责骂。那个打算背叛明朝的宗室,就是朱桂这一支的人。
有个人叫朱充灼,他是代王朱桂的第六世孙,在和川郡王府担任奉国将军。咱得先讲讲明朝的宗室等级,那就是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朱桂的孙子朱仕壥是第二代桂王,朱仕壥的第五个儿子朱成镘被封作和川王。这么说来,朱充灼是朱成镘这一脉的,只是他的爵位不是很高。
二、宗室里的败类
明朝制度规定,“亲王能领万石,郡王是两千石,镇国将军有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依次递减两百石”。这就意味着,朱充灼尽管没什么实际工作,可每年还是能拿到600石的“工资”。不过,这些宗室成员整天无所事事,朱充灼和昌化王府的奉国将军、潞城王府的镇国中尉、襄垣王府的奉国中尉关系特别铁,他们周围还围着一帮流氓、恶霸。
朱元璋为了护住自己的子孙后代,定了个规定:宗室犯了法,只能由皇帝来问罪,其他人都没资格处置。朱充灼他们靠着祖宗的庇佑,坏事做尽,在乡里到处横行霸道。大概是觉着欺负老百姓还不够带劲,他们竟把大同知府刘永当成目标,公然打劫知府的财物。代王朱充燿,还有大同巡抚詹荣,得到消息后,马上就把这事汇报给嘉靖帝了。
三、愚蠢的反叛
嘉靖帝也特别恼怒,可一想到大家都是朱元璋的子孙,他下手就没多重,只是罚朱充灼这些人一年不发俸禄,还让代王朱充燿好好管着他们。但朱充灼可不领情,他心里想,皇帝姓朱,我也姓朱,为啥你能在金銮殿享福,我就得喝西北风?而且,朱充灼对代王朱充燿也有意见,觉得他都没帮自己向皇帝求求情,于是就跟另外一个宗室一块商量,打算“把敌人引到大同来把代王杀掉”。
那时候,应州有个叫罗廷玺的人正在搞白莲教的事儿,这人就成了朱充灼的“军师”了。罗廷玺想联合蒙古的小王子,让蒙古骑兵打进关来,把雁门和平阳给拿下,然后让朱充灼当老大,等事情成了之后,再把小王子给干掉。这么着,朱充灼就和另外八个宗室一块行动起来了,还烧了大同的好几处草料场。但他们派出去的“使者”被明军抓住了,计划就全暴露了。1546年,朱充灼他们被抓到京城给“赐死”了,然后尸体还被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