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低头求和!与对抗中国四年后,莫迪为何转向东方了?

爱较的国际 2024-11-02 16:58:36
引言

印度终于向中国“认怂”了。

近日,印度外长苏杰生通过电视台对外界官宣,称中印两国已就边境问题达成共识,两军将脱离接触,不再对峙,恢复到2020年以前的正常巡逻状态。

印度外长苏杰生

并且,就在苏杰生公布消息后不久。远在俄罗斯喀山参加金砖峰会的中印领导人,于会议间隙举行会晤,时隔五年再次合影。

外媒据此盛传,中印关系破冰。而印度国内则是漫天痛骂,说莫迪这是在对中国低头求和,实属卖国行为。因为他们觉得,镜头前的莫迪没有了当年的硬气,眼神里满是卑躬屈膝。

那么,中印对抗四年后,莫迪突然转向东方,到底意欲何为呢?

一、直接原因:实力悬殊,印度压根不是中国的对手

首先,不是印度不惦记中国领土了,而是他们根本没这个实力。

毕竟,中印的差距摆在那里。印度或许可以通过耍无赖占点儿小便宜,但在中国的碾压优势面前,他们压根守不住。

要想跟我军作对?印度估计连后勤供应这一关都过不了。

例如,每年这个时候,印军士兵都会赶在大雪封山前,主动从加勒万河谷的高原阵地上撤下来。但他们这么做并不是出于礼让,而是为了保命。

因为从印军士兵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照片来看,他们的保暖做得很差。只有军官级别的人物才能居住三至五人一间的保温帐篷,大头兵只能十几二十人挤在一间狭窄的帐篷里,且能够取暖的东西,也只有煤油炉、发电板以及余温尚存的战友躯体而已。靠这样的配置,跟在高原上裸奔没啥区别,根本守不住寒风凛冽的高原阵地。

即便有个别士兵体质异于常人,能扛住零下几十度不被冻成老冰棍,也会因为缺粮少水而被渴死饿死。

从营养方面来看,印军由于后勤交通实在过于拉胯,导致食物一直供应不上。夏天兴许有一些新鲜蔬菜配咖喱,但到了冬天就只能靠啃食坚硬的大饼充饥。

饮用水方面,班公湖附近的河流和支流均为半咸水,根本无法饮用。

并且印军士兵们还面临着潜在的高原并发症,像肺、脑水肿以及低温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等,都有可能随时要了他们的老命。

像是加勒万河谷冲突,印军死亡的20人中,就有一大半是因为脑部受伤,外加高原低压而死。

但有趣的是,受伤被俘的印军士兵,却全部活了下来。其一是因为我军优待战俘,其二是因为我军后勤、供暖俱佳,即便是敌军俘虏也能在温暖舒适的营房里,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而印度为了保障冬天的补给,也是想到了很多办法,甚至打算动用空军的高原直升机。不过还是没辙,因为印度各军种之间各自为战,形同散沙。

像驻守边疆的主要是陆军,而陆军跟空军有矛盾,谈不妥,就只能花高价租用民间直升机,低效率的往前线哨所运送给养。

反观我军,同样的海拔上,道路通畅,设施完备。一年四季、随时随地都可以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差距摆在那里,我军要是动真格的话,印度估计连半个小时都守不住。

印度高层也深知这个道理,于是他们就想,与其把中方逼到没耐心了,让印方吃不了兜着走,还不如识时务者为俊杰,主动一点儿,退还一些非法侵占的土地,兴许还可以借着两国关系破冰的风口,蹭上中国经济的热度。

毕竟,在与中国对峙的这几年里,印度各方面可谓是蒙受了重大的损失。

二、中印关系恶化,印度损失最大

这种损失,主要源于他们对中国经济的高度依赖。

特别是莫迪所推崇的印度制造,实际上高度依赖从中国进口的中间产品。而印度自身只是出了点儿人力,赚点组装加工的辛苦钱而已。

此外,据此前路透社报道,中国一直是印度最大的手机零部件供应商和进口商品来源地。可以说,印度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中国制造。

而中国也没少优待这个贸易伙伴。在中印交恶之前,中国企业海外产业转移的方向,无非就瞅准了两个地方。

一是像比亚迪那样,布局东南亚;二是类似于小米手机,抢占印度市场。

前几年,印度被吹得天花乱坠,许多专家都在夸印度的市场前景有多好,潜力有多大,机遇和风口怎么样等等。

可以说,印度俨然被当成了投资者的圣地。

无论是手机数码,还是新能源汽车,中国几乎各行各业、各大企业都瞅准了这片蓝海市场,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这里施展一番手脚,闯出一番天地。

可很不幸的是,这些机会都被印度政府自己给“作”没了。

从2019年底开始,印度军队便不断越过实控线,侵犯我国领土。

他们相继在拉达克、加勒万河谷以及班公湖等地制造冲突对峙事件,致使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暴露其贪婪的本性,大肆打压、搜刮中国企业,并放任极端民族主义对中国制造的商品打砸抢烧。

而像封杀中国手机应用、冻结中企资产、扣押高管等等下三滥的手段,印度方面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比如,最恶劣的小米天价罚款事件,就发生于这段时期。

除了频繁制造经贸摩擦之外,印度还单方面切断中印合作的通道。例如限制商务人员签证、关闭中印直航等等。

这些举措不仅吓跑了中国投资者,还砸坏了印度作为投资圣地的“金字招牌”。

从那以后,印度的经济一落千丈。

2022年,印度上万亿资金外逃,GDP跌破7%。2023年,印度外资投资创下历史新低。其光电子产业,受中国技术人员入境限制的影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多达150亿美元。

特别是今年6月份,据多家机构预测,印度经济衰退的趋势还将一直持续下去。

这说明,曾被西方看好的“世界工厂”和新兴市场,如今却正面临着未老先衰的窘迫。

更要命的是,经济在衰退,经费却在逐年上涨。去年,印度军费同比上涨了13%,增至5.94万亿卢比。

这主要是因为,印军在边境地带与中国进行的多次对峙,均以失败告终,迫使印度不得不加强对国防建设及装备采购的投入,来维持对华军力平衡。

而印度的军购是什么水平,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基本上,只要买了就会被坑。

纳税人的钱就这样白白流进了外国军火商的口袋里。如果能省下来花在国计民生上的话,那么印度今天的发展将大为不同。

三、美国总统换届,中印关系或将成为对美斡旋的筹码

不仅如此,印度的经济衰退还很快传导到了政治上。

从今年印度大选的选票结果来看,莫迪的支持率下降了不少,这与其任内经济发展不力、适龄劳动力就业困难有关。

经历这些事情,莫迪终于醒悟了。开始反悔自己当初下的几步臭棋。因此才会选择在金砖峰会这个时间点上,释放对华友好信号,传达恢复经贸往来的意图。

而印度愿意主动讲和,固然是件好事,可他们释放的善意,究竟有几分可信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专家指出,中方应该“听其言,观其行”,多吸取过去的经验,不能听之信之。

毕竟对印度这种国家来说,诚信就是个笑话。

例如,两年前中国也曾与印度展开过一次会谈,并且会谈结束后,印度还单方面宣称,自己与中国达成了边境共识。

可结果呢?就在外界以为这回印度终于要歇会儿的时候,莫迪政府又开始闹腾了。

没过多久,他们就搬来各种武器,马不停蹄的给边境地区添油加料。

该冲突的冲突,该对峙的对峙。两国剑拔弩张的关系丝毫不受此影响。

包括今年这次会晤,也极有可能破不了两国关系的坚冰。

毕竟从时间上来看,现在正是美国政府换届的时候,等到美国大选结束,印美关系或将面临重新洗牌。

而此时的印度,很有可能是在假意贴近中国,实则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筹码。

其所谓的退兵,也很有可能是缓兵之策,怕就怕他们冬天退兵,到了来年开春又卷土重来。

结语

简而言之,莫迪这种政客,脸上写满了投机主义和出尔反尔,他们释放的信号,我们不可尽信,而是先“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但不管怎么说,印度如果能借此机会,好好地与中国讲和,撤出非法占据的中国领土,那么对于两国人民而言,总归是件好事。

0 阅读:33
爱较的国际

爱较的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