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政策冲击日本车企供应链,营业利润或降四成,难寻应对策略
美国于2月4日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实施关税政策,这对日本汽车制造商造成了重大影响。由于日本车企长期以来将墨西哥和加拿大作为面向美国市场的出口基地,如今这一政策变化可能会迫使他们重新审视供应链和投资计划。作为日本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这一重大变故也促使日本政府跨部门紧急研讨对策。
美国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为了向其出口汽车,日本的主要汽车制造商将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墨西哥和汽车产业集中的加拿大视为重要的生产据点。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统计,墨西哥有丰田、日产等四大汽车制造商的工厂,其中日产约61万辆汽车产量的40%、丰田约25万辆的90%(均为2023年数据)用于出口到美国。在加拿大,丰田和本田也设有工厂,并向美国出口汽车。
此前,只要符合贸易协定条件,从墨西哥和加拿大向美国出口汽车是无需缴纳关税的。然而,随着政策前提的改变,这两个国家作为出口基地的吸引力将大幅降低。
野村证券对关税政策影响进行了估算,假设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中国征收10%的关税,如果车企无法将关税成本转嫁到销售价格上,那么马自达在美国的营业利润可能会下降44%,本田下降28%,丰田下降17%。
高关税导致的利润减少将给车企的战略和投资带来修正压力,但相关人士表示:“(投资战略)不能轻易改变,我们需要先观察各国的动态。” 事实上,由于当地已经聚集了零部件和材料制造商等相关企业,重新审视生产体制将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因此很难轻易做出决定。
日本经济产业省一位高级官员表示:“汽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正从政府层面整体考虑对策。” 他还透露,为了保卫日本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汽车产业,经济产业省、外务省、财务省和防卫省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正在频繁召开“对策会议”。